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舅媽從沈陽發過來一條短信:“寶寶現在扶著東西可以走兩步了,可招人喜歡了!我一包裹她的時候,她就知道要到外面去,高興得兩只小手不停地舞動。”
接到短信的是宋月,她在燈塔市煙臺小學上六年級,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年。宋月接到短信后,異常興奮。她興奮之余想出了一個秘密小計劃,便馬上來到鄰近的姑姑家,把姑姑家的男孩兒叫出來。男孩兒名叫彭俊凱,在燈塔市文化小學念二年級。宋月是彭俊凱的姐姐,她時常告訴弟弟做人要有愛心。
原來,國慶節放假的時候,彭俊凱的爸爸開車到沈陽市,接了舅舅一家三口人來燈塔,沾親帶故的幾家親戚搞了一次聚會。因為各忙各的,舅舅和舅媽通常過年也不得清閑。那次,宋月和彭俊凱還見到了舅舅和舅媽的乖女兒——出生七個月大的寶寶。宋月見面就親熱地抱寶寶,盡管笨手笨腳很費勁。彭俊凱也著急抱寶寶,可就是抱不起來。寶寶呢,瞅見這姐弟倆就笑,那意思分明是,來抱我呀,和我玩兒啊。
姐弟倆非常想念一見難忘的小妹妹,于是宋月向彭俊凱說出了秘密計劃:“老師要求我們寒假過得有意義。這個寒假舅舅和舅媽還很忙,我想求你爸爸開車送我們去沈陽,再把小妹妹接回燈塔。幫助大人帶寶寶,減輕大人們的負擔,也體驗一下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姐姐,你這個主意太好了,一定要帶上我。我摸寶寶的小手和小腳丫可好玩兒了,肉嘟嘟的。”彭俊凱天真地回答。
金黃的稻子收割了,棵大心實的白菜腌進缸里,北方的冬季阻礙人們撒歡,姐弟倆的心情卻愈加沸騰。宋月借來幼兒知識課本,晚上趴在被窩里細讀;彭俊凱盯著電視里的幼兒看護節目,看得姑姑可勁兒發愣。姐弟倆有事沒事便纏住爺爺問這問那。爺爺先是揣摩打量,后是哈哈笑著講解:“抱小孩要連后腰帶后背一起摟住,才不能讓小孩子閃了腰,折了骨頭。還有,小孩子哭鬧,不是餓了,就是尿了,不分晝夜,到時候就要喂奶、換尿布,你們怎么辦?”彭俊凱遲疑吾著舉手:“我,我——會喂奶。”宋月舉手:“我換尿布。”爺爺溫和地盯著孩子們問道:“當你們睡得最香甜的時候能不能爬起來?放多少奶粉?喝涼奶肚子疼不?太熱了喝燙著怎么辦?養活孩子可不是那么容易!”
沒想到彭俊凱請求爸爸開車去沈陽接寶寶時,遭到了爸爸反對,他哭著去求爺爺。爺爺用兩只大手摟著姐弟倆,勸慰地拍拍后背,哈哈大笑:“前些日子問了我這么多有關照看小孩子的問題,你們真以為爺爺老糊涂了?你們的小秘密,我早猜到了。怎么樣,能不能帶上我一個,算做咱們三個人的秘密?你爸不同意,我搞定他。”
宋月領弟弟坐進車里,向爸爸再三解釋,別看我們小,我們有得是愛心。當父母的養活孩子很辛苦,我們這回努力照看好小妹妹,利用這個寒假,來完成一次感恩的生活嘗試……手扶方向盤的爸爸沒有言語,眼眶卻已經濕潤了。
車子啟動了,爺爺站在車后面喊:“別忘了我們的約定,一起帶寶寶!”
(王天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