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竹
蝴蝶翅上的色澤和圖案堪稱生物界最為優美和不可思議的組合。其中有一些種類還會在陽光下不時地變換霓裳,就好像隨身攜帶著化妝包,時刻不忘為自己濃妝淡抹一番。
那么,你知道蝴蝶絢麗的色彩是如何產生的嗎?
物理優等生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碰觸過蝴蝶翅膀的手上會粘滿許多細小的彩色粉末。沒錯,這些粉末就是蝴蝶色彩的源泉,科學家管它叫鱗片。那些漂亮的閃閃發光的藍紫色熒光,就是通過這些鱗片的光學反射和折射而產生的。
若是把鱗片放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就會發現,每個鱗片都有數量不等的脊紋,它們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從而使照射其上的光產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各種華麗的色彩。在蝴蝶的脊紋上還疊合著許多并行的薄片,像豎起來的書的封面一樣,脊紋越多,越能閃射出璀璨的光芒。
通過光學作用產生的色彩叫做物理色或結構色,其變化隨光照角度的不同而異,呈現出變幻絢爛的彩虹色彩,這和肥皂泡在陽光下呈現出絢麗光彩的原理是一樣的。蝴蝶翅膀上的白色同樣可由結構色產生,微小的透明顆粒將光分散,其效果與雪呈現的白色是相同的。
化學精靈
擁有了七彩陽光垂愛的蝴蝶依然還不滿足,這些大自然的藝術家還用各種化學顏料將自己涂抹一番,在自己的身上描繪出一幅幅佳作。
蝴蝶的顏料是自己身上的色素,色素可以吸收部分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從而使畫面呈現出相應的色彩。
蝴蝶身上的黑色、黃色、紅色、綠色也是由色素決定的,不同的是鱗片上的這些色素化合物大部分是新陳代謝的產物,當化學性質有所改變時,色素色就會由于氧化或還原反應而褪淡甚至消失。
蝴蝶翅色中最常見的顏色是黑色,黑色素是由酪氨酸氧化而成的新陳代謝產物。黃色、紅色、橘紅色則分別是由類胡蘿卜素、花青素、花黃素等色素產生的,它們都是蝴蝶還在毛蟲寶寶時從食物中攝取來的。
多數蝴蝶的鱗片中都含有蝶呤素,這是一種熒光色素。白蝶呤、黃蝶呤、紅蝶呤、金蝶呤以不同的組合方式產生出絢麗的色彩。
天使的誘惑
擬態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方式,枯葉峽蝶就是世界著名的擬態昆蟲。它的前后翅合起來,極像闊葉樹的枯葉,翅上的斑紋,更像一張枯葉上的主脈、支脈和真菌斑點,混雜在枯葉堆中,極難發現。
眼蝶科蝴蝶的眼斑,常常可以嚇跑捕食的小鳥或轉移攻擊目標,使身體較重要的部位免遭襲擊?;业难郯吲浜铣嵛玻梢阅7骂^部,同樣起到引開敵人注意的目的,避免真正的頭部受到致命的襲擊。
除了恐嚇和轉移目標,蝴蝶還是隱藏自己的高手,他們利用保護色和環境融為一體,來達到隱身的目的。比如,柑橘鳳蝶的終齡幼蟲變成和葉片相同的綠色,它們若化蛹在葉片附近,則蛹為綠色,若化蛹離葉片較遠的樹枝上則變成褐色蛹。
保護色讓蝴蝶盡可能地消失在敵人眼前,與此相反,那些味道難吃的蝴蝶則盡量使自己翅膀的顏色鮮艷耀眼,大張旗鼓地宣告自己的存在。這些蝴蝶體內含有有毒成分或不良味道的體液,它們用明顯的花紋警告捕食者,自己的味道很糟糕,敢吃我,后果自負,這樣就讓捕食者在尚未攻擊之前,即能辨識而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