


繪畫不像其它行業,有時間和地點的要求,
它本身就是自由,無界的。
我只是隨性的人在做一些隨性的事情。
在正確的時空我和繪畫相遇,
它選擇了我,我愛上了它,從此我和它相知相伴。
共鳴引發深思
踏入李寶荀的畫室,強烈的氣息使我深陷其中。墻面、墻角隨意擺放的作品,散發出謎語般刺激而迷人的氣質。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的藝術青年畫家李寶荀先生說:“我是一個生活感性型畫家。日常遇到敏感和動情的事物,我都會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在用直率的繪畫手法將其呈現出來。社會生活的理解和反應折射到我創作的作品中,通常都是揭示了一定的社會現象,表達了當代社會人們的狀態與煩惱,展示他們困惑、迷茫的一面?!?/p>
李寶荀的繪畫作品是極其真實的,同時又是非現實的,像平靜的表達中,帶有戲劇性的沖擊?!熬拖瘛侗本┍本愤@幅作品,它來源于一首歌曲《北京北京》,人們站在冰冷灰暗的高層建筑上,俯瞰燈紅酒綠中歡笑與哭泣,祈禱與迷惘,尋找與失去,活著與死亡。而《窒息》卻是通過一個沒有人卻是人類經過的足跡的不為人所關注的場景,與所有人產生共鳴,引起大家聯想到自己曾經歷過的類似景象,自己身在其中的狀況,提供了一個審視自我存在與意識的觀賞空間?!崩L畫不像語言,沒有語法的規定,只要將潛意識中涌現的靈感轉化為作品的個性。在色彩與畫面的取舍之間,李寶荀用合理、自然的邏輯思維,不再僅僅呈現給觀者一個簡單的烏托邦世界,而是將煩惱憂慮一并傳遞給了觀者。讓觀者和作品之間產生互動。
灰暗是我的主調
“我的喜歡運用灰暗的色彩,盡可能不去觸碰暖色調。我的整個畫面風格就像在吊念一段褪色逝去的時光。空間中沒有窗戶,或者緊閉窗戶,給觀者一種從頭到腳的窒息感。近距離的畫面場景,就是在向觀者講述觀者的故事,把觀者一同納入到繪畫作品中。讓觀者通過繪畫作品找尋自我的身影,同時也對于自我曾經如何存在過這個問題產生了深深的思考?!崩顚氒飨壬f。
根在哪里?
李寶荀先生說:“看著時間的快速流逝和所有過去的快速湮滅。這種沒有了過去沒有了根的感覺,構成了我們年青一代自我無法釋懷的情結,如同我繪畫作品中雜亂無章的建筑,承載著人們的一段故事,卻又很快被遺棄到一邊,只能在角落里繼續傾述著人們內心的失落與不安?!?/p>
必然之路
談到中國藝術品產業,李寶荀先生說:“當今的藝術品產業有一個非常好的概念——跨界合作。藝術形式的跨界、不同國別的跨界、藝術與哲學等不同學科跨界??缃缫呀洺蔀橐环N時尚,它是藝術品今后必然之路。”
自我把握
當代藝術就像是一個暗流涌動的名利場,而二十出頭的李寶荀,用他絕對的勤奮與堅持,難得的清醒和真誠,不疾不徐的前進著。面對著外面世界的喧囂浮華,面對當今價值觀的評價壓力,他用他心愛的畫筆表達、宣泄著心中的語言,同時抵御著外界的浮夸誘惑。李寶荀先生說:“良好的獨創性的開端已經在那里,只要你不想成為你所不是的那種東西。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最寶貴的時光中安靜、執著地走著自己認準的路,很奢侈、很盡興、很幸福地享受自己的‘青春期?!?/p>
李寶荀用繪畫的方式警醒著那些在人生旅途中狂奔的人們,偶爾放慢我們的腳步,看一看路途的風景,傾聽一下心靈的聲音,找尋真實的自我,不要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