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明 鄭新
摘要:本文論述實現低碳經濟的主要途徑,提出了低碳經濟下企業的環保責任和政府的環保策略。
中圖分類號:X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1. 低碳經濟的概念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低碳經濟是指社會經濟體系的構建和發展能夠實現低碳排放。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理念,更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2. 低碳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同時環境保護同樣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國家大力倡導在環境保護的同時快速發展經濟,如果說經濟是一個人運作的大血脈,那么環境就是相當于血脈所處的內環境,反而言之,就是說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是站在同一水平上的重要任務。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環境的進一步保護,因為低碳經濟的發展,觸動了經濟產業的發展,經濟產業向更加環保向更加有利于大眾利益的方向轉型。低碳經濟使得社會經濟更加清潔,減少了一些因沒有考慮環境保護的經濟帶來污染的不好狀況,隨著低碳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環保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于環境的保護無疑是開了一個美好的發展前景。
3. 低碳經濟的實現途徑
低碳經濟的內涵揭示了實現低碳經濟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能源產業結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1調整能源結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能源結構調整是中國能源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保證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推進中國能源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就是要減少對石化能源資源的需求與消費,降低對國際石油的依賴,降低煤電的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水電開發放到重要地位。
3.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1 影響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的因素:(1)結構性因素。 (2)消費者行為方式。 (3)技術進步。(4)能效管理。
3.2.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戰略重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關鍵是進行產業與行業結構調整,推進能源結構優化,加快技術進步。供需政策雙管齊下,推動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加大能源科技投入,鼓勵節能技術研發應用。實施”能源援助計劃”,幫助中低收入家庭獲得高效能源服務。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推動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國際合作,促進相關技術交流。
4.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環保責任和政府的環保策略
4.1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的環保責任
第一, 強化環境責任理念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作為經濟主體, 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 也要把追求環境效益擺上重要位置,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共贏。第二, 建立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政府要通過信息公開, 明確企業環境責任,將企業的生產置于社會監督之下,保證企業環境責任的實現。第三 , 自覺實施綠色標志制度。
4.2低碳經濟下政府的環保策略
在2010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正在起草 《關于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意見》,試圖為中國描摹一個發展低碳經濟的路線圖。政府的環保策略包括一下內容:(1)建立低碳經濟的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一系列以減排為核心的的節能循環利用及環保政策;加大財稅對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環保產品推廣的支持;做好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探索開展低碳產品認證。(2)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產業.要對第二產業內部進行調整,淘汰高耗能產業中落后部門、企業,加快發展現代先進制造業。要提高現代服務業的比重,現代服務業是一個能耗低、污染小、就業容量大的低碳產業。(3)全面研發低碳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促進高能效 低碳排放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為低碳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4)發展低碳海洋經濟,使藍色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溫州做為沿海城市,海岸線長,應加大深水航道、大型專業碼頭的建設,完善公路與港口、碼頭的路網對接;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大力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5)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構建低碳能源供應體系.加大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術進步不斷降低利用成本,多途徑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為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重要補充。(6)建設低碳城市,推廣節能減排.城市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中心,是社會發展的心臟。城市也是環境的主要污染源。而要解決城市環境問題,必須走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將低碳理念引入設計規范,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布局和生態環保規劃。應轉變發展模式,走城市低碳新路。按照“低碳”的要求,應形成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發展低碳經濟的約束性指標,走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城市綠化率,增加碳匯,為推動低碳重建提供環境承載;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最低的生態成本最小的資源代價科學重建科學發展。(7)廣泛宣傳教育,倡導低碳經濟下新的社會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低碳生活方式是倡導一種社會責任理念,低碳生活需要每個人身邊做起。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影像等各種媒介,宣傳普及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的知識,讓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形成低碳的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共同保護地球這個唯一家園。
5. 結語
解決當今世界的環境問題,主要是要把經濟與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而低碳經濟就是這最好的結合劑。低碳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及消費結構的調整,需要國家政策法規的支持與扶植,更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以及企業自覺的環保責任和全社會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 付允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中國人口 ?資源與環境,2008, 18 (3) 。
[2] . 閆偉東. 深圳市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建議[J].地方環保,1006-5377(2009)09-0052-05。
[3]趙驚濤: 《循環經濟視野下企業環境責任的正當性分析 》,《社會科學戰線 》, 2009年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