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則勇
學習是一件復雜而長遠的事情,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需要同學們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有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進入高中階段,有的同學雖然學習很努力,成績卻起色不大。作為高中學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科學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那么,怎樣的學習才算是科學學習呢?
一、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聽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和課外學習等方面。
1.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
2.課前預習,力爭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3.專心聽課,并做適當記錄。
4.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面查閱有關資料,使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5.獨立作業,使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6.發現問題,解決疑難,使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7.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不斷激發求知欲與學習熱情。
二、要注重循序漸進,切忌急躁
同學們年少氣盛,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同學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學們要知道,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扎實,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三、注意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同學們經過一個學期的高中學習之后,應該可以發現高中各個學科有著各自的特點,只有清楚了每個學科的特點,才能結合自身特點尋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例如,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因此,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的四個環節(預習、上課、作業、復習)和一個步驟(歸納總結)是必不可少的。
四、要善于系統小結和復習
對學習進行系統小結,使知識進一步概括化,是同學們通過積極的獨立思考,達到比較全面、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
1.系統小結一般分為單元小結(即學了若干章、節或某類課文后進行的小結)和階段小結(即分別在周、月、季度、學期末進行小結)兩種。
2.以教材為依據,參照課堂筆記、作業和有關的學習資料,對要進行小結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對于各部分知識的重點要做扼要的摘記,以便進行思維加工。
3.系統小結時要注意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如做一些難度較大的綜合性練習題,結合學習的基礎知識,寫一些專題文章;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技設計和實驗等。
4.在系統小結的基礎上,檢查學習計劃的執行情況,進一步修訂或制定下一階段的計劃。
“溫故而知新”是大教育家孔子說的。其實,學習就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反復學習的過程。所以復習是鞏固、深化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環節。再聰明的人,不通過復習也不可能牢固、系統地掌握好知識。會復習的人,才是會學習的人。愿同學們學會科學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責任編輯郭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