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海處,島嶼星羅棋布。有熱鬧繁華的大島嶼,如臺灣島、海南島;有成群結隊的群島,如西沙群島;有和大陸骨肉相連的半島,如遼東、山東半島……
從地圖上望去,島嶼就像大洋上漂浮的帆船,有數不盡的寶藏秘密,有說不完的人情歡樂……
島名的由來
島嶼名稱的由來和島嶼千奇百怪的形狀一樣多姿多彩。
浙江舟山的桃花島古稱“白云山”,傳說秦時愛好修道的安期生在此地安度晚年。有一次,他在島上飲酒作畫,把用酒磨成的墨水灑于山石上(一說他酒醉后把墨水潑于石上),頓時,石上顯現出桃花狀的艷麗花紋。從此,人們就把這座島嶼叫做桃花島了。
香港的第五大島嶼——青衣島得名于青衣魚,說法有二:一說是因為島嶼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另一說是因為島的形狀極似青衣魚。如今,青衣島已經成為香港的重工業中心以及航運的交通樞紐。
島上的風物
大連港附近有座神奇的“蛇島”,據說島上盡是毒蛇,讓人望而卻步。有意思的是,蛇島上還有一種老鼠,名叫褐家鼠。褐家鼠雖然數量不多,但分布甚廣。每當冬季來臨,蛇進入冬眠期,褐家鼠就趁機猖狂活動,危害昏昏欲睡的蛇。而當冬眠期一過,蛇蘇醒過來,褐家鼠就不敢輕舉妄動了。故在蛇島之上,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說法。
海南“燕窩島”上盛產金絲燕窩。金絲燕的窩多建在懸崖絕壁上,它們在春季做窩時,會從嘴里分泌一種膠質唾液,唾液經海風吹干,就變成半透明而略帶淺黃色的物質,這是燕窩的主要成分。金絲燕用這種唾液和著纖細的海藻、身上的絨羽和柔軟的植物纖維等做成巢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燕窩”。燕窩既可食用,又能入藥,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濫食燕窩會導致生態失衡,人們不該為了自己享受而剝奪燕兒們賴以生存的“家”。
島上的人情
廈門的鼓浪嶼風景優美,尤其值得瞻仰的是海崖上矗立著的一尊鄭成功塑像:他身穿戰袍,手按寶劍,頭戴帽盔,凝眸遠眺,似乎在訴說著當年收復寶島臺灣的故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吟詩一首頌揚當年鄭成功操練水軍的雄風和鼓浪嶼的風光:“叱咤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降云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
澎湖列島位于寶島臺灣西部的臺灣海峽。站在澎湖列島上悠悠地唱起《外婆的澎湖灣》,一股濃濃的鄉情油然而生——
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綴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墻上 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拄著杖 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走向余暉暖暖的澎湖灣
……
同學們,有機會在地圖上找找那些奇形怪狀的島嶼,有機會去島上探探險尋尋寶吧!
(責任編輯: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