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瑜 王映荷 熊佳蕾 姜玲
摘要:本文通過三方面闡述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但同時也提醒老師們要在分析幼兒實際情況及從教學的需要出發去運用多媒體,還要注意把多媒體和其他教學方式整合起來運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活動中的優勢作用。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3(a)-000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科技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交往方式及至生活方式。教育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領域,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課堂是世代的必然趨勢,多媒體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觀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在幼兒園中廣泛運用。傳統數學活動往往通過一些貼絨或實物教具,輔以教師的口頭表述,幫助幼兒理解數概念及其表達的含義,結果總是不盡人意,而運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像、語言、實物等各種媒體經過處理,借助圖像和動態情境,組成一個交互系統,幫助孩子積極學習、主動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突破知識的重難點,提高教育效率,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1 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多媒體把電視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能讓較為枯燥、死板的數學變得和音樂、游戲一樣的有趣,好玩,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
如在小班的活動《拼圖游戲》中,老師以圖形國王的身份出示幻燈片變魔術,通過鼠標拖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拼出房子,讓幼兒直觀地看到圖形的拼構,邊看邊說說是這什么?由哪些圖形組成?幼兒一下子就被可動的動畫效果吸引住了,喚起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的相關經驗,既鍛煉了幼兒的觀察能力,也引起幼兒自己動手去操作、探索的興趣。
2 優化教學,體現互動性與探究性。
幼兒雖然年齡較小,上課注意聽講時間短,持久性差,但他們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多媒體以它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等特點,很好地利用高科技的現代視聽工具作用于人的多個器官,如:聽、看、動手操作等,加強感官刺激,以增強表現對象的形象性,無疑得到了幼兒的喜愛。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通過每個幼兒動手操作鼠標帶動畫面上的變化,感受多媒體教學帶來的樂趣,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在活動中動手、動腦、動口。
仍以《拼圖游戲》為例,幼兒要獨立完成一個多媒體的拼圖課件,畫面中間有一個物體的輪廓,四周分布著構成這個物體的小幾何圖形,幼兒用鼠標將這些幾何圖形移動到物體輪廓相應的位置上。活動中老師沒有示范,幼兒獨立操作時,要耐心傾聽課件的語音提示,并按指令操作,在拖拉拼構物體時,還要分大小,先放大的圖形再放小的圖形,這樣圖才能完整。幼兒操作時興致昂然、情緒愉悅,雖然有97%的幼兒都要經過幾次失敗才能發現正確操作的方法,但因為課件中不斷有“請再試一試”、“你要努力呀”等鼓勵的話,幼兒沒有氣餒,越玩越得心應手,這些比傳統教學中擺弄圖片,然后等待老師檢查的效果更直接更便捷。不僅使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得到發展,而且掌握了像拖動鼠標、敲擊鍵盤等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能,為成為適應信息時代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礎。
3 讓數學化難為易
幼兒的形象思維活躍,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感興趣,好奇,但抽象思維較差,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推理無明顯反應。根據這一特點,老師應該注意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運用互動的多媒體課件,將幼兒視野和知覺以外的東西——客觀世界的很多事實和現象,物體的數量,空間特性,形的概念變得生活化、劇情化,讓幼兒輕松自然的接近數學,動手操作輕松玩,能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神奇魔法箱,就是對幼兒數量、邏輯、比較和觀察力的學習和培養,幼兒先要看清楚標記,確定排序的方向,然后再用鼠標拖拉數字進行排序。如果排對了,會有表揚的話從箱子里發出,全部排完后就會閃出一個巧虎頭像,集齊了5個頭像就會獎勵一件漂亮裝備;如果排錯了,箱子里也會發出“不對哦,請你再好好想想”等鼓勵的話。在操作游戲中幼兒視、聽得到滿足。
又如顏色星星對對碰,是培養幼兒的比較、觀察和反應能力,宇宙飛車不斷地噴出各種不同顏色的星星,幼兒要迅速點出畫面上方一排星星中與這相同顏色的一個,星星就會消失,直到所有星星全部消失為勝;如果點錯了,也會發出“叮叮叮,不是這個!”的提示語,提醒幼兒仔細觀察。
這些有趣的多媒體課件讓幼兒不只是學數學,而是能“充分理解”、“活用”和“喜歡”數學!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不是時髦的作秀,也不是商業炒作,而是將它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只有認真分析幼兒的情況,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注意揚長避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把它和其他教學方式整合起來運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進一步優化幼兒園數學活動,為數學的教學開辟了一條嶄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