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碧珺
默默耕耘十五載,不問收獲惟積善,這是廣西南寧市竹籬笆餐飲連鎖企業·愛蓮說素膳總裁周鍵瑋的真實寫照。
周鍵瑋于1974年參加工作,曾在千里鐵道線上奮斗了二十多個春秋,先后當過信號鉗工、修理工、電報員、打字員、總務員。1995年,在祖國改革開放和富民政策的感召下,她毅然放棄了華麗的鐵路事業來到餐飲行業,決心做一番大事業,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1997年,她在南湖畔一個四面透風的竹籬笆圍院創辦了竹籬笆風味莊,開始了她“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苦創業之旅。
此后的歲月里,周鍵瑋一直堅持用心做菜,誠信經營,把餐飲企業越做越大,八家連鎖飯店陸續開張,漸漸成為南寧餐飲界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十五年來,南寧竹籬笆的菜品菜色與其企業文化《弟子規》一齊散發出愈品愈醇香的味道,深得廣大新老顧客的厚愛。這,得益于周鍵瑋對竹籬笆企業文化家園的大膽創新與苦心經營。她從國學《弟子規》中找到了自己做企業的精神信仰,以“孝、悌、仁、愛、禮、義、廉、恥”等思想感化員工,精心打造了一個學習型企業,一個擁有國學文化根基的愛心企業。
投身餐飲界的十五年,是什么讓周鍵瑋有如此堅韌的毅力和堅固的信念呢?又是什么讓她有如此驕人的成就呢?答案只有一個:是《弟子規》,是一種精神信仰,讓她找到了生財大道、管人正道。
用心做好菜,誠信做好人
周鍵瑋做菜像做人,講究責任心。早在1995年,她在南寧明河大酒店做管理的時候,面對衛生管理監督人員對酒店廚房的檢查,“臟、亂、差”的狀況讓她感到實在無地自容,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油然而生。1997年,創辦了竹籬笆風味莊之后,她經常教導員工要用心做菜,對別人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她經常帶親戚朋友去飯店的廚房參觀,廚房像自家的廚房一樣干干凈凈、清清爽爽,不留一個衛生死角。足足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她讓員工養成了自覺講衛生的好習慣。
那時,她經營餐館的想法很簡單、很實在。干凈、衛生、口味好、價格適中是她做餐飲從未改變的要求。竹籬笆最初的經營口號是“家常飯菜,沒有名廚,大家高興,吃好喝好?!痹谒磥?,即使沒有名廚,但只要做出大家喜歡的大眾家常菜,讓人“吃得高興,吃得健康”就好。因此,她的餐館常顧客盈門,而她并沒有滿足,堅持不斷學習研究,進一步提升經營理念與經營特色。
2005年,她接觸了日本專門針對餐飲企業的“五常管理法”,并積極將其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并不斷挖掘竹籬笆大眾菜的口味特色,以其“媽媽廚藝、用心做菜、吃出健康、喝出精彩”的經營口號和“吃出溫馨、吃出健康”的經營特色在南寧餐飲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尋企業文化。造精神家園
然而,在竹籬笆連鎖餐飲做得順風順水時,周鍵瑋卻突然感到一絲乏味與困倦。她希冀求索一條適合企業步入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不同尋常路”,讓企業具有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她花高昂學費上過清華家長班,也曾隨大流與全國各地的餐飲同行一起學習,去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取經,但折騰半天取回來的所謂的真經其實不過是細枝末節的“術”。
一次十分偶然的機緣,是飽學圣賢之道的于丹幫助周鍵瑋打開了沐浴圣賢之光的一扇窗。她讀到了于丹的書,于丹講《論語》,故事中一段圣人孔子與其弟子子貢關于“信”的對話點燃了周鍵瑋的智慧火種,驅散了她苦苦尋道、問道的漫漫長夜。孔子說:人們可以舍去軍隊和糧草,不能沒有精神信仰。這時,周鍵瑋頓悟了:人需要一種精神信仰,企業也需要一種文化支撐!一本充滿智慧箴言的《弟子規》擺在了她的面前。
《弟子規》是秉明人生哲理的一本書,堪稱天下第一規。它成書于清代康熙年間,由李毓秀夫子根據孔子《論語》“學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作為總綱編寫而成?!兜茏右帯冯m然只是108葉字的超薄型小冊子,卻高度濃縮了中國五千年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規范的精華,是中國家教的集大成,是學校教育的靈魂與核心?!兜茏右帯犯嬖V天下大眾一個最樸素、最實用的真理:百善孝為先,孝親感動天。
問道古圣賢,力行《弟子規》
一部《弟子規》,照亮竹籬笆;仁義禮智信,心中開蓮花。周鍵瑋認定了《弟子規》就是企業的命根子,是企業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是未來成就百年老店的鎮店之寶。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帶頭吮吸這杯濃縮中華歷代圣賢智慧的文化乳汁,帶頭品味這副扶危救世的靈丹妙藥。2008年開春之際,周鍵瑋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在企業各分店、各部門全方位導人這部偉大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兜茏右帯啡缤猴L化雨,潤物細無聲,暖心了無痕。短短半年光陰,員工的精神面貌和綜合素養全面得到了提升!整整四個春夏秋冬,她把《弟子規》的道德倫理全部滲透到企業的經營理念中。通過學習與力行《弟子規》,企業員工的心更齊。德更厚,更有親和力和凝聚力!
為了把《弟子規》的仁愛思想廣傳于眾,周鍵瑋創辦了南寧仁愛文化活動中心,每月舉辦兩期“幸福人生”專題講座,每期可容納上百人,此外還開設義工班、女學班,向更廣大的社會民眾弘揚《弟子規》的仁愛思想。愛蓮說素膳園也是她創辦的,是為地球家園環保和人類自身身心健康而創辦的廣西第一家純凈純善的素食主題餐廳,為弘揚中華孝道,努力構建自然生態平衡而辦。其愛蓮說素膳園的特色菜菜名均以《弟子規》里的訓言命名,如“怡吾色柔吾聲”、“泛愛眾而親仁”,別有意趣,入口留香。
為創業最苦,為善事最樂
十五個春秋花開花落,人聚人散,當年路邊的那個原始小店早已湮沒在都市的滾滾紅塵之中,如今,由這家搖籃小店孕育出來的八家分店分別落戶在南寧各片區和云南大理古城,為社會安排就業人員700多人,每年上交國家稅收超百萬元。青春十五的竹籬笆已然由當年的一支小春筍成長為參天翠竹,挺立于絢麗多姿的中華美食之苑。2005年,因為竹籬笆的突出貢獻,周鍵瑋被廣西烹飪協會、南寧電視臺聯合評為南寧市餐飲界最具影響力的風云人物。2006年,竹籬笆又被區烹飪協會及南寧市東南亞國際旅游美食節組委會評為南寧市最具影響力的餐飲品牌八強企業。2012年3月18日,竹籬笆也將迎來15周年的店慶。
溫家寶總理說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敝苕I瑋時刻銘記在心。“為善最樂”亦是伴她幾十年風雨人生的座右銘。
當竹籬笆餐飲連鎖企業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周鍵瑋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2001年,她主動為抗洪英雄捐款6000元現金及幾千元物資一批;2003年,她資助南寧邕寧區五塘鎮四六村修路4000元;2003年,她為抗擊“非典”英雄捐資20000元,被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授予“愛心奉賢,共抗非典”的光榮稱號。她還幾年如一日資助南寧華光女子高中的幾名貧困學生讀書,累計36000多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竹籬笆餐飲企業是全國最早捐資賑災的企業之一。正是周鍵瑋帶領企業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竹籬笆風味莊被廣西壯族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愛心奉獻單位”的光榮稱號。而最近南寧金陵鎮發生的“孝子救母”事件,作為南寧市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副會長,周鍵瑋也積極捐獻了3000元。
周鍵瑋從小就崇拜圣賢,對研究國學矢志不移,且善教于人,廣傳于眾。作為一名女企業家,也作為一名女性典范,她特別向青年朋友們推薦清代同治年間大覺者王鳳儀的一本書《來自山溝的大智慧》。王鳳儀一生開辦了700多所女子學校,為女子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周鍵瑋借王鳳儀的書告訴我們: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很多有道德的人都說過,學好弟子規,做好中國人。周鍵瑋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似清泉一樣清雅白知,似翠竹一樣挺拔堅韌,時時惟善積德,以自己的言行感化了身邊許多的人。十五載的風風雨雨,沉沉浮浮,酸辣甜苦遍嘗,她也似“愛蓮說”一樣清澈成流,立影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