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華 常勇
2011年10月11日下午1點剛過,“慈善之光——中華慈善總會暨團體會員慈善成果展”天津展區的工作人員完成了上午繁忙的接待任務,在現場簡單地吃了點盒飯,中午也沒休息,就衣冠整齊、精神抖擻地站在那里,準備迎侯新的參觀者。
“閻老來了”,不知是誰說了句。只見一位拄著拐杖的耄耋老人,在中華慈善總會范寶俊會長和劉國林秘書長的陪同下,正向天津展區走來。
閻明復,這是一個慈善從業者幾乎都知道的名字。曾經擔任過民政部副部長,中華慈善總會第二任會長。閻老作為中國慈善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為慈善事業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十幾年來,中國的慈善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一切都離不開閻老等老一輩慈善事業開拓者的辛勤耕耘。
已經是80歲高齡的閻老,精神矍鑠,說話聲音洪亮,他親切地和大家打著招呼。
“歡迎各位領導來到天津展區參觀”,我們的講解員熱情地介紹著天津展區的情況。
當閻老來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為天津慈善事業的題詞前時,老人家凝神注視著“慈心為人 善舉濟世”這八個大字,沉思片刻。他深情地問工作人員:“你們知道這個題詞的來歷嗎?”工作人員搖搖頭說:“不知道”。閻老說,當時搞慈善事業,認識不一致啊。有些人不提倡慈善,覺得慈善這個東西不實在,這些人不支持就搞不起來呀。那怎么辦?我們就找到瑞環主席,請他想想辦法幫幫忙,于是就有了這幅題詞。在場人員聽著“題詞”背后的故事,無不為老一輩慈善工作者克服重重阻力,為中國慈善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所感動。
閻老邊認真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邊仔細地看著每一塊展板的內容。“天津搞得不錯”,閻老對天津市慈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老人來到募捐收入救助支出示意圖前,他停下腳步,指著2005年—2010年的柱形圖激動地說:“這個增長很快呀。”
在“廣募善款 真情奉獻”展板前,工作人員向閻老介紹多種募捐方式和渠道,閻老聽后叮囑道:“你們將來把捐款人的名單,搞一個資料,然后開支、支出都用在哪里,搞一個資料放上去。現在不是有人懷疑了嗎?懷疑我們不透明。”工作人員點頭表示謹記。
在“建立基金”欄目中,閻老看到天津市慈善協會原會長陸煥生同志接收善款的照片后,關切地問道:“這是陸市長,身體還好吧?”“也80了吧?”范寶俊會長說:“整80。”“那跟我同歲啊”閻老說。
閻老來到“天津市慈善協會援助地區圖示”燈箱前,他對燈箱很感興趣,工作人員為閻老介紹了天津市慈善協會十五年來支援國內外受災地區情況。在“災難救援 大愛無疆”展板前,閻老看著一組企業踴躍捐贈的照片,他問道:“這都是企業家的代表嗎?”工作人員點頭稱是。
最后,閻老走到展柜前,他低頭仔細觀看天津市慈善協會歷年的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等資料。看著資料,他連連稱贊道:“財務資料匯編,這個好,這個好。”他對旁邊的范寶俊會長說:“慈善總會是請畢馬威?”“對,畢馬威。”范會長說。在場人員看到閻老對慈善財務、審計工作那么關注,非常感動。
老前輩的到來,令天津展區工作人員倍受鼓舞。老人家讓我們了解到慈善事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并對天津市慈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消息隨著電波傳到天津市慈善協會,從會領導到全體工作人員,都非常興奮和激動。大家紛紛表示,一定不辜負老會長對天津慈善的期望,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再接再厲,不斷創新發展,為天津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