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
摘要:英語口語能力對于廣大英語學習者,特別是廣大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難提高的。很多年來,英語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進行關于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研究與嘗試。作為偏向商務英語的本科學校英語專業教師,本文作者通過在英語專業各基礎科目中增加口試考核項目,對于提高和引導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希望能引起廣大英語師生的共鳴。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1. 引言
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習者來說,無論將來是做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外貿外事的工作,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痛快的英語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這也恰恰是很多英語學習者的一個痛處。多少年以來,我們就一直嚷著要擺脫啞巴英語,要讓英語學習能夠真正成為語言學習,并且充分發揮它語言的優勢,因此,各種研究方向層出不窮。課程設置方面,添加了很多口語、視聽說等課程;教學方法方面,各科老師也是想法多多,花樣多多,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步。
由于筆者所在院校為一所三本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相對很多綜合性大學來說,具有英語基礎薄弱,自覺性也相對較差的問題。因此,筆者所在院系的老師經過多方思考后,決定以考試來鼓勵和督促學生,冒險地在英語專業各門基礎學科中增加了口試考核的項目,完完全全地把學生的口試成績和各門功課的成績聯系在一起。
2. 口語能力高低對英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2.1 大環境——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多元轉型
全球化和經濟轉型的交叉進程促成了我國較高的經濟外向度,這一現實也決定了我國目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英語教學的“復合化”道路。事實上。復合描述的只是過程,應用才是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其中創新又是應用的精髓。因此未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面臨著服務型、學科型、實踐性、自主性的多元轉型。
根據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對于我們三本院校的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服務型和實踐性是比較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
2.2 外語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的外語工具技能
外語專業人才應該具備如下的外語工具技能:1)有效的普通及專業外語語音、詞匯、句法、語篇表達基本手段;2)外語口語和書面語的信息焦急有效性與人際溝通得體性;3)外語綜合感知和文體修辭能力與靈敏度;4)完善的外語與漢語口頭與書面綜合信息立體建構與交互處理能力;5)豐富的外語文學、語言、文化知識。是否具有這些工具技能是區別外語專業人才與非外語專業人才的分水嶺。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2.3 TEM4和TEM8漸漸加入口試的內容
英語專業四級(TEM4)和英語專業八級(TEM8)考試堪稱是所有的英語專業學生必須經過的一道門檻,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根據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的決定,我國已經分別從1995年和2003年對英語專業四級和專業八級考試設置了口試部分,內容以口語和口譯為主,實施這么些年來得到了廣大英語專業學生和教師的一致認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除了專業四級和專業八級之外,大學英語的四六級也給筆試優秀的學生安排了口試的機會。越來越多的英語考試開始注重學生的口語能力,也給我們廣大高校英語老師提出了在平時教學中加入口試內容的要求。
2.4 以英語作為專業的學生的主要期望
調查顯示,多數選擇英語作為自己大學學習專業的學生,對于自己大學幾年英語應該達到的水平是以自己是否有一口流利標準的口語,是否能夠無障礙地欣賞英文的電影、歌曲,是否能夠暢通無阻地與外國人進行交流來衡量的。因此在上學期間,很多學生把提高自己的聽力和口語能力作為一個目標來進行,而往往由于學生的不自覺性以及盲目沒有正確的方法性,他們會走很多的彎路,或者是中途放棄,最后到畢業的時候就會覺得直接什么都沒有學到。
3. 在英語專業各基礎科目中增加口試考核項目的嘗試
3.1 具體的實施方法
意識到提高口試能力對與英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之后,從2010年7月開始,我們出臺文件,對于英語專業的各類課程的考核方式做了統一的調整和規定,在不同類型的基礎科目中均加入了口試考核的內容。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考核方式分為以下五類:
A類:口試加筆試(口試成績50%,筆試成績20%,平時成績30%);
B類:筆試加口試(筆試成績50%,口試成績20%,平時成績30%);
C類:純口試(口試成績70%,平時成績30%);
D類:純筆試(筆試成績70%,平時成績30%);
E類:以論文或其他形式進行考查。
各課程的考核方式如下:(鑒于D類和E類形式不涉及到我們此次討論的范圍,故后面不對這兩項做說明)
1) 綜合英語:第一學期A類,第二學期B類,第三學期A類,第四學期B類;
2) 英語閱讀:第一學期B類,第二學期A類,第三學期B類,第四學期A類;
3) 英語聽力:四個學期全部采取B類;
4) 高級英語:第一學期A類,第二學期B類;
5) 第二外語:第一學期A類,第二學期D類,第三學期A類;
6) C類:英語語音,英語口語,英語口譯,旅游英語,外貿英語會話,高級英語視聽說;
口試原則性和要求實施如下:
1) 凡由兩位或者是兩位以上老師教授同一門課程的,必須推薦一名老師為該課程口試和筆試命題負責人,口試筆試試題均報系備案;
2) 口試內容的70%來自教材,以引導學生去背誦課文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剩余30%內容可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自由命題,以檢查和考核學生的知識面。分多次進行口試時,每一次不能使用與上次完全一樣的考題。
3) 打分時,需根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反應是否敏捷、神態是否從容、思路是否清晰、表達是否言簡意賅、重點突出,進行綜合考慮。
4) B類考核中的口試可隨堂、分次進行或在學期中段集中進行,方式由任課老師根據有關課程隨機掌握。
這樣一來,在英語專業的大部分基礎科目,包括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語音,英語口語中,我們都設置了不同比例的口試的內容,并且根據不同的學期,口試所占的比例不同,這樣既避免了以前只有口語課需要口試的弊端,給學生更多的口試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口語重要性的認識,更明顯的是,口語考試貫穿到整個打基礎的前兩年四個學期,為后面的高年級學習其他課程埋下了伏筆。
3.2實施后的效果
此項在英語專業各基礎科目中加入口試考核的嘗試實施了一年多,得到了學生和老師的一致認可,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首先,從學生方面說,以前學生普遍認為自己也知道提高口語的重要性,但是他們要么是找不到適合的方法去鍛煉口語,要么就是知道怎么去提高,但是自己沒有毅力,堅持不下去。現在口試與每一門科目的最終成績掛鉤了,大家不得不認真地去準備對待,無形中的壓力讓大家也慢慢養成了一種平時多練習的習慣,再加上口試的內容有70%來自課本,學生上課的時候對課本的關注度也提高了,避免了以前上過課后過一段時間,部分學生根本不記得上過的內容這樣的問題。
其次,從任課老師的角度來說,雖然相對于傳統的考試,這樣的考核改革使老師的工作任務變多了,既要想方設法來出題考核,又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來給學生進行口試,但是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整體的口語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對老師來說,是很大的欣慰很鼓勵。因此,對于此行改革與嘗試,絕大多數老師持肯定態度的。
最后,因為最初實施此項改革的學生還沒有畢業,我們也看不到大學四年下來他們的總體實力如何。但是,跟沒有實施之前的幾屆學生相比,實施了口試考核后的學生口語得到了很大的鍛煉,他們不再懼怕在陌生人面前講英語,對于各種各樣形式的英語交際形式都能夠很好的掌控,整體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熱情高漲。
4. 結論
當今國際經濟政治的發展對我國英語的學習和教學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作為三本院校,我們的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及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的話,畢業出去工作后很難在社會上發揮自己作為英語專業人的優勢。唯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向社會展示自己過硬的語言基本功和言語交際能力,才能夠不辜負自己在大學里的四年美好的青春時光。筆者所在院校的這次在英語專業基礎科目增加口試考核的改革只是一種嘗試,是所有參與教師的一種美好愿望,還有待不斷地完善。
培養合格優秀的英語人才需要所有英語教師和英語學習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勇于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新的方式方法,我們的英語教育才能夠找到最終適合我們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付紅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J].外語界,2008, (6):25-33。
[2] 胡文仲.英語專業“專”在哪里? [J].外語界,2008, (6):18-23。
[3] 陸鶯. 從對立到融合:復合型英語人才培養的多元轉型[J].外語界,2008, (6):34-40。
[4] 劉璐,高一虹.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變化[J].中國外語,2008, (2):40-45。
[5] 裴正薇.多元智能發展觀與綜合英語教學[J].外語界,2008, (6):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