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著一襲破舊長衫的年輕后生站立一旁,恭恭敬敬,神情落寞;身著綾羅綢緞的貴婦人坐在那兒,盛氣凌人,身旁立著一個小丫環……你知道這描寫的是哪部戲曲嗎?快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有答案。對了,這就是著名戲曲《珍珠塔》中的一幕——方卿見姑母。
再考考你,知道《珍珠塔》的故事發生在哪里嗎?嘿,有點難度了。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珍珠塔》故事的發源地——享有“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殊榮的5A級景區吳江同里。
千年佳話
《珍珠塔》講的是,明代大族方家受奸臣陷害,被滿門抄斬。方卿母子逃出虎口,生活艱難。方卿向姑母求助,誰知姑母刻薄勢利,不但不肯資助,而且千般諷刺,萬般挖苦。表姐陳翠娥不滿母親所作所為,盡力挽留方卿,方卿不肯。翠娥便假借贈送點心,把價值連城的珍珠塔暗藏于盒內交方卿帶走。姑父陳培德看重方卿是有志之人,有心將女兒許配與他,方卿深受感動而應允。歸途中,珍珠塔被盜賊邱六橋劫走。幾經周折,寶物又為陳家所獲。翠娥見塔,誤以為方卿被害,悲痛成疾。不久,方卿考中狀元,便喬裝到陳家,唱曲譏諷為人勢利的姑母。最終姑母幡然悔悟,姑侄冰釋前嫌,兩家也得以聯姻,成就一段佳話。
歷史記憶
據考證,《珍珠塔》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歷年間同里鎮,陳家主人陳王道(即戲中的陳培德)時任南京監察御史,繼室姓方(即戲中的勢利姑母),只有一獨生女(即陳翠娥);另外,同里鎮郊原有九松亭、白云庵等景點,也和戲中情節相符。
同里鎮建有“珍珠塔”景點,是一座由亭臺樓閣、水池船塢、草木山石組合而成的園林,玲瓏、精致,古樸中透著一絲典雅。走進“珍珠塔”,猶如走進一曲溫柔、悅耳的評彈之中。徜徉在繡閣、書房、水榭、亭臺,曾經發生在這里的經典故事一定會讓你怦然心動。
水鄉文化
著名作家張抗抗在《夢幻同里》中寫道:“同里鎮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圓潤得使人不忍撫摸……同里鎮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小橋流水人家又被人譽為東方威尼斯。同里鎮上的嘉蔭堂、崇本堂、世德堂、陳去病故居等莊重古樸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瓏的園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遜色,無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濃烈的明清宅院的藝術氛圍。”
流水流走了歲月,也流出了古鎮源源不絕的文化。古有一百多名狀元、進士、舉人走出同里,今亦有文人名士數不勝數。古人戀同里,同里憶古人。歷史已經遠去,但這兒的亭臺樓閣,一草一木,都在敘述著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