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2011年首次將市內扶貧納入該市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提出了“年內實現60%的欠發達村村組兩級集體經營性年純收入達到150萬元,實現60%以上已結對幫扶的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脫貧”的目標任務。
2011年再不達標,就有官員被問責,甚至要下臺。”東莞市一名官員在接受《源流》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在年初的時候,東莞市市內扶貧辦出臺了《2011年東莞市內扶貧工作年中考評方案》,主要考核對象為市直幫扶單位、鎮街,滿分為100分。考核內容由扶貧責任落實和工作開展情況、欠發達村幫扶成效以及貧困戶脫貧成效三部分組成。
前三季度成績斐然
東莞,一直被外界打上富庶的標簽,映秀、云浮、韶關……在東莞的對口幫扶下,這些地方經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相比而言,東莞市內扶貧卻有點“偏弱”,于是,一場力度更大的市內扶貧于2009年9月拉開序幕。東莞市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完成市內扶貧“雙到”任務。2011年要實現60%的欠發達村組兩級集體經營性年純收入達到150萬元,實現60%以上已結對幫扶的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脫貧目標。
時任東莞市委書記的劉志庚親自帶隊訪貧問苦,明確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在五年間內再投資7.5億元用于東莞市內扶貧。
一場轟轟烈烈的“市內扶貧”全面展開,截止2011年9月底,東莞全市90個欠發達村村組兩級經營性純收入達1.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4%。有47個欠發達村前三季度經營性純收入超112.5萬元(年度達標進度水平),占欠發達村總數的52%,占2011年任務個數的87%。其中,有38個欠發達村村組兩級經營性純收入提前一個季度實現150萬元的年度達標任務。
第三季度末,東莞全市共有4663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394戶困難家庭收入水平達到脫貧標準,占已結對幫扶的有正常勞動能力低保戶總數的58.7%,完成2011年目標任務的97.8%。其中,石龍、塘廈、橫瀝、虎門、東坑、茶山、清溪等20個鎮街以及東莞市委辦、市府辦、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等56個單位對口幫扶的困難戶脫貧率達60%以上。
“造血”比“輸血”重要
在以往的市內扶貧工作中,很多單位都是簡單地將捐款捐物作為扶貧的主要工作,結果,扶貧對象將錢物用光以后再次返貧現象比較普遍。
東莞市扶貧辦主任尹國強說,開展全方位扶貧工作,就是把扶貧模式,從單純的捐款捐物,擴展到產業、就業、醫療、文化等領域,實現“造血式”幫扶。增強鎮村造血功能,這是能否脫貧,是否有后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所在,鎮村要加大土地統籌、項目統籌、“三舊”改造等方面的探索;其次是千方百計解決貧困戶就業,有條件的鼓勵支持創業;第三是繼續減輕農村負擔,接下來特別是要想辦法減輕欠發達鎮村負擔;還要增加轉型補貼,一方面,加大對優質項目的補貼力度,另一方面,對貧困家庭要繼續提高補助標準,真正讓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東莞市內扶貧辦官員介紹說,提高本地人就業能力是脫貧的重要工作,一定要改變“等、靠、要”的思想。目前,東莞市發放就業補助。在繼續做好技能培訓、崗位介紹等工作的基礎上,各鎮街積極組織已就業的低保群眾申請市財政就業激勵補助資金,促進貧困戶充分就業。經就業人員申報、鎮村初審、市審定程序后,第三季度共為4075名低保困難群眾發放上半年就業激勵補助資金622.22萬元,有效地提高了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的積極性。據統計,第三季度東莞市低保家庭就業人數比年初增加近一倍,全日制就業的比例也有較大的提高,貧困家庭普遍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
同時,啟動扶貧“造血”工程。經過組織申報、查閱資料、現場核實、綜合對比等程序后,欠發達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11年年度安排計劃于9月份正式下達到相關鎮村,市財政為18個鎮街57個欠發達村的98個項目安排專項補助資金4652.61萬元。相關項目主要集中在村道巷道建設、危橋改造、老人活動中心建設等方面,力爭在2012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也將成為東莞市內扶貧重中之重。東莞各鎮街繼續加大統籌力度,扶持欠發達村發展優質項目,增加集體收入。2011年第三季度,市財政共為3個符合條件的欠發達村發放免息借款900萬元。另外,欠發達村發展優質項目補助資金也正組織申報中,已有23個村提交了項目申請資料,近日正式下發首批補助資金。
扶貧不力年底問責
根據《東莞市市內扶貧幫困工作考評辦法》規定,以100分制對各鎮街和市直幫扶單位的市內扶貧工作情況進行考評。考評總分為90分以上的為優,考評總分在75-90分的為良,考評總分在60-75分的為中,60分以下為差。
《源流》記者從年中考評的考核內容一項中看到,欠發達村的幫扶成效和貧困戶脫貧成效這兩項占了“大頭”,占據70分。其中,欠發達村1-6月村組兩級純收入達75萬元以上的,得25分;而幫困難家庭發展生產或完成貧困戶脫貧任務的,也得25分。其他,解決住房難、貧困戶子女未因貧輟學的,也各有5分。
“幫扶成效從兩方面衡量,一是受幫扶村經營性純收入是否達標;二是受幫扶困難戶是否脫貧,是否解決就業。”市內扶貧辦有關人士說,這兩點是最重要的。
市內扶貧辦表示,對沒有完成任務的鎮街和單位要進行問責。此次考評將作為年底考核驗收的重要參考依據。
此外,市考評組也將對各鎮街、各單位的自評進行核實,如發現弄虛作假行為,年度考評將被列為“差”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