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慧珍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土地的利用率也越來越高,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城市當中,有名的高層建筑儼然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名片。各種新型高層建筑的出現,對建筑施工的技術也逐步提高了要求。本文主要描述了我國高層建筑土建施工技術的相關情況,并對相關的關鍵技術做了更深入的探析和討論,筆者希望本文對高層建筑土建施工技術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圖分類號:TU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高層建筑比一般的建筑要更復雜,在施工技術方面相比以往難度也大大增加,比如高層建筑的模板體系、各工種之間的配合等。所以,為了促進高層建筑的發展,加速城市化的發展,國家提高了對高層建筑安全施工的要求。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度、施工合同制度等制度的引入都體現了國家對高層建筑工程的重視。并且加大投入,用于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管理和監督,全方位的保障施工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1高層建筑土建技術常見問題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工期長,引發質量的問題因素復雜,增加了對建筑質量控制、危害分析、判斷和處理的難度。隨著建筑結構設計的智能化,圖紙的設計復雜度增加,出現了套用圖紙的情況,導致結構設計不正確。高層建筑內部的受力情況復雜,受力分析錯誤就會導致建筑物受力不均,建筑的穩定性就會出現問題。從我國的建筑行業情況看來,不少工程會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以此來謀取利潤。由于使用的材料質量差,施工不合理,建筑物的質量大打折扣,使用年限降低。相關部門在調查處理質量問題,要深入了解實際情況,針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
2高層建筑土建施工中的技術分析
2.1地基方面的施工技術
人們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是整個建筑的起點和支撐點,對建筑物的質量、防震性等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出臺的《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中就有明確規定:高層建筑的地基深度應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據相關研究顯示,地基的牢固程度直接決定了高層建筑的壽命和高層建筑工程能否進行后續施工的前提條件。
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發展較為早的地基處理方式是使用地基樁基技術。這種技術不僅適應性強可以適合各種地質,而且還能根據荷載選擇施工級別。因此地基樁基技術能夠普及到各種復雜的高層建筑工程中。其中,現澆灌注樁的整體荷載力已經可以達到10000KN以上,以為其適應性高,已經得到普及,成為高層建筑的主要地基樁之一。現場灌注時要在管口頂上的管帽密封,以防落入異物和水。高層建筑的地基基坑深度要比一般的建筑深,施工難度大,所以支護施工技術這已經成為了高層建筑施工的基礎技術之一。在我國建筑行業研發的基坑支護技術目前主要有作拱墻和土釘墻,高層建筑的支護技術是一系列技術的合成,系統化高,集擋土、支護、防水、監測于一體。這兩種支護技術的價格都低于以往傳統的支護技術的價格,這更加有利于地基基坑支護技術的普及。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與地基等基礎施工相關的技術。分別是混凝土施工技術和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是確保建筑質量的基礎性技術,也是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影響混凝土的抗壓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混凝土的檢測,嚴格控制水灰比,確保水泥的質量合格,切勿使用劣質的水泥。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今年來得到了推廣和發展。鋼結構具有強度高、抗壓性強、重量小等特點,除此之外,鋼結構施工技術節能環保、難度小、具有很好抗震性能。在高層建筑中,這幾種技術的應用十分的普遍,作為建筑物的基礎性技術,更現實出關鍵性。
2.2斜爬模技術和整體提升鋼平臺技術的應用
高層建筑結構的立面有兩種,垂直和斜面。對于垂直狀態,電動腳手和模板系統可以得到比較充分的應用。在斜面的時候,這種系統就不能很好適用了,特別是在高層建筑的施工地點位于人流密集的鬧市區時,由于施工場地小,需要適用系數高的模板和腳手。通過先關的研究和試驗表明,可分離的斜爬模式能夠很好的適用鬧市區的高層建筑施工要求。
整體提升鋼平臺技術安全性高,系統性能高,所以很受施工單位的青睞,在進行核心施工時得到廣泛的應用。最近研發出來的整體提升鋼平臺系統,能夠有效解決核芯筒形狀變化較大時技術難以應用的難題。這種系統的原理主要是對高層建筑結構的核心筒的剪力墻進行了平臺的搭建,使用提升機把整個鋼平臺隨著高層建筑的施工進度做提升。隨著施工的進行,部分內腳手要做拆除,或者在拆除鋼梁時,要在剪力墻適當的增加懸毛腳手進行過渡,確保拆除過程的安全,然后再跟著樓層高度進行逐層補缺。這樣才能很好的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提高工程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2.3綠色環保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的施工地點一般都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施工容易如何緩解建筑施工與環境的矛盾是一個必須得到重視的問題。高層建筑有一個特點,建成的部分就開始商業運營,沒有建成的部分也會繼續修建。運營的部分常常會形成較為密集的人流和車流,高空作業若是有高空墜物的物體,必定會對地層的人流和車流造成無法預計的傷害,造成施工事故,所以施工單位在施工時就要做重點防護。施工單位在施工的前期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分析安全需求,確定高危部位,施工時進行重點防護。
高層建筑在進行建設時,容易產生噪聲污染。大面積的玻璃材料也會造成光污染。所以施工單位在施工時要使用專門的技術,減少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做到綠色環保。筆者建議,可以使用立體場布的設計,在空中轉運材料,立體的存放建筑材料。在施工地附近建立污水池,集中處理施工產生的污水,然后再集中排放。在建筑物周圍設立隔音墻,吸收施工產生的噪音,減少噪音對附近居民的影響。在減少光污染方面,需要得到開發商的配合,建議選擇反光性低的新型材料,既不影響建筑物的觀賞性,也能減少光污染。
3結語
高層建筑的出現,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和現代感。但是施工技術目前似乎還趕不上高層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在施工中還需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理論,我國的高層建筑施工理論和技術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面對在高層建筑施工當中遇到的問題,每一個施工人員、技術人員都還需要多做研究,結合實踐來解決施工當中遇到的問題。希望政府也能加大投入,研發新的技術,并且對高層建筑行業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加速我國高層建筑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偉.高層住宅轉換層的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J].大眾科技,2006(03).
[2] 鄧瓊秋,李劍.高層建筑厚板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大眾科技,2006(05).
[3] 干兆和.高層建筑不規則厚板結構轉換層設計與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06(04).
[4] 賈榮強.建筑施工技術的現況與發展趨勢[J].中外建筑,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