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被稱為“中國秘境”,有亞洲象、印支虎、綠孔雀、白掌長臂猿。這里有世界最長宴席,世界最粗竹子……這里是云南省臨滄市滄源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臨滄地區西南部,滄源俗稱阿佤山區,全縣總人口1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93.4%,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1%,占全國佤族人口的40%以上,是一個以佤族為主體,傣、漢、拉祜、彝等20多種民族雜居的邊疆民族自治縣,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
佤族是一個崇尚自然,敬愛自然,順其自然也充滿了神秘感的民族。滄源佤族可以說是中國最后的一個原始部落,社會發展了幾千年,它依然保持了原始的生態的生產生活,特別是風俗民情。
當有人去世時,佤族不像其他民族一樣計算何時出喪,他們認為就在去世這天,是自己選擇,是自然選擇。如果是白天去世的,太陽落山之前一定要將逝者安葬,如果是晚上去世的,則要在第二天日出前安葬逝者,無論時間多么短,也不管刮風下雨。下葬前族人拿著一顆生雞蛋去墳地丟,落到地上雞蛋碎了,裂了,說明逝者愛這個地方,就挖坑下葬。如果雞蛋不裂就重新選。在這塊墳地里,絕大多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挖下去已經有人了,先來后到,原來在的人放到底下,新的放在上面,最后埋起來。不立墳,也不砌碑,當他們喝茶,喝酒的時候,在地上潑一點便是對逝者的祭拜。佤族人隨時隨地,表達著對先人的敬意。
滄源在古代被叫做“葫蘆王地”,這里的傳說講也講不完,佤族的創世史詩《司崗里》記載著地球的誕生與人類在此誕生的傳說;龍王子曾經藏身藏龍洞的傳說;百年董棕林里有著白裙仙女來此尋找意中人的傳說,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桫欏訴說著這里的歷史。在滄源有一個南滾河國家公園,保護著很多珍惜瀕危的動植物。動物有亞洲象,綠孔雀,白掌長臂猿,印支虎等等。由于保護區里的動植物非常繁多,人和動物之間不可避免的會有一點沖突,比如大象吃了族人的莊稼,猴子掰了包谷……政府每年都要對百姓進行賠償,而政府又沒有足夠的賠償資金,所以滄源縣成為了全國第一個搞野生動物肇事保險的地方。
佤族人民能歌善舞,木鼓甩發舞十分具有代表性并享有盛名。木鼓甩發舞是佤族婦女自娛性舞蹈。與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蓋新房、婚嫁喜慶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時節,任何場合都可跳此舞。過去,有白天不跳舞的習俗,多在月夜進行。
佤族人豪爽好客,他們招待客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擺一頓豐盛的佤王宴,請大家吃肉喝酒。佤王宴桌子比較長,佤族人不用盤子,不用筷子。他們把芭蕉葉洗好了,洗干凈了,直接鋪在桌子上,把米飯、肉都倒在芭蕉葉上。朋友來的越多,宴席就擺的越長。最長的佤王宴曾擺到了2.27公里,申請到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世界最長宴席。
來到滄源,許多游客最想參加的一項活動莫過于“抹你黑”。傳說以前天和地還相連的時候佤族有一種草,叫不死草,能醫治百病,月亮里的嫦娥很羨慕,于是將不死草偷走了,佤族就派了狗去取,狗通過天梯爬到月亮上,但是有一戶人家在舂米的時候,不小心把舂抬的太高,把天撐高了,天梯斷了,狗回不來,藥也就取不回來了,于是狗餓的時候只有吃月亮了。
勤勞智慧的佤族人選取了十幾種中草藥,再混合一些原料,制成了如今的“不死草”——“抹你黑”。它具有防曬護膚,美容的功效。“你是美麗的黑色的雕塑,要唱歌,要跳舞,摸你摸你黑。”抹一點幸福一點,抹一臉幸福一年,抹一身幸福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