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碑斈惚痴b這樣的詩句時,有沒有想過,雪花到底是個什么樣兒?
接下來,讓我們跟著雪花“穿越”一下——
雪花幾個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詩中描述的雪花或大得像席子,或小得像飛花。而現實中的雪花是由一顆顆肉眼看不到的固體微粒組成。在冷空氣的作用下,水分子以微塵粒子作晶核,圍著它一層又一層地凝結,最后凝結成了一顆六角形的雪晶體。
對雪花的形狀進行文字描述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西漢時期,《韓詩外傳》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p>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片相同的雪花。雪在顯微鏡下千姿百態,但是一般不離六角形。根據這個特點,瑞典人科赫于1904年提出了聞名后世的“雪花曲線”。這一數學曲線畫起來非常簡單,不信你也來動手驗證“奇跡”的誕生吧!
“雪花曲線”畫法:
先畫一個等邊三角形,然后在每條邊上插入另外一個等邊三角形,其邊長是原等邊三角形的1/3,這樣就得到了一個六角形;如此重復下去,很快畫成了一個類似雪花的圖案……
科赫說,如果反復進行上面的作圖過程,得到的曲線會越來越精細,畫出的雪花會越來越漂亮!為什么會這樣呢?就等你開動腦筋去解答啦!
雪花是白色的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毛澤東《沁園春#8226;雪》)
在詩人的筆下,白色的雪能白出不同的氣魄和風采!然而雪花都是白色的嗎?
并不都是。比如,在1969年平安夜這天,位于北歐的瓦騰湖附近下起了烏壓壓的黑雪,又黑又油膩,就像糖炒栗子鍋里炒黑了的砂子。經過現場調查,科學家發現黑雪里含有許多污染物質,尤其含有大量的殺蟲劑。原來,正是這些污染物質把雪花染黑了。
雪花存起來!
雪花再美麗,總是會消融的,有什么辦法能留住它的倩影呢?不用愁,來做個簡單的標本!
準備:載玻片、蓋玻片、一定量的強力膠水(選不太黏稠、流動性好的)。
制作方法:下雪的時候,用載玻片接一片雪花(選形態完整美觀的),然后迅速滴一些強力膠水使其覆蓋整個雪花,輕輕地將蓋玻片覆蓋在載玻片上。接下來將這組鏡片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一至兩周,這期間不要用手去觸碰,強力膠水會在這段時間內完全凝固。最后取出來,雪花就像包裹在琥珀中一樣,美麗極了!
雪花傳奇還不止這些,據發現,每片雪花的中心都包裹著一粒塵埃……雪花還有哪些秘密,就等著你去發現、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