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太多懸念,蘇貞昌贏得了民進黨主席的選舉。
甫一上任,蘇貞昌即去臺北監獄探望陳水扁,并安撫挺扁民眾。面對民進黨內林立的派系,蘇貞昌開始展現柔軟的身段,包括與曾視若路人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展開合作意向。黨內人事布局,這幾天就將有所眉目。在接連兩次大選敗北后,掌舵民進黨的蘇貞昌開始把握方向。
在蔡英文輸掉年初的選舉后,民進黨內也曾產生檢討黨內兩岸政策的呼聲,認為過于刻板與意識形態化的所謂“臺灣意識”,無法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在這個背景下,蘇貞昌決定恢復曾被游錫堃裁撤的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但在“中國事務部”的命名上,也產生了蘇貞昌上位以來第一個重要爭議。
“蘇貞昌也只是做做樣子,以他在黨內的地位,很難在兩岸關系上有實質性的作為。這一關他過不了?!备=ㄊ∩缈圃号_灣研究所所長吳能遠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不僅兩岸政策將無所成,蘇貞昌也無法平息黨內派系之爭。為了2016年能代表民進黨出征“總統”選舉,蘇貞昌會做些表面的聯合工作,但“餓狼搶食”一樣的黨內斗爭不會因此停歇。
這意味著,在與真正的對手——國民黨展開決戰之前,蘇貞昌需要先在民進黨內過五關斬六將。
“中國事務部”的用意
“中國事務部”在民進黨中央已經消失了5年。這中間,要求重新恢復的主張從來沒有停止過。當2012年民進黨選舉失敗,“中國事務部”的恢復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無論當選黨主席的人是蘇貞昌,還是許信良。
“民進黨之所以一再失利,主要原因之一是兩岸關系主張和時代潮流格格不入,無法滿足臺灣民眾希望與大陸和平發展的要求?!眳悄苓h說。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的前身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其首任執行長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嫡系陳忠信。在陳水扁時代,“中國事務委員會”改組為“中國事務部”,成為民進黨中央黨部的一級部門,但在陳水扁行將結束“總統”任期時,為配合其日漸激進的“臺獨”立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游錫堃將該部門并入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其用意在進一步彰顯大陸事務于臺灣是“國際事務”的“一邊一國”主張。
裁撤“中國事務部”也有現實的選舉考慮。民進黨財務一向沒有國民黨充裕,在民進黨與大陸關系緊張時期,“中國事務部”難以發揮作用,又不像其他部門可以進行選舉動員,率先成為人事精簡的犧牲品,也就并不奇怪。
只是在兩岸和解的大背景下,“臺獨”主張已經成為選舉毒藥。所以在選舉黨主席過程中,蘇貞昌即表示,如果當選,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他愿以民進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但相較黨主席選舉中的最大競爭對手許信良,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還有故意討好“臺獨”派系的取向。這一點可從“中國事務部”的名稱爭議上見微知著。
許信良認為,名稱以“兩岸政策事務委員會”更為恰當,“立委”蔡煌瑯則主張改為“大陸事務委員會”。但蘇貞昌堅持采用“中國事務部”的舊稱,他說“中國”是個中性詞匯。但在兩岸事務中,與臺灣相對應的是“大陸”。以臺灣視角稱呼“中國”,有明顯的“一邊一國”意涵。
此前,馬英九已下令島內公文不準以“中國”稱呼大陸。
有記者就“中國事務部”的設立向國臺辦發言人提問,發言人的答復是:“凡是‘一邊一國’的‘臺獨’主張,我們歷來堅決反對?!毖韵轮?,并不認為蘇貞昌此舉充滿善意。
蘇貞昌未來的兩岸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中國社科院臺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褚靜濤認為,大陸會對蘇貞昌有一觀察期。而蘇貞昌目前雖有穩住民進黨基本教義派的想法,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2014年前臺灣并無選舉,可以期待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會有突破。而吳能遠則表示,民進黨內目前還存在結構性限制,以“中國事務部”為例,從其歷史看,只是從事一些研究工作,對民進黨中央決策并無決定性影響,對此不應期待過高。
派系斗爭有解無解?
兩岸政策之外,蘇貞昌上任之初,首要解決的是民進黨內的派系紛爭。在競選黨主席期間,蘇貞昌即遭到蔡英文與謝長廷系的圍堵。不過,蘇貞昌就任黨主席后,已明顯要和謝長廷系緩和關系。蘇貞昌已決定將民進黨中央三位副秘書長中的兩位,由謝長廷和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堃推薦。
“蘇貞昌有能力整合派系,他在臺灣南、北都做過縣長,有著長期的經營,雖然個性也有些張揚,但基本上各派系對他還能接受,這是不容易的事?!瘪异o濤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蘇貞昌是民進黨創黨黨員,除擔任一屆屏東縣長、兩屆臺北縣長外,蘇貞昌還曾任職“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長”“立法委員”和民進黨主席等。2008年,他作為副手與謝長廷搭檔,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失利,兩人在黨內初選時交惡。2011年,在競爭“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時,敗給蔡英文,兩人至今缺乏互動。
綜觀蘇貞昌從政生涯,一直在民進黨內表現優異,但早期民進黨光環幾乎全被陳水扁一人攫取,他只是陳水扁帳下“四大天王”之一。在陳水扁下臺之后,與天王謝長廷爭奪黨內霸主,結果鬧得兩敗俱傷。本來大家皆看好蘇貞昌的2012年,誰知中途殺出一個小女子蔡英文,蘇貞昌終究無法迎來民進黨內屬于自己的時代。
此次參選民進黨主席,對65歲的蘇貞昌來說可能是最后一次機會。
“他的目的不是為民進黨,而是為自己2016年出線(代表民進黨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所以在參選黨主席時遭遇很多掣肘,其他派系死命壓他,要求黨主席不能參加2016年選舉。蘇貞昌和謝長廷、蔡英文的矛盾是結構性的,根本難以調和,如果過于照顧其他派系,這些派系會成為他2016參選的障礙。如果他讓自己派系將所有權力獨自端去,又會遭到大家的圍攻。民進黨內派系斗爭現在表現得越來越赤裸裸了。”在這個問題上,吳能遠顯然比褚靜濤悲觀。
而蘇貞昌的新人事任命,也將在保證自身權力穩定基礎上,尋求其他派系的平衡。
2014年決定去留
褚靜濤認為,蘇貞昌就任黨主席的第一大挑戰在2014年。那一年,臺灣舉行七合一選舉,民進黨能否取勝,將決定蘇貞昌的去留。如果民進黨選舉失利,依慣例黨主席要引咎辭職。
歸根結底,蘇貞昌面對的最大挑戰,不在兩岸,不在黨內,而在他能否率領民進黨戰勝國民黨。
在5月30日的就職演說中,蘇貞昌呼吁黨內團結,以打贏2014為目標。此后接連重火力炮轟馬英九政府,稱馬政府在“美國牛肉案”、 證券交易所得稅等問題上沒有尊重民意,反而利用權勢企圖在“立法院”強行闖關,民進黨一定會強烈反應、嚴格監督。他還進一步批評馬英九執政以來,已讓臺灣退步。
而國民黨發言人馬瑋國則反擊說,馬政府上任4年,就算遭逢金融海嘯,仍在艱難的環境中爬起,連續3年蟬聯全球前八名、亞洲第三。民進黨執政8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世界競爭力評比始終在十幾、二十幾名之間徘回,究竟哪黨執政才真正“讓臺灣退步”,民眾看得一清二楚。
這只是臺灣國、民進黨不斷相互抨擊的一個小花絮而已。褚靜濤表示,蘇貞昌就任黨主席后,不會改變在野黨的對抗立場,“這樣才能聚攏人氣,如果不和國民黨相區隔,民進黨就可以取消了?!?/p>
“從此次黨主席選舉看,民進黨內已經沒什么人才了,蘇貞昌雖然不出意外當選,但從其人格特點和民進黨的困境看,他不大可能有太大作為?!眳悄苓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