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傷了劉翔
無論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在奧運會賽場上,每天都會有失敗者,劉翔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的一個。他的失敗是必然的,任何一個運動員,哪怕曾經擁有過何等的輝煌,如果不是選擇激流勇退,而是堅持到底,最后的結果就是以失敗而謝幕。福禍難違,榮辱并在,這是體育比賽難以預料的意外性所必然帶來致命的殘酷性。體育比賽一視同仁,不因你是巨星大腕,就可以網開一面。這便是體育的倫理。更何況此次倫敦奧運劉翔是帶傷上陣。
110米欄,劉翔付出了12年。以他的傷情,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放棄倫敦奧運。為什么非要咬牙不可而為之?我們不得不承認,12年來,劉翔的這一塊金牌,對于我們成為一種象征的符號,早已經不同尋常的明顯超重。并不僅僅是政治和民族情感,還有商業因素,這塊金牌的背后早已有品牌利益層層地侵入和包裹,劉翔的勝敗商業價值便近乎屬于天文數字。如此最大面值的使用和消費劉翔,等于把劉翔架在火上炙烤,讓他一次又一次受傷。心疼的是我們,拍拍他的肩膀,讓他繼續戰斗的還是我們。從這一點意義講,劉翔的傷有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誕生英雄而不懂得珍惜英雄、保護英雄,是我們的悲哀。
看劉翔無比痛楚地握住自己的腳,看劉翔單腿蹦著來到他最后一個欄桿前和終點前,誰能理解這一刻劉翔內心的痛苦和所思所想的一切?
——肖復興,作家
“富二代”的樣子
“富二代”是個什么樣子?不時出現的醉駕、飆車、傷人等負面新聞,讓人們對所謂的“富二代”產生了先入為主的印象。
然而,周江疆給公眾展現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富二代”形象。在寶貴的生命面前,所有關于貧富差異、身份貴賤的討論都不值一提。兩入火海,絕不是一次心血來潮。28年的思索和習慣,他用最負責的方式畫上了人生完美的句號。
父親家產過億,周江疆身上卻完全沒有富家子弟的劣習,嚴格的家教讓他學會了自律,家人的捐資助學讓他懂得了財富的另外含義。他從小的理想就是做慈善家,他渴望參軍報效祖國。在他的心里,“別人”的分量特別重。正是在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他也養成了對別人負責的習慣。
當負責任成為一種習慣,危難來臨時,選擇就變得簡單。
——辛明,中國青年報記者
關注青少年的“暴戾綜合征”
最近,多家媒體報道,遼寧新賓縣永陵鎮發生一起特大殺人案件,警方初步調查稱,犯罪嫌疑人李某因與女友矛盾殺死8人,刺傷5人。無獨有偶,珠海三灶一名“90后”男子給老鄉敬酒,因為對方挑三揀四,令其感到不受尊敬,于是揮刀捅了過去,致一死一傷。
之所以說這是一種“暴戾綜合征”,可能是因為當下生存壓力大了,生活節奏快了,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隱忍、謙讓、平和、安靜等精神風度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動輒暴戾、震怒、狂躁以及互不相讓的對抗。但這種“暴戾綜合征”看似一種快意恩仇,但因為方式不夠健康理性,劍走偏鋒、鋌而走險,總會留下后遺癥:給他人帶來重大損傷,也讓自己得不償失,更大了說,會對社會群體造成誤導和不良情緒感染,讓不信任、不穩定情緒增加很多,滋生更多人際物化、僵化和陌生化。
應努力糾正“暴戾綜合征”。就算是有了沖突,只要懂得謙讓,懂得平和,將此心態當做一種“處世黃金規則”,很多矛盾和糾葛就能得到及時化解。因為你謙和忍讓了,別人能感覺到,就會不自覺減少對抗情緒,有助于修復心理創傷和矛盾沖突。謙讓絕對不是軟弱,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人生智慧,更能得到平靜和祥和,以及海闊天空的君子胸懷。現代人要想提升快樂指數,營造更和諧的人際關系,謙和和寬容是最好的教材。
——劉克梅,河南職員(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