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摘 要:隨著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順利召開以及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行,這給我國體育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但是從側面來分析著也給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外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并通過兩者得比較,總結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體育產業主要就是指提供體育服務的行業,包括提供體育物質的行業以及傳播體育精神的行業。體育產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雖然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其仍是一個注重市場經濟效益的行業。如一些盛大體育賽事的舉行勢必會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因此其中蘊含的市場商機也是巨大的。
1 體育產業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1.1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
現階段我國的體育產業的發展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的結構不健全,進而缺乏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國缺乏一些大規模的體育企業,因此不能夠帶動我國體育產業獲得良好的發展。另外,我國體育產業形成不了一個完整的市場發展體系,體育產業的管理理念陳舊,集權制封閉式的管理造成我國的體育產業發展低迷。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對于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國外體育產業的運營模式,使我國體育產業市場更趨規范化,進而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1.2 國外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
目前,美國體育產業比較發達,其原因是美國體育產業發展時間比較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1%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源自體育產業,而且這個數值每年都在有所增長。據調查,體育產業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了其國內的支柱性產業,這足以表明體育產業發展空間的廣闊性。如今,全球體育產業經濟效益每年都在有所增長,體育產業的發展正呈良好態勢。
2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發展體育產業的政策不穩定
我國在政策方面并沒有對體育產業的發展予以支持鼓勵,體育產業并沒有作為我國主要的經濟產業給予極大的發展空間。據了解,西方各國的體育產業之所以發展迅速,是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及倡導的,因此國家的政策推動對于體育產業發展來說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我國體育產業缺乏長足的資金扶持體制,因此建立與體育產業有關的投融資配套體制,也是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
2.2 體育產業結構存在缺陷,產業質量應大幅提高
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總體形勢為體育用品產業的發展規模遠大于體育本體產業的發展規模,這嚴重的造成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我國體育本體產業的規模性普遍不強,且大多數的本體產業的經濟效益都定位在體育賽事、健身娛樂以及無形資產等方面的經營,忽略了在體育勞務市場以及體育技術市場上所存在的巨大的利益空間,雖然對此類市場也有所涉及,但是缺乏一定的規范化,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體系。
2.3 體育產業發展區域不平衡
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發展類似,同樣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其原因就是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一般來說,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因此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比較迅速,但是對于經濟不發達的西部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也不景氣。以我國體育彩票的銷售量為例,全國40%的體育彩票銷售量都集中在我國東部的幾個發達城市。
3 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提出的對策
3.1 制定完善扶持體育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體育產業需要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進來,以加快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進程。同時國家要給予一定的支持鼓勵措施,如財政方面的支持,可以針對體育產業給予減免財政稅收的政策,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并參與體育產業。另外,政府應加大對體育產業項目市場經營的扶持力度,以引導社會融資團體的加入。
3.2 開發體育產業主要經營領域
開辟體育產業主要經營的領域,是引導體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以當前總體的發展形勢來看,體育產業的經營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體育賽事的舉行,一些盛大體育賽事的召開可以讓吸引更多社會群體來觀看,同時體育賽事的舉行可以讓觀眾欣賞到高水平的體育競技,是體育產業經營的主要模式。二、對體育精神的宣傳并提供與體育相關的健身技能的培訓,此種經營領域的發展依賴于社會群眾對體育健康的認知度。三、從事體育推推廣或經紀人業務。
3.3 構建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平衡不同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
如今,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體育產業發展較為迅速,但是規模性不強,因此這些地區應該施行體育產業集中化,即擴大體育產業的規模,如建立國家級的體育產業發展基地。其次是針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應該以當地的經濟水平為基礎,結合當地可利用體育資源。發展創新型的具有地區特色的體育產業,使體育產業能夠切實的加快地區經濟的發展。
3.4 鼓勵我國體育企業品牌化、規模化發展,提高我國體育產業的競爭力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著很多根本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造成我國體育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為了扭轉我國體育產業低迷的狀態。我國必須積極建設規模性強的體育企業,同時培育體育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形成完整的體育產業運營體系,進而提高我國體育產業的競爭力。
4 結語
綜上,體育產業是能夠促進經濟進步的新興產業,其發展空間是巨大的,我們必須把握各項大型體育賽事在我國舉行的這一發展機遇,實現我國體育產業面向國際化,多樣化的發展目標,進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政,姜彬.試論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1(11)
[2]石巖,舒宗禮,劉華冰.我國體育產業的市場結構分析及優化對策[J].體育學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