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經歷過了開學后的興奮期后,接下來,就該是步入學習正軌了。
一旦處理起學習上的繁雜問題,不論巨細,再淡定的同學,或許都會感到煩躁不安,該怎么辦?這時,你就需要翻開下面這本《一周快樂辭典》了。沒錯,只要摸準了自己的心理周期,良好的心態建設大可以讓我們每天的學習和生活都變得HAPPY起來。
星期一
——懶散、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
經過一個放松的周末后,星期一早上,你或許會比平日醒得更快些。你換上齊整的校服走出家門,第一輛公交車經過你跟前時,你居然錯過了!好不容易等到第二輛,上車時你的臉色早已黯淡了一大半。拖著懶散的步子進了教室,還沒等你坐好,你的同桌告訴你要默寫一個章節的英語單詞,你極其不情愿地打開作業本,久久難以進入狀態……
【快樂辭典】
假日結束,新一輪的學習即將到來。周一,當同學們重新踏入敞亮的教學樓時,多數人的腳步是沉重的。情緒低落、不愿上學、不愿做作業——總而言之,就是還沒從昨天的松散勁里緩過神來。像這樣的周一綜合征,相信同學們多多少少都遇到過。
周一綜合征,指的是經過一個愉快的周末后,星期一上課時,出現的懶散、疲倦、厭煩、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癥候群。要解決這種身心不在狀態的問題,首先,可以適度多喝水,也可以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或活動一下筋骨,總之,不要強迫自己馬上投入一些較為復雜的學習任務中,而且應盡量安排一些壓力比較輕的任務,逐步讓自己松弛的“弦”慢慢重新繃緊起來。
總之,作為高考生,我們尤其需要正確區分學習、娛樂和休閑的時間界限,不要到了該全身心投入學習時,還沉溺于一些無謂的情緒困擾中出不來。周一早上出門前,你大可以對著鏡子里的自己這么說:新一周,新的學習挑戰正等著我,從現在這一刻開始,我要收起昨天的喜怒哀樂,梳理好思緒,調整好心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相信有了這一種全新的心情,我們就能順利地克服或多或少的不適應,點亮“灰色星期一”。
星期二
——剪不斷、理還亂
對于大部分同學而言,星期二這一天的心情或許相對要復雜一些,似乎有著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緒。 星期二的晚上,除非要到學校去上自修,否則,你的同學基本上都會待在家里。如果,你想要上門找個人陪讀,大概都不會撲空。若你在這個時候想請他們出來踢一場球,恐怕就有點兒難了。假如你還不死心,想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們多半會這么拒絕你說:“我手上還有一大堆的事情沒弄清楚呢,改明兒吧!”
【快樂辭典】
仔細想想,才剛剛熬過懶散、疲倦、厭煩的星期一,很多同學手頭上的事情基本上都還缺乏一條清晰的脈絡:需要重新修改的計劃表該怎么補充?這周數學考試老師會怎么出題?歷史復習計劃是否合理?與行動方案的偏差是否會超出常規的范圍?一連串的未知數,或許都還籠罩在他們的腦袋上糾纏著他們。 因此,星期二最需要我們做的是靜坐在書桌前,閉目養神一下,好好弄清楚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每一天的學習任務是什么,自己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優先排序的,而且是需要優先完成好的。
從游魂般的星期一走出來后,進入到一團亂麻般的星期二,能夠對這一周學習任務的完成進度有個大概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來,你才能更全面地做好每天細部的時間規劃,確實掌握進度。
星期三
——忙、忙、忙
早餐的食物還來不及下咽,你已經跳上自行車,急匆匆趕往學校。今天計劃要完成的卷子馬上開始在滿腦子里翻騰……沒等你把這一切考慮清楚,你已經一溜風似的進了教室。開始!第一件事是背英語單詞,接下來完成數學作業,然后進行歷史預習……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晚自修結束,還有一大堆語文復習資料沒看完,你只得再裝上一大摞資料,背上書包,急急忙忙又往家里趕。
【快樂辭典】
忙得炸開了鍋的星期三,或許會讓你有一種事情永遠都做不完的感覺。可是,有時,我們之所以覺得學習上的事情永遠做不完,并非事情太多,而是我們在處理方法出了一點問題。
以歷史事件名片歸檔來說,或許,你早習慣了將自己每天復習時所記錄下的事件名片按照其發生年份的類別來進行歸檔,然而,這種方法并不見得是最好的。如果,不久后將要進行一次歷史考試,會考到近期復習到的一些歷史事件,而你需要常用到這些名片,可是每次翻閱資料前,你都得花幾秒鐘想想到底放在哪個類別,然后再開始搜尋,這種做法就非常浪費時間。你應該把最近整理好的一些學習名片另外放在方便翻閱的地方,等到考試完了之后再歸檔放進名片記錄夾中。又或者,在決定今天的學習順序時,必須考慮學習的內容。例如,A學習任務是需要你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才能將其完成好的,那么,你就必須想想通常在什么時間自己比較容易集中精神做事,然后選擇在這個時段進行A學習任務。
等著你去做的事情永遠比你可用的時間還要多,1天只有24小時,我們不可能增加時間,但是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這就是做好時間管理的關鍵。
星期四
——失衡
這一天很特別,因為它正巧處于一周學習的中間,作為一個平衡點,意味著到了這一天,你一定得找個法子做好心理調適,定好心的“航向”,讓自己保持一種快樂的心境,否則便很容易使自己陷于一種失衡的境地。不知道你是否見過鄉下那些挑扁擔的人,如果扁擔在他們肩膀上的位置放得適宜,那么他們走起來的步子是非常輕靈的,就像是歡快的舞者一樣。因此,星期四保持心情愉快的秘訣也在這里。
【快樂辭典】
生活、學習上,即便你是個對自己挑剔又理智的人,也不要吝嗇在這天里多給自己一點兒的鼓勵與贊揚。回頭翻翻自己這一周來的試卷,有多少個地方是打了紅勾的?回想一下課堂上老師的提問,有幾回自己是能夠答得上來的?然后,爽快地跟自己說:“好樣的,真不賴!”凡事學會多往好處想,這是我們營造自己好心情的關鍵。
以前讀高三時候,我上鋪睡的是一位家境、樣貌等各方面都很一般的女同學,不過她一直非常樂觀、快樂,因為每當到了星期四這天,她必定會寫下一篇“陽光筆記”,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謝很多人,同時鼓勵自己再繼續加油。星期四這天,我們光聽到她在寫東西時自娛自樂發出來的笑聲,就羨慕死她了。所以,如果你也覺得這個法子可以,不妨也學一學當年我的這位舍友。
星期五
——雜亂、煩躁
經過了前面四天的折騰,你的心情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雜亂,這時,在你身上或許也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煩躁感。某個同學誤會了你,你再也不想為此再多加解釋;學習上明明你已經很盡力了,可老師卻沒有給予你認可……這些長期累積下來的心理因素都會造成你周五心情上的“塵灰”。
【快樂辭典】
一個房子,要使它看起來煥然一新,就得對家具定期進行清理,該留的留,該扔的扔。同樣,對心理減負也如此。首先,我們得認清矛盾出現的源頭,然后,再逐一進行分析與歸類,這樣才能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當年,我讀高三的時候,班級在每周星期五都會舉行一次自檢大會, 9個學習小組的成員到了這一天,都會圓桌式地面對面坐在一起,盡情交流自己最近在學習、心理上克服不了的問題,還可以相互提建議。這種推心置腹的交流方式,既聯絡了感情,又幫助我們清除了不必有的心理負擔,緩解了很多壓力,對于促進同學之間的學習,優化班級的學習環境是非常意義的。
因此,同學們在這幾天里累積了什么不良的情緒,可以找朋友、同學多交流,盡快找到傾訴對象,把難過的事說出來,以打開心結。
星期六
——興奮、效率高
要是在“大鍋飯”年代,我們聯系公務最好不要選這一天,因為對方公司里的接待者不是提前“開溜”,就是心不在焉。現在可不一樣了。周六,人們的辦事效率通常都會比平日里更高一些。為什么呢?就像是你手了拿到了一張馬上可以兌現并任由自己去支配的大面額支票——等放學鈴聲一響,難得的“假日”就要開始了,你的心怎能不為之跳躍起來?
【快樂辭典】
不妨留意一下,在明天就可以休息的一天或半天時間里,今天你所完成的很多學習任務,在數量、質量上是否都要比平時要高一點?那些平日里在你看來頭疼至極的練習題,在這一天是否也比較不那么讓你感到討厭了?還有,如果說你是個很不情愿看書的人,到了這天會不會不知不覺就看過了頭呢?直到同學喊你才把你從位子上拉出教室,你還驚嘆“時間過得飛如箭啊”!沒錯吧?今天對你來說,做什么都那么興奮,并富有激情。
這樣看來,我們何不利用周六這天的沖勁,去做一些具有難度性的事情?要么找些平時你感到畏懼的習題來看看,沒準“刷新腦子”后的你,會在學習上別有一番收獲呢!
星期天
——走出“書桌部落”
一周難得的一天休息,忽然你卻覺得心里慌亂起來:是啊,別人在拼,自己再不拼,豈不是時刻都有被甩下來的危險,怎么辦?于是,你想那干脆自己星期天也別歇息吧。長此以往,不多久,你便也養成了上課、休假都與課桌“不離不棄”的習慣,不為別的,就怕別人用在看書上的時間比自己多了一點點……
【快樂辭典】
知道為什么要把“星期日”這一天安排在一周的最后嗎?就是為了要讓你在辛苦了六天之后,擁有一個放松心情、盡情享受的時刻呀。所以呢,到了這一天,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走出“書桌部落”,進行一些戶外運動。你需要在汗水淋漓的運動中去轉變思維,呼吸新鮮空氣,開闊視野,從而看到學習之外更多的風景,更多的人和事,還有更廣闊的世界。如此一來,反倒會有助于你更高效率地進行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