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志紅


家庭消費是每一個家庭的大事,但由于很多商家慣用不良的手段忽悠消費者,從而就使很多家庭在消費時顯得很是頭痛,一不小心就可能會上當受騙,莫名掉入商家設置的“陷阱”中。如何才能不被商家忽悠呢?不妨把商家常設的陷阱呈現在大家面前,并巧支破解高招:
陷阱之一:送贈品,是“三無”
前幾天,劉小藝夫妻去某商店購物,商店正對某品牌液態奶搞促銷,每買一箱液態奶就會得到3個畫著玩偶的塑料杯,她們一家人一年四季都有愛喝奶的習慣,一般都是隨喝隨買,現在他們夫妻覺得有“利”可圖,便就沖著該品牌液態奶的贈品來了。可是使用中發現玩偶塑料杯有一股劣質塑料的味道,簡直令人作嘔。劉小藝夫妻仔細拿住杯子一看,這些玩偶塑料杯無論內外包裝上,都找不到杯子的生產廠家及地址等,純粹是“三無”產品。在無奈的情況下,夫妻倆只好忍痛割愛把這些玩偶塑料杯統統丟掉了。
破解高招:現在,商家為了促銷商品,往往會通過贈送贈品的方式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但無論贈品大或小,都需要成本,因此很多商家盯上了成本最低的“三無”產品,商家在宣傳時,一般會承諾自己的商品質量,而對于贈品,都會說有,但質量則只字不提。因此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家贈送贈品的商品時,一定不能本末倒置沖著贈品而去,而應沖著商品而去,看商品是否是高質量,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價格是否合理,如果這幾點都具備再考慮免費的贈品,如果自己是沖著贈品而去的,那就需要看好,贈品是否為“三無”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再購買也不遲。
陷阱之二,明打折,暗抬價
張正義夫妻很想買款數碼攝像機,于是,上個月他們在逛某家電數碼城時,看到一款數碼攝像機正在搞8折促銷活動,這款數碼攝像機他們夫妻看了,也比較中意。商家還跟他們夫妻說,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這是最后一天搞打折活動了。他倆便動了心,毫不猶豫地把這款數碼攝像機買了下來。沒想到,一個多月后的一天,張正義的愛人陪朋友去另一個家電數碼城買數碼相機時,她發現,在這里出售的和她們夫妻購買的一模一樣的數碼攝像機,竟然比他們購買的打折后還要便宜300多元,并且服務員還告訴她說,他們的這款數碼攝像機一年多了,一直就是這個價。張正義的愛人聽了后很是不快,沒想到商品明是看見打折,其實他們卻暗暗提高了價格,欺騙消費者。但現在他們夫妻已經使用了一個多月了,想去退也找不到適當的理由,只好自己吃啞巴虧。
破解高招:現在,很多商家為了讓自己的商品賣得好,就會人為制造賣點,但為能獲取更多利潤就會不擇手段,上面的事例就是一個典型,商家明打折,卻暗抬價。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在購物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保持冷靜,并應做到明辨是非。看商家究竟是真打折,還是假打折。最好,多跑幾家,在比較中購買,這樣就不容易上當受騙。
陷阱之三:“免費”假,為“推銷”
前段時間,張大媽夫妻去市街心公園鍛煉身體,看到在街心公園的入口處圍著很多老年人,于是張大媽夫妻也好奇地擠了過去,原來是某保健食品公司搞檢測身體微循環“義診”和“免費咨詢”活動,看到是免費的,身體硬朗的張大媽也想檢查一下,畢竟是免費檢查,不花錢嘛!但不檢不知道,一檢下一跳,對方告訴她說,她有嚴重的內分泌失調,如果不及時調養,就會患上精神緊張、抑郁、失眠等癥。聽了對方的一通亂侃,張大媽夫妻心里有些害怕了。于是,便有些猶豫地購買了對方推銷的幾百元一個療程的治療內分泌失調的保健食品,當老倆口回到家,子女們聽了她們的介紹后,也很擔心張大媽的身體,于是,建議到醫院進行徹底檢查,可在醫院檢查后,張大媽根本就沒有內分泌失調這種“病”。原來,商家的“義診”和“免費咨詢”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意在推銷保健品,騙錢才是對方的目的。
破解高招:現在,商家推銷產品的招數,真可謂五花八門,特別是有些商家為了推銷保健品,便會打著“義診”和“免費咨詢”旗號,通過免費給消費者檢查和咨詢的方法,一步步把一些中老年人引入自己設置的“陷阱”中來,把所謂的檢查出的“病”與自己推銷的保健品掛鉤,以通過“義診”去達到推銷自己保健品的目的。因此,提醒消費者,莫被商家所謂的免費服務,最終讓你白花錢。再則,保健品屬于食品,并不具備治病功效,一定不要被商家所迷惑,對于免費攤點,消費者最好避而遠之。
陷阱之四:優惠卡,代價高
高莉莉和王強這對年輕夫妻是健身愛好者,一直都喜歡參加健身鍛煉,在半年前,她們夫妻所在的市里,開了一家健身俱樂中心,這可高興壞了她們,好在這家健身俱樂中心,為了使更多人參與進來,大量吸收會員,在開業之初就開始辦理“優惠卡”。優惠條件為:如果交2000元,便可享受8折優惠,并且每次“健身”都從卡中扣除;如果交4000元,便可享受6折優惠,當然每次“健身”也都從卡中扣除;如果交8000元,便可成為該健身俱樂中心的終身會員,只要一次性交錢辦理“優惠卡”后,以后再不用交錢,便可隨時來該中心健身。夫妻一合計,對于她們夫妻這種健身愛好者而言,如果辦“終身會員卡”是非常有利的,于是,很快便拿出1.6萬元,為各自辦了一張“終身會員卡”。每天都能來此中心鍛煉,夫妻倆非常欣慰,可沒想到半年后,這家健身俱樂中心的老板卷款潛逃了。如此一來,她們夫妻本來是想得到健身“實惠”,沒想到卻白白“丟”了1萬多元!
破解高招:辦理“會員優惠卡”,是商家吸引消費者常見的手段,當然有的商家的想法和做法,其目的是在給消費者提供實惠的基礎上,使更多的消費者成為自己的忠實顧客,但有些不良商家并非如此,他們是通過優惠卡惡意圈錢,當錢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便卷款潛逃。其實,對付這類“奸商”,并不是沒有辦法,最主要的還是消費者要謹慎行事,如果對方辦卡需要的錢較多,自己最好謹慎考慮,不要輕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