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霞
摘要: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國際通行的計價做法,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深化我國工程造價改革,在我國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是有效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治本措施、是建筑業發展適應國際慣例與國際接軌的客觀需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1 工程量清單計價理論綜述
在傳統定額計價模式中,國家為運行的主體,通過法定的形式對工程價格進行管理,而與價格行為密切相關的建筑市場主體發包人和承包人卻沒有決策權和定價權。產生的報價與工程的形式、工程量和施工方案無關,不能反映施工企業自身實力和綜合管理水平。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實現“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這種方法包括了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有造價管理協會頒布的價格指導規定,而且承包商可根據自身的能力及優勢進行自主報價。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可以節省時間,減少重復勞動。由招標單位在標書中給出工程量清單,投標單位只進行復核就可以了,大大簡化投標計算過程,縮短投標時間,減少成本,有利于整個社會資源的節約。工程量清單計價采用的是市場計價模式,清單模式下的招投標特點,就是綜合評價最優,在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低價中標。低價中標,體現的是個別成本,企業必須通過合理的市場競爭,先進的施工工藝水平,把利潤逐步提高。中標后,施工企業在編制成本計劃時,就可直接將報價時所估算的直接費作為施工項目經理部現場成本開支范圍,其他為上繳企業部分。合同預期收入中上繳企業的部分,在拆分時也不應象過去那樣一律按百分比進行拆分,因在進行投標報價時,有的項目按百分比計取,如利潤額;有的項目不是按施工成本百分比計取的,如風險費和保險費。
2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各階段造價管理控制
全過程造價控制可以通過以下的程序來實現:業主根據實際確定設計方案進行初步設計,監理協助業主編制資估算報告,設計時編制設計概算,對估算進一步修正細化,形成施工圖后,編制標底,招標時確定中標合同價,作為施工階段投資控制目標,竣工驗收后,審核結算,最后進行決算,確定工程曾造價。
3清單計價模式下項目分階段管理措施探討
3.1 投資決策階段
決策階段的投資估算是進行投資方案選擇的主要依據之一,同時也是決定項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門進行項目審批的參考依據。正確確定投資估算值,對于以后控制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實現投資者預期的投資效果有著重大的影響,投資估算是投資控制的目標,是整個造價控制的源頭。
市場預測應該廣泛收集政府導向、市場信息,研究同類產品在市場總的占有率及社會需求潛力,根據市場供求發展狀況,預測項目近期與遠期的科技含量多少和檔次等;經濟評價在做好項目市場預測、工程技術等研究的基礎上,測算擬建項目的效益和費用;動態投資主要包括漲價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三部分內容。
3.2 設計階段
房地產開發項目中,設計工作延續了可行性階段,發展商造價師參與項目經理或工程部,更深入研發產品的類型及組合。在考慮各規劃上的限制后,如土地用途、容積率、建筑物覆蓋率、綠化率、房屋間距及日照等,確保設計顧問可按要求制作最佳的總平面及方案設計。通過進行不同方案之成本利益分析,提高成本效益及項目的整體收入。
施工圖設計階段是設計階段的最終成果,是設計目標最終實現與否的關鍵環節,也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據。在本階段的重點應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工程量的控制限額采用審定的初步設計工程量,控制工程量一經審定,便作為施工圖設計工程量的最高限額,不得突破。同時,還應加強綜合會審工作,注意設計人員和現場技術人員的交流,防止設計與施工分離的情況。技術經濟分析人員在本階段要加強分部分項工程的造價分析,及時向設計人員提出細部設計修改的建議。
3.3 招投標及合同階段
在工程量清單招投標中,由于工程量統一,使合同類型成為報價人選擇投標報價策略的更重要因素。又由于清單工程量為預計量值,清單工程量與實際必需工程量的差別很大程度地帶來合同雙方的主要利益風險。所以恰當選擇合同類型有利于取得競爭性報價,也可合理分擔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對于大中型工程一般多采用以單價合同為主,總價合同為輔的合同形式。即合同中主體工程項目是單價合同,其它部分項目采用總價合同。對于規模小、技術不復雜、工期短的工程,可采用總價合同。
3.4 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是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要將工程設計圖紙變為物質形態的工程實體,是人力、物力、財力消耗的主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雖然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已經較小,但浪費的可能性卻很大,而且這一階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環境復雜、施工周期長、露天作業多、政策變化、材料價格、市場供應波動大。因此加強在施工階段的工程管理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計量、支付、變更的管理辦法,突出事前控制,強化事中控制,完善事后控制。突出事前控制是指要避免設計院出變更,施工單位實施,實施完再報決算的習慣模式。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的工程變更都必須建立先由施工單位打立項報告,監理工程帥審核,經業主批準立項后才可以實施的程序。
3.5 竣工階段
竣工驗收對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發揮投資效益、總結經驗教訓都有重要意義。竣工驗收的依據是批準的可行性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和現行施工技術驗收規范以及主管部門有關審批、修改、調整的文件等。只有符合竣工驗收依據的工程才能通過驗收,并使建設工程投資產生效益。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結算時應重點審查工程量.結算的工程量應以招標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為依據,考慮變更工程量。審查時要熟悉竣工圖紙、掌握工程量計算規則,并對整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有系統的認識。工程計量是控制項目投資支出的關鍵環節,是約束承包商履行合同義務的手段。
在竣工階段,竣工圖紙和文件的移交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竣工圖不僅是工程實施的最終工程技術系統狀況的證明文件,而且是一份重要的歷史文件,對工程以后的使用、修理、改建、加固都有重要作用。一個竣工資料不齊備的工程,對以后的使用、修理、改建、加固,都將帶來很大的麻煩,造成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浪費。
4 結語
清單計價模式下的造價管理是全過程、全方位、動態的造價管理。工程量清單的施行,改革了執行多年的工程造價計價制度,促進了建筑市場的市場化進程。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就要堅決地把傳統模式下的把控制重點放在項目實施階段,轉移到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上來,并對各個階段均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造價管理和控制方法,從而實現由以前的被動消極地反映工程設計和施工的估價活動,發展到能動地影響和控制工程造價。
參考文獻
[1] 鄭美英.淺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控制.科技經濟市場.2007(3)
[2] 吳輝.公路工程施工招標評標指標系統研究.浙江:浙江大學.2006
[3] 王世虎,楊永卿,曹華玲.項目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淺析.建筑監督檢測與造價.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