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在新年到來之際,人們總會盤點收獲,期待成長。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不夠滿意的話,那么,在又一個365天即將到來的時刻,不妨送給自己的身體10個健康承諾,作為珍愛自己的特別禮物:
1每天1斤糧——五谷為養,糧食能滋養大腦,也能養護腸胃,適量吃主食并不會使人發胖。粗糧富含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讓我們有順暢的腸道和持久的精力。
2每天一把豆——豆子和豆制品能幫助補充蛋白質,更是多種營養成分的來源,讓我們不容易發胖,而且不容易衰老。
3每天一斤菜——蔬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幫助人們遠離多種癌癥。在蔬菜當中,深綠色葉菜是營養之精華,無論是強健骨骼還是預防大腦衰老,綠葉菜都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4每天半斤果——水果不僅味道甘甜,還能提供多種抗氧化成分和鉀,對穩定血壓、控制血膽固醇和預防癌癥都有益處。
5每天一兩肉——肉類和水產中的血紅素鐵、鋅與蛋白質能幫助女性擁有紅潤容顏,只要適量攝入,就能美味與健康兼得。
6每天一個蛋——蛋黃是營養素的寶庫,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多種營養成分,常吃有利于延緩衰老。
7每天一杯奶——奶類中大量的鈣和多種維生素對女性不可或缺。如果不喜歡喝牛奶,可喝酸奶,酸奶中的益生菌有益身體健康。
8每天一勺仁——堅果和種子是營養密集的食品,每天早上吃一勺,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同時潤膚養顏。
9每天6000步——運動能保持強健心臟和苗條身材。走路時腳步盡量快一些,加上每周兩次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延緩衰老。
10每天8小時睡眠——睡眠是身體自我修復和充電的方式。高質量睡眠是美容的最佳方法,也是減少癌癥危險的最簡單方法。
維護健康是每個人最重要的事業。如果能改變自己的不健康行為,哪怕只有一項,只要切實堅持一年,那么在明年的今日,您一定會感覺更加健康和自信!
為感覺而飲食
王宜
前不久,我在拜讀英國營養學讀物時,被“為感覺而飲食”一文所吸引,現提供給大家一起學習思考。原文如下:
心理學家和營養學專家如今都同意這個觀點,即食品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整體營養的均衡。凡是一味嚴格遵守規則的人——無所謂是特殊飲食還是日常飲食——他都會違背自己身體的需求。“如今人們不再提倡禁止吃某種食品,因為不知什么時候人們會自食其果。重要的是學會正確地與食物打交道。”營養學專家英格里德·基弗爾說。因為飲食不僅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
根據心理學家的見解,相較各種飲食潮流和特殊食譜,現在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人們對食物的一種個人感覺,即什么食物有益于自己。凡是能對身體和心理需求及時作出反應,具備敏感度的人,就能在希望得到食物時相當信任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因為身體具有一種感知能力,它了解什么對它有益,什么對它無益。健康專家稱這種能力為“軀體智慧”。它超越所有那些規定我們吃什么不吃什么的片面的、基礎的方針。因此醫學和營養科學只能指出一個方向或限定一個范圍,每個人必須在此范圍內為自己開辟出一條飲食之路。加特曼說:“這本身是一個人所皆知的事實:我們吃的東西影響我們的生活。事情就是這么簡單。或者就像這句話所寫的那樣:如果感覺不錯,那就去做。”
“我非常重視有意識地飲食,并且注意我盤子里的食物。我盡量避免油膩的食物,而且除此之外我很少吃肉。
我多喝水,并吃全麥面包。
原則上,我其實不放棄任何我感興趣的東西。只要一切適度,那就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