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江
摘要:本文針對中小型水庫運行管理過程中現存的問題,分析了產生現存質量和安全問題的原因,并結合自我實際工作經驗,對解決水庫現存質量和安全問題提出了幾點個人見解,以期與同行人員共同探討。
關鍵詞: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運行管理
中圖分類號:P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得到迅速的投資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性工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建成投運大型水庫453座、中型水庫約3000座、小型水庫約8.3萬座,其中中小型水庫占所建水庫比高達99.5%以上。這些水庫工程建設主要具備防洪、灌溉、發電、航運、養殖、城市供水、以及生態修復等功能,其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發揮著非常強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但由于受當時建設技術水平和綜合投資資金等因素的制約,中小型水庫中病險問題較多,存在潰壩等安全隱患。從1983~2007年,我國總共發生潰壩水庫為388座。中小型水庫普遍存在工程建設標準較低、質量較差、以及日常運行維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安全隱患已成為水庫工程安全穩定、節能經濟的高效運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目前,我國大約有3.7萬座中小型水平是需要進行除險加固修復處理的病險水庫。因此,加強中小型水庫的管、養、護是水庫安全穩定運營發展的重要保證條件,也是我國水庫運行維護管理的重要發展方向[1]。
1中小型水庫現存問題分析
1.1 水庫運行方面
我國大量的中小型水庫修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由于當時正處于建國發展初期,在水庫工程建設技術人才、施工材料、資金等方面均較為短缺,修建過程中缺乏詳細的水文、地質等數據資料,有的甚至沒有經過正式的勘測和規劃設計就采用土辦法進行施工建設,加上后期運行管理和檢修維護措施的不到位,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等問題,導致水庫長期帶“病”運行,存在大量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多個方面:
(1)設計標準較低、施工質量較差
中小型水庫在修建過程中,由于設計標準較低、施工質量較差,工程本身在質量方面存在大量安全隱患。雖然,后期運行地方和國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水庫除險加固修復工作,但由于水庫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問題,因此,很難從單一一次或某次除險加固工程中,有效恢復水庫運行性能和安全質量水平
(2)水庫運行管理體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運行管理體制,是水庫運行性能充分發揮的重要保證基礎。但由于近年來水庫綜合運營效益并不理想,很多中小型水庫由于受資金等因素地制約,加上管理資料殘缺不全,使整個水庫運行管理體制始終無法得到完善修正。有的中小型水庫由于運營效益不佳,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加之運行管理技術較為落后,達到水庫實際運行管理和檢修維護措施落實不到位,降低了水庫運行安全性能。
(3)水庫運行管理經費嚴重不足
很多中小型水庫已建成投運開始正式蓄水,但由于后期運營經濟效益不佳,以及建設投資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導致水庫建設過程中留下的部分尾留工程進展較為緩慢,使水庫結構功能得不到有效完善。水庫中最常見的尾留工程為溢洪洞和河道實際連接位置處的挑梁鼻坎及消力池建設等方面,不僅影響水庫功能的正常發揮,同時尾留工程沒有及時建設處理,渣料成堆,尤其在下雨天,積水成潭,道路泥濘,直接影響到水庫運行形象和當地群眾的進出通行。
1.2 水庫工程管理方面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傳統計劃經濟經營體制與經濟體系已不適應現代水庫運營發展需求,水庫工程管理單位職能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但由于水庫運行管理維護費用,尤其是大量小型水庫基本靠收單一較低的水費來維持,很多小型水庫在管理方面自給變得相當困難。另外,中小型水庫在后期運行維護過程中,嚴重缺少資金投入,加上日常檢修維護措施不到位,很多自動化設施已出現嚴重老化失效問題,尤其是缺少通訊自動化設施,當水庫發生險情時,交通和通訊等設施的不完善,極易貽誤搶險時間,其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損失將不可估量。
2 提高水庫運行管理的意義
水庫是提高防洪、灌溉、供水等主要水利工程,其具有調洪防洪、調節農業灌溉用水、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當地農牧業發展等功能。水庫運行管理不僅關系到整個水庫工程性能的充分發揮,同時還涉及公共安全和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全面推進中小型水庫工程管理體制的改革,明確責任;加大資金投入,搞好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工作,提高工程綜合社會經濟效益,增強水管單位的綜合經濟實力,促進水庫工程良性可持續運行,就顯得非常有工程實踐意義[2]。
3 提高水庫運行管理水平的技術措施
3.1 納入專項保障資金加快尾留工程建設
中小型水庫管理機構除了在不斷改革,提高水庫自身運營經濟效益外,還要不斷努力爭取上級專項建設保障資金,有效徹底解決水庫工程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尾留工程。
3.2 建立動態檢查觀測制度
將水庫檢查觀測作為水庫運行管理中的重點項目,指派專門技術人員按照動態檢查觀測制度要求,對水庫庫水位進行動態檢查觀測和記錄。當水庫庫水位每升高1m時,應認真觀測一次浸潤線和滲水量,并做好詳細的數據信息記錄。水庫運行管理主要包括調度運行、檢查觀測、安全鑒定、維護保護等內容。其中,檢查觀測是水庫工程安全運行管理的重要基礎,在檢查觀測過程中對設備性能的完好程度進行動態評估,及時發現水庫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大壩安全、設備運行安全隱患等問題,為大壩、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等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也是大壩除險加固、設備維修更改、甚至報廢更新等重要決策參考依據。
3.3 加強修理養護工作
在水庫運行管理過程中,對水庫各建筑物、金屬結構、機電設備等進行經常性的養護和修理,確保建筑物等具有良好性能和工作能力,對確保整個水庫工程安全穩定運行非常重要。工程的養護修理,就是要采取相應技術措施保持壩容壩貌的完整性和功能完善性,要求壩體輪廓的點、線、面等部位清楚明顯。在運行過程中,如果水庫壩面出現坑洼、裂縫、傾斜、以及局部損壞時,應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修補;要及時清除壩坡上的雜草和積水;要注重泄洪排水設施的養護,要及時采取修整、防滲加固、清淤等措施,確保水庫防洪排水設施的暢通性;如果壩體出現裂縫等問題時,要做好詳細記錄,及時排查裂縫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裂縫修補措施及時處理;要保證水庫中啟閉等機電設備開、關靈活性;要確保金屬結構各連接件完好無損,尤其要注重機械構建的潤滑和防銹保養工作。
3.4 加強管理和科研投入
加強水庫運行管理和技術攻關科研資金投入,確保水庫持久安全高效的調度運行。
3.5 引入自動化監測管理技術
目前水庫工程運行管理建設相對較為薄弱,尤其是中小型水庫,工程配套設施較為缺乏,如防汛道路、通訊系統、照明設施、工程和水文觀測系統、防洪預警預報系統等配置極不完善,管理手段和運行維護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有些水庫根本沒有配置觀測設備,無法實現對大壩等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動態監測。因此,在水庫運行管理中,要逐步實現智能自動化,配置完善的工程配置設施系統,如配置水工機電設備操作運行系統、大壩自動化動態觀測系統、高精度GPS監測系統等。
4 結語
水庫工程的安全運行與否,不僅影響到水庫性能能否高效正常發揮,同時還關系到下游居民的人生財產安全。結合水庫工程運行狀況和現存問題,采取合適的完善技術措施為確保水庫工程安全穩定、節能經濟的高效穩定調度運行,最大可能地發揮水庫工程應有的調度運營綜合效益,有效提高水庫工程調度運營安全性能和經濟效益。因此,重視和加強水庫工程的安全運行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水庫安全運行水平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
參考文獻
[1] 劉正國,孫伯永.中小型水庫安全管理與檢測[M].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
[2] 何玉春,謝明勇.水庫大壩安全觀測與運行管理[J].水庫大壩安全觀測與運行管理,2009,(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