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蕭漢明,《求學》雜志特約撰稿人,高考志愿填報指導專家,學生生涯規劃專家。劉山球,井岡山市實驗學校高中數學高級教師,高三年級組組長。
為了消除傳統志愿的弊端,2003年教育部開始試行平行志愿。目前已經在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實行。實行平行志愿一是增加了考生的選擇機會,因為可以同時填報多所院校。這樣一來,考生被錄取的機會增加了,上線考生的落選率自然就降低了。二是高分考生落榜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志愿優先時,北京大學后面絕對不能填南開大學,因為誰都喜歡錄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只要生源充足,寧要一志愿的低分,也不要二志愿的高分。而平行志愿中同時填報的幾所院校均為第一志愿,即使進不了北京大學,只要分數夠南開大學錄取線,同樣有可能被南開大學錄取。三是不會因院校級差而減掉考生的高考分。傳統志愿模式下,第二志愿的考生往往要減掉一定的分數才能與第一志愿的考生排隊投檔。而平行志愿只不過是高分先錄取,低分后投檔而已。四是可緩解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壓力,有望減少“考得好不如填得好”的現象。從而使考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上。
但是,平行志愿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可以降低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平行志愿并非靈丹妙藥,填報不當同樣會造成高分落榜。下面是院校梯度不合理導致高考失敗的案例(見表1)。
孔瑞青同學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志愿沒有形成“梯度”。一是志愿沒有形成分數梯度,該同學所填報的四所院校均分數接近,前面的院校投不進檔,后面的院校同樣也很難進檔。二是志愿間沒有形成地域梯度,四所院校均位于北京和上海,均是報考熱門地區。三是志愿沒有形成名氣梯度,考生填報的院校都是耳熟能詳、吸引眼球的院校,如果一條門檻邁不過,那條條門檻都有可能邁不過。其失敗的原因分析見表2。
從表中可以發現考生只有35分的實力,A志愿“沖”上海外國語大學,實力不濟,浪費了一次被投檔的機會; B、C、D志愿院校前兩年的平均門檻完全相同,即使B志愿可以再“沖”一下,C志愿無論如何也應該求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選擇分差25分以下的院校;D志愿是保底志愿,必須選擇自己的成績能夠達到并絕對能被其錄取的院校。由于考生沒有做到這些,落榜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么,平行志愿的院校梯度該如何設置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握好“沖、穩、保、墊”的邏輯關系就可以了。下面是院校梯度設置合理贏取高考的成功案例(見表3)。
上述案例中的考生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志愿形成了梯度。一是按照“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選擇了不同門檻的院校,形成了分數梯度;二是選擇的院校既有大城市的,也有中部和西部城市的,形成了地域梯度;三是填報的院校不但有中央院校,而且有地方院校,形成了名氣梯度。其成功的原因分析見表4。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考生袁紹玉超過一本線35分,擦著華東政法大學的門檻填報,雖然沒能如愿,但他的做法無可厚非,因為適度博弈是平行志愿給考生的機會。其次,選擇低于自己分數8分的西南政法大學作為B志愿也是正確的,保留一定的分數空擋,可以防止A志愿無法投檔的情況下,依然能被一所較理想的大學錄取;C、D志愿保一保,即使沒達到較好院校的投檔分,也有相應的院校讀,以確保不落榜。正因為做到了梯度科學、布局合理,所以袁紹玉順利被大學錄取也就在情理之中。
合理安排院校梯度是志愿成功的關鍵。
1.注意排列順序,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則,將自己最想就讀的院校安排在第一位,以此類推,用最保守的院校墊底;
2.保持志愿梯度,幾個學校之間從高到低拉開10至20分的距離,避免犯“同時填報復旦、浙大、南大、中國人大”這樣的低級錯誤;
3.掌握填報原則,把握好“沖、穩、保、墊”的梯度關系,A志愿選擇稍高于自己實力的、“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理想學校,B志愿選擇往年錄取分數與自己的高考分數相近的院校,C志愿選擇能體現自己分數實力的“保守”院校,D志愿選擇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且有絕對把握被其錄取的學校。
通過以上的做法,志愿拉開了檔次,形成了合理梯度,使后一個志愿能夠成為前一個志愿的有效補充,勝利就已經在向你招手了。
資訊鏈接
傳統志愿模式下如何安排院校志愿梯度?
實行平行志愿之前,全國高考招生錄取基本都是順序志愿。即先投檔第一志愿,再考慮第二、第三志愿。目前采取這種填報方式的還有北京市、山東省、山西省和黑龍江省。
由于絕大多數院校在第一志愿考生中即可完成招生計劃,特別是一些名牌大學和熱門院校基本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因此,第一志愿的填報至關重要。第一志愿一旦落選,考生往往會失去同批次其他志愿的錄取機會,導致高分落榜。因此,院校梯度在傳統志愿填報時至關重要。
1.院校間從高到低形成梯度,千萬不能把志愿填成“并列式”、“波浪式”,甚至嚴重錯誤的“升冪式”,否則非第一志愿填了也白填;
2.名牌大學、熱門院校不能作為第二、第三志愿填報;
3.梯度要合理,30分左右為宜,超過50分就有可能高分低就;
4.第二、第三志愿應盡可能選擇近幾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如農、林、水、地、礦、油等類院校或近年來從二本升至一本招生的普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