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兒童節。6歲的女兒捧著李剛送的玩具突然問到:“爸爸,咱家門口的變電站啥時能搬走呢?”李剛怔了一下,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女兒解釋,盡管近4個月來他與百余名業主一直在努力著。
他們維權的原因很簡單,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座相距108米的220KV大型變電站將成為他們未來的鄰居。由于擔心變電站產生電磁輻射影響,買房者們提出,要么變電站搬家,要么開發商給予買房者購房重新選擇權。
在買房者看來,青島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萬科)為了不影響銷售故意隱瞞事實;青島萬科解釋,前期未了解到變電站建設的信息;而政府的態度堅決,變電站項目依法合規。
無奈之下,這些還未入住的準業主們想到成立專門的維權公司,“抱團“維權。公司領導均由業主兼任,各部門工作人員也由業主根據特長自薦,公司所有人員沒有報酬。業主們甚至自嘲為“無固定地點,無固定人員,無固定收入”的“三無公司”。
與“變電站”為鄰
王成是青島一家大型生產企業的副總經理。2010年5月,經朋友推薦看中了位于青島福州北路的萬科藍山樓盤。至今,王成還記得令他心動的廣告語:隱于繁華,城市中安靜的公園式公寓。
當時,有報道稱,萬科藍山將是青島花園豪宅的頂級之作。當然,頂級首先體現在價格上。萬科藍山有99到199平米等多個戶型,每平米價格從15300元至19000元不等,高于附近樓盤五六千元。開盤當日400余套房子就遭瘋搶,成為“日光盤”。王成也幸運地選中了一套199平米,每平米18300元的房子。
高昂的價格決定購房主體是這個城市的精英階層,他們中大部分是公司高管、企業老板和公務員。與以投資為目的不同,多數購房者為的是自住,不少人還買了兩套。
這些購房者和王成一樣,最看中的是萬科的口碑和品質。在購房合同中專門列出了19條小區周邊不利環境因素,供買房者參考。其中還將500米外的小學和農貿市場有可能造成噪聲影響也列入其中,這令王成頗為感動。
按照合同,開發商將于2012年9月交房,但不少買房者注意到,在樓盤百米之外的山坡下一直在施工。原本以為是正在建設中的地鐵,直到今年2月,一位購房者路過時竟發現施工門口竟掛著“220KV錯埠嶺變電站”的牌子。
準業主們一下子“炸開了鍋”。在買房前萬科并未說明,這些準業主們便成立了維權QQ群,準備集體找青島萬科討個說法。
事實上,關于變電站對附近居民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的問題上一直存有爭論。盡管有專家解釋稱變電站建于居民區無危害,但仍不能消除人們的恐懼心理。
國際衛生組織的研究結果表明,高壓輸電產生的工頻電磁場是可疑致癌物。2001年,英國國家輻射保護委員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亦稱,寓居在高壓線周邊,有電磁輻射下的兒童,其白血病發病率比寓居在別處的兒童的高出一倍。
目前,中國對于變電站安全距離并未有明確規定。
湊巧的是,一名業主正是一家設計院的變電站設計師。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變電站的危害主要是噪聲和電磁輻射污染。“我可以接受它的存在,但必須拿出長期的觀測報告數據證明它對人體無害?!?/p>
專業維權公司
在王成看來,不論變電站工程是否合規,一墻之隔的居民都應該有知情權,而作為萬科也應在消費者買房之前予以說明。2012年2月17日,在與萬科溝通無果之后,100余名準業主們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大家商議后認為僅靠個人維權有些勢單力孤,可以成立一個業主委員會與開發商溝通??砂匆幎ǎ谌胱≈埃荒艹闪I委會?!澳俏覀兙统闪⒁粋€公司,專門維權。”一位業主建議。
大家一拍即合,3月15日,業主們成立了名為業維盈勝的咨詢公司,寓意為業主維權勝利。而這家經營范圍只有“提供管理咨詢服務”的公司下設法務部、行政部、財務部等五個部門,但只做一件事,為萬科藍山的業主們維權。
在王成看來,正是“三無公司”的聚合作用,將業主們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搞IT公司的業主建起了業主維權論壇,做廣告公司的負責策劃活動,開房產公司的則成了大家的“軍師”。
“大部分錢都是自己墊的,但我們這些業主并不缺錢,更不缺房,就是希望通過這種維權方式爭取我們應有的權利?!崩顒偸荙Q群里的活躍分子,經營著一家銷售額過億的外貿公司。
從3月份起,業主們發起了一系列活動,“珍愛生命讓大型變電站遠離人群”萬名環保人士簽名;租賃青島房展會展臺,發放“買房攻略”的公益手冊;穿上印有標語的T恤,搞了一場抗議欺詐的行為藝術。
不僅如此,業主們還組織了一場募集維權互助基金的拍賣會,而拍賣品僅是印有“良”“知”“220KV”等字樣的T恤,共募得23萬元。
4月28日,青島萬科就此發布官方聲明,稱藍山項目銷售過程中,不存在任何違規、違約情況,萬科不存在應盡而未盡的義務。同時稱,由于前期未了解到變電站建設的信息,未及時列入不利因素進行公示,對此向購房者表示歉意,但不能接受缺乏法律、合同依據的退房、索賠要求。
誰之過
然而,業主們對于萬科的回應并不接受。業主們的邏輯很簡單,如此大的變電站在建設之前,政府不可能不告知這家著名的房產公司。其實,在“三無公司”成立之初,業主們就確立了“理性維權,靠證據說話”的思路,而找變電站違規和萬科隱瞞實情的“證據”成為公司的頭等大事。
為此,業主們專門學習了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并制作成流程圖。隨后,業主們根據流程圖進行查閱資料的分工,最終明確要上門拜訪規劃局和環保局等部門,提出信息公開申請。
很快,一位業主通過私人關系拿到了該變電站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環評報告)。而另一位業主,通過申請在青島市規劃局要到了變電站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以及規劃圖等。
業主劉明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對于項目審批和環境測評輕車熟路,當他仔細研究這幾份文件后卻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在這份由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所作的環評報告中,其編制時間為2007年12月30日,而規劃局的選址意見書的時間為2009年11月30日?!暗刂愤€沒選好,環評報告就出來了?這就相當于孩子還沒有出生就已經上了戶口?!眲⒚髡f。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是,環評報告中的示意圖與規劃局的規劃圖相比,不論是變電站的面積、布局還是大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前者的變電站還建在山上,面積為6733平方米,而后者是建于現在的山下位置,面積縮小至3655平方米?!鞍凑找幎?,項目位置發生變化要重新進行環評的?!眲⒚髡f,多次要求變電站重新進行環評均未果?!皟H從項目審批程序來說,就是不合規的。”李剛補充道。
4月25日,業主們來到青島市環保局申請公開萬科藍山項目的環評報告,同時環保局還提供了一份萬科藍山項目環評委托方——青島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向環保局作出的一份情況說明文件。這份說明中提到,在2010年對萬科藍山項目進行環評時考慮到該變電工程對萬科藍山所處電磁輻射環境沒有直接影響,因此沒有對相關內容進行評價。
在業主看來,這恰恰說明青島萬科事先知道變電站存在的情況,只是萬科擔心大型變電站的存在影響銷售故未告知買房者。
但青島萬科客戶關系中心負責人廖志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萬科事先對于此項目確不知情。“我們和客戶的知情渠道是一樣的。”在得知此消息后,青島萬科多次與當地政府和電力部門進行溝通,了解到審批過程并無問題,但萬科也曾多次向政府提出變電站搬遷事宜。“我們比業主著急,其實我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廖志火說,萬科藍山項目銷售受到致命影響,原來都是“日光盤”,可二期之后銷售量很低。
事實上,青島市政府曾就此事召開專門會議?!吨袊侣勚芸帆@得的一份《專題研究錯埠嶺變電站信訪事項》的會議紀要中稱,3月1日,青島市市委常委牛俊憲主持召開會議,指出該電站能否按期完成,將直接影響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實施。
會議指出,萬科公司在出售房屋時,對購房介紹或宣傳內容可能有缺失,存在信息不實、不對稱問題,并要求萬科公司服從大局,講求企業信譽、勇于承擔責任,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好此問題。
廖志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萬科目前已投資一千萬,植綠增綠改善環境,并將靠近變電站一側的圍網改造成實體圍墻,讓業主從心理上消除顧慮。同時,萬科還會在變電站投入使用后,聘請專業機構在藍山項目內作一次電磁輻射檢測,并將檢測數據在藍山項目公示。如果檢測數據不符合國家規范要求,萬科將與業主攜手維權。
《中國新聞周刊》就變電站審批一事曾多次聯系青島環保局和規劃局,然而截至發稿時止,均未得到回復。
(應受訪者要求,業主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