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番紅花城的清晨醒來,眼前的一切恍如夢境:古香古色的房間、精美的土耳其地毯、堆滿木柴的石灰壁爐、垂著繡花布簾的烏木小窗……窗外,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清一色的奧斯曼風格小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從伊斯坦布爾前往番紅花城,需要一宿的車程。最初打動我深夜前往的原因,是《孤獨行星》上的一句話:除了在番紅花城,你幾乎不可能有機會睡在如此復古的房間里。
番紅花,土耳其語中名為“薩夫蘭博盧”,在中國叫藏紅花,是珍貴的香料和藥材。這個以番紅花產地出名的小城,坐落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的邊緣山區。它奇跡般地躲過了土耳其近代的工業開發,像琥珀一樣在在時光中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于1994年進入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里有奧斯曼時期最原汁原味的古鎮風貌,就連傳統的生活方式也依然如故。
番紅花城只有2萬左右的人口。成功的番紅花人大多擁有兩處房產,一處位于山谷里的老城區,另一處則在高地上的葡萄園。老城區四面環山,風雪不侵,他們常常在老城區過冬,夏天則搬到郊區的葡萄園避暑。
由于老城區地小人稀,這里的人們依然習慣用廣播來發布消息。誰家的閨女要出嫁,誰家老人去世了,都會通過鎮上的大喇叭來廣而告之親朋好友。
番紅花城擁有2000多幢古老民居,這些民居大多有一兩百歲高齡了。而我入住的家庭旅館,更有著顯赫的身世——它曾是奧斯曼蘇丹謝里姆三世的大維齊爾(官銜相當于宰相)伊澤特·默罕默德·帕夏的私宅。
經營旅館的是當地一對和善的老夫妻。女主人米菡興致勃勃地給我們介紹了老宅的來歷。200年前,帕夏擁有這幢豪華官邸,并把它傳給了兩個愛子。沒想到因為妯娌不合,房子被一分為二,兩兄弟分而治之。再后來,房子幾易其主,最后到了他們夫妻手里,被改造成家庭旅館。米菡頗為自豪地說,雖然歷盡滄桑,這座木質結構的老建筑并沒有失去原有的尊貴氣質。
據介紹,自從古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至少有800座類似風貌的建筑被列入了重點保護對象。它們若想做一丁點改動,都必須經過政府的嚴格審查。
老建筑是番紅花城的門面,也見證了這座古鎮的興衰過程。番紅花城最為繁榮的時期是14~17世紀。當時它是奧斯曼帝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重鎮,一度成為馬鞍和皮鞋制造業中心,一座座奧斯曼風情的官邸、民宅和清真寺,也隨著新的城市規劃而被建造出來。作為東西方商貿往來的黃金驛站,番紅花城的規劃和建筑風格一度影響了周邊很多城市。
后來,鐵路的出現改變了商路,番紅花城逐漸失去了往昔的榮光。如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番紅花城得以重振旗鼓。但土耳其人沒有對之進行重建,更沒有進行舊城改造,而是保護和修復。整個奧斯曼老城區,包括街道、墓園、清真寺、土耳其浴室、商隊驛站、鐘塔等,都被保存下來。
老城區街道大多是曲折狹長的石板路,隨著山勢高低起伏。漫步古鎮,一幢幢奧斯曼風格的建筑耐人尋味。這些建筑都是兩三層的土木結構,開著一排排烏木小窗,像騎樓一樣突出于下層,既可為樓下的行人遮風擋雨,也可以讓樓上的人倚坐在窗邊,坐享開闊的風光。
據說,番紅花人建造土墻使用的原材料,與中國客家土樓驚人的相似,都是將黏土與稻草、雞蛋混合而成。這樣壘成的土墻具有很強的保溫能力,房子冬暖夏涼。
古鎮上最早對外開放的一幢民宅是卡伊馬卡姆拉爾博物館,也叫“中校之家”,據說是18世紀初期由當地駐軍長官修建的。眼下經由政府重新修繕后,重現了當年的生活場景。
一位熱情好客的土耳其大叔主動當起了我們的導游,領著我們在這座房子里“尋寶”。原來,這里的房間大多暗藏玄機。比如,被褥儲藏在浴室里,浴室隱藏在櫥柜里,而櫥柜又嵌在墻壁里,像一個魔法世界。
讓我們大開眼界的,還有土耳其人的另一項有趣發明——安裝在男女住所交接處的“旋轉櫥柜”。一旦家里來了男客人,當年穆斯林女子就通過這個裝置來傳送菜肴,避免拋頭露面。不過,有時女子也會悄悄把字條藏在杯盤下,轉給墻那邊的心上人。如果對方心領神會,可能回贈一首小詩或者一塊沾有番紅花粉的軟糖……
走在番紅花城曲曲折折的小巷里,糖果店、鞋店、馬鞍店、棉布店、鐵匠鋪、香料店,過去番紅花城最出名的這些手工藝行當,在今天的古鎮依然可以看到。打鐵的工匠你一錘我一擊地敲打著烙鐵,街角的主婦們忙著穿針引線繡花布,手工藝人自得其樂地表演吹玻璃的魔術……
最讓我著迷的是軟糖的現場制作。只見烤熱的糖稀被拉出條狀,在模具上繞來繞去,轉眼就變出《納尼亞傳奇》當中誘人的甜品。
土耳其浴室對面的Imren Lokumlari是整個番紅花城赫赫有名的老牌軟糖店。這里的軟糖有著寶石般晶瑩通透的質感和艷麗斑斕的色彩,里面裹著堅果等餡料,外面滾上番紅花粉或者椰絲,入口清香綿軟,甜而不膩。每次經過,店家總會大方地請我們免費嘗上幾塊。而他們給客人包裝的糖果禮盒也非常獨特,是一個個奧斯曼老建筑的模型。
在這里,友善無處不在。送客時,店家會在顧客的手上噴灑番紅花香水;在小巷里迷了路,會有人主動問你想去哪里;如果你在路上流露出了憂郁的眼神,也許會有人為你泡杯蘋果茶陪你聊天……
黃昏時候在古鎮高處坐看夕陽,是我們離別前最美好的時光。山谷里那一片古雅精巧的小樓,被夕陽染成金色。清真寺的宣禮塔傳來晚禱的吟唱,聽起來像是回家的召喚。
告別時我問女主人米菡,呆在番紅花城的年輕人多不多?她笑著回答我,有些年輕人離開了,到大城市追尋理想,像她兒子就去了伊斯坦布爾。“不過,他們最后還會回來的,因為這里永遠是他們的家。”
小貼士
如何到達:
番紅花城距離伊斯坦布爾430公里左右,長途汽車需要7個小時車程;距離安卡拉約200公里,所需時間3個小時。
游覽建議:
番紅花城分三個區域,位于高地的住宅區巴拉爾、現代化街區克蘭柯伊和老城區。老城區最值得停留。當地特產包括紡織品、金屬制品、鞋子、木頭制品等手工藝品,以及著名的番紅花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