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周斌 郭兮恒
無論你有什么樣的過節方案,其實過好春節的本質就是吃美、喝好、睡飽、玩爽。然而,節日期間這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細節卻往往被人們忽視。
本刊特邀請專家從吃、喝、睡、玩4個方面給出新年健康錦囊,讓我們未雨綢繆,過一個全新的健康春節吧!
吃出健康
一桌年夜飯營養要均衡
冬天頻繁吃的火鍋、燒烤等油膩辛辣食物,讓腸胃內熱蓄積,再加上節日期間攝人的大魚大肉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少,又缺乏運動,易造成腸道“堵車”……往年的病例顯示,一些腸胃病及痔瘡的患者,因暴飲暴食或吃得太辣而到急診室求診的不在少數,偶爾也有食物中毒或急性胃炎甚至胃出血的病例。
不要頓頓不離肉,可以多吃鵝肉和鴨肉
燉肘子、米粉肉、壇子肉……節日的餐桌上,這些肉菜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從我們日常的飲食來看,根本不必補充這么多的肉類食品。
專家解讀:節日飲食切莫餐餐大魚大肉,肉食應多選擇脂肪含量少的鵝肉、鴨肉等。
蔬菜葷做不健康,清炒、白灼保營養
除了一桌子大魚大肉,其余的不是像蒜泥白肉這樣的涼菜,就是燒茄子這樣的素菜,好容易盼來一盤青菜,還是澆了高湯的菜心……這些冷菜、素菜本來可以彌補主菜油脂過多和蛋白質過剩的缺陷,但多數家庭以肉食做涼菜、把素菜葷做,使它們失去了調節營養平衡的作用。
專家解讀:新年的餐桌上,涼菜最好素一些,如生拌蔬菜、蘸醬蔬菜等,可以保證一餐中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蔬菜應避免葷做,多選清炒、白灼等做法。
素菜多選擇綠葉蔬菜、紅色蔬菜(如胡蘿卜、西紅柿、南瓜等)、食用菌(如香菇、草菇、木耳、銀耳等),建議加上根莖類(如土豆、百合、山藥、蓮藕)、豆制品。特別提醒,綠葉蔬菜應多選用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維生素C、高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芥菜、菠菜等。這類蔬菜有利于消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加腸胃蠕動,將動物蛋白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毒性物質排出。此外,應多食白菜、白蘿卜這類當季蔬菜,少吃反季節蔬菜。
別只吃肉、菜不吃飯,多選粗糧利健康
無論是在家吃飯還是下館子,面對滿桌的美味,很多人每樣嘗兩口就吃飽了,等到主食登場時,往往就無人問津了。除了不吃主食,不少人還用各種特色面點代替米飯和面條,例如各種酥香小點、拋餅等。殊不知這些酥點不僅油脂含量高,有些還含有反式脂肪酸,對健康極為不利。
專家解讀:年夜飯的主食以精細食物為主,如米飯、餃子等,至于各種粗糧,如薯類、玉米等,很少有機會登上年夜飯的餐桌。谷類食物是鈣、鐵、磷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特別是粗糧,未經過精加工,因而把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保留了下來。主食不妨換成用粗糧制作的各種點心,它們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還能延緩血糖的上升,減少脂肪的吸收。
喝出健康
春節飲酒多,解酒不迷信
“感情深,一口悶……”節日的飯桌少不了美酒的助興。適量飲酒可以使人放松、興奮,但飲酒過量就可能發生乙醇中毒,嚴重危害健康。每個人對乙醇的耐受量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只有根據自身狀況適量飲酒,才能既交流了感情,又不傷身體。
飲酒有節制,為健康而干杯
飲酒,關鍵是把握好一個“度”字,不管何種酒,均不能大量飲用。專家建議:應首選紅酒,因為葡萄皮中的抗氧化物質多酚留存在了紅酒中,可以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而且各種酒類相較之下,紅酒中的普林(會使體內尿酸上升的物質)含量相對較低。此外,紅酒蘊含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這是人體必須補充的營養素。
其次,可選黃酒。黃酒營養豐富,以溫飲為佳,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黃酒燙熱后其中極微量的有機化合物可以揮發掉,同時所含的脂類芳香物被蒸發出來,使酒更加甘爽醇厚、芳香濃郁。
啤酒每天的飲用量不應超過一瓶。由于啤酒由麥芽發酵而成,本身嘌呤的含量較高,再加上啤酒中的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一旦尿酸長期在體內累積又無法及時排除,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進而誘發痛風。
飲酒不空腹,保護胃黏膜
春節期間,在一些不得不喝酒的情況下,喝酒之前吃點東西,這樣一則能夠在胃里形成一些保護,減少酒精對胃壁的刺激;二則可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濃度,延緩酒精的吸收;三則可以攝入酒精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那么,飲酒前適合吃哪些食物呢?
奶類飲料特別是酸奶,其質黏稠,往往還加入了植物膠增稠劑,在胃中停留時間較長,有利于稀釋酒精并延緩酒精的吸收。
富含果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山楂、蘋果、菜花、南瓜等,這類食物中的果膠有延緩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而且這些食物水分也較多,能幫助稀釋酒精。
富含淀粉的食物淀粉類大分子能和酒精結合,也能延緩酒精的吸收。富含直鏈淀粉的食物更為理想,比如豆類食品,這是因為酒精能夠鉆進淀粉分子的螺旋當中,形成“包合物”。
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粗糧、蛋黃、菇類等,酒精在肝臟中的代謝需要它們的幫助。
不可依賴解酒藥,喝酒不醉不可信
適逢節前聚會應酬高峰期,各種解酒藥格外走俏。在專家眼中,解酒藥根本就是一種安慰劑。
很多人以為服用解酒產品后就可以放開了喝,而且也不會傷身體,但目前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而已。酒精進入人體會氧化成乙醛,在此過程中有一種乙醛脫氧酶的物質,負責將乙醛氧化為乙酸,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的這個化學反應過程肯定是傷肝的,不可能靠服用一些解酒產品予以阻斷。
有人覺得服用解酒產品后再飲酒感覺不那么容易醉,第二天也不會頭痛,所以他們認為這些解酒產品能夠分解酒精、保護他們的肝臟。但專家指出,感覺精神振奮、不容易醉的原因很可能是廠家在解酒藥中添加了利尿劑、興奮劑、激素等。這些成分能使服用者短時間內感到清醒、亢奮、食欲大開,但長期服用將傷及身體。因此,對身體最好的保護方法是少飲酒。
解酒偏方莫輕信,果糖可加速清除酒精
科學證明無論酒量大小,只要超過身體承受限度都會導致醉酒,那么要想不醉或盡量少醉就只有兩種辦法了——一是盡力讓體內負責酒精吸收的胃、肝等的功能強健起來,自然提高身體的解酒能力。二是在感到有醉意后,通過食用具有解酒功用的食品來阻礙體內器官對酒精的持續吸收,或是加速酒精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濃茶解酒、酒后洗澡等解酒偏方不可信。
目前的研究認為,只有果糖這種營養物質對加速酒精在體內血液中的清除有一定作用。再有,可用陳皮15克,葛花10克,枳棋子20克,熬制醒酒湯,適用
于過度飲酒者。
睡出健康
春節如何調節好生物鐘
泡吧、K歌、聚餐、打牌……春節期間,很多人正常的生活習慣被打亂,生物鐘不規律。那么,在春節難以避免熬夜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把熬夜對健康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呢?
科學調配時間,七天中熬夜別超兩晚
春節期間按點睡覺、按點起床是不現實的。大年三十熬一個晚上,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不會有影響,但是建議最好不要連續熬夜,連續超過兩夜熬夜就會出現睡眠紊亂了。在這幾天當中,你可以有兩個晚上熬夜,其他時間調整自己。這樣,春節過后,你會發現節日對自己的睡眠影響不大。如果七天作息時間天天亂套的話,等假期一過,有些人的睡眠就亂了,晚上睡眠質量不好,白天精神不足。
缺覺等于“睡眠透支”,熬夜后要及時補覺
睡眠太少就會造成“睡眠債務”,就跟在銀行里透支現金一樣,最終,你的身體將要求你償還這個“債務”。因此,春節期間,如果你熬夜了,缺覺了,應在第二天及時補上。
那么,一個人每天應該睡多長時間呢?不同年齡的人所需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對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每晚睡七八個小時就足夠了。美國癌癥協會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睡七八個小時的人壽命最長。與之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180%。
孩子和老人睡眠要充足、規律
一些特殊人群,春節期間該如何面對睡眠這個問題呢?
心臟病患者,不宜熬夜。晚睡一點可以,但不要熬通宵,不要過于興奮,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老年人盡量保持作息規律。老年人本身睡眠就不是很深,睡眠的規律性也比較差,易受干擾,春節期間老年人更要注意睡眠。
春節期間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孩子的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產生的,主要是在深睡眠中釋放的。若孩子的睡眠質量不好,深睡眠時間又短,對其發育是有影響的。
玩出健康
外出旅游,巧防疾病
很多人會利用春節假期去旅行,飽覽自然風光,觀賞名勝古跡,但是,旅途中也應注意健康問題,不能讓“旅游病”影響我們出游的好心情。
飲食分餐,避免食物中毒
在旅途中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均可發病,同餐人群也可能集體發病。該病潛伏期短,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表現為主要特征。
出現中毒癥狀時應立即就醫,輕者可以對癥處理,危重者應向急救中心呼救。要特別注意保存在旅途中導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給當地的衛生部門檢疫。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因為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對及時和有效地救治非常重要。
在集體出游就餐時,嚴格做到不吃生的、腐爛的和未煮熟的食物;隨餐佐食適量生大蒜、大蔥等;最好實行分餐制,每人一份;不要與他人共用餐具,盡量使用公筷,以減少疾病傳染的機會。
熱帶地區旅游,合理曬日光
冬日紫外線輻射一樣很強,如防護不當會使皮膚發生日曬傷(日光性皮炎),或使皮膚曬黑(色素增加)和引發雀斑。
去高溫熱帶地區旅游的人應盡量避免中午時分外出(特別是中午11時~下午3時),如需要外出應做好防護,例如:涂抹防曬用品、戴遮陽帽和打遮陽傘,為保護眼睛,還應戴上太陽鏡。除以上防護外,如去高海拔地區,應盡量穿色淺、寬松、吸汗性強的衣服。
科學安排,避免高山反應
由于高山和高原地區地勢高,空氣較稀薄,氧氣減少,到這些地方旅游有可能會出現頭痛、胸悶、呼吸短促、脈搏增快等不適癥狀。
因此,去高山旅游之前必須對身體進行一番認真檢查,凡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急性中耳炎以及懷孕的婦女,最好不要去高原地區旅游。建議初到高海拔地區,應避免劇烈運動和背太重的包。同時,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負擔。不要飲酒和吸煙,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適量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