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虛擬了一個大洋國,黨的領袖“老大哥”借助于被稱為“電幕”的高科技視屏器監控每一個人的生活和交往。發現有可疑思想與行為者就監禁、審問、拷打、清洗。盡管小說出版前后,世界也出現了極權主義國家,但由于“電幕”畢竟是科幻,沒有成為現實。
196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術進步,電腦數量和質量呈幾何級數增加,實現了數據革命。從而“老大哥”美夢成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尤其是小布什政府的“萬維信息觸角計劃”,使這種監控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因此,有人把《1984》電影海報“老大哥在看著你”中的“老大哥”換成了布什。
當然,信息技術進步引起的這種監控每個人的可能,僅僅是當代數據革命一種可能的前景。另一種正在實現的可能則是數據革命促進了政治民主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并大大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涂子沛先生在《大數據》一書中既說明了數據革命對人監控的技術可能性,又展現了數據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已實現的利益。
2008年,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的第一天簽署了5個文件。其中一份總統備忘錄案是《透明和開放的政府》,第二份總統備忘錄案是《信息自由法》。奧巴馬這個舉動表示,他要實踐“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的真理,讓公眾利用數據革命監督政府。
拋開政治,數據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它全面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美國聯邦政府是一個擁有200多萬員工、有許多錯綜復雜部門的機構,它運用數據來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各部門運用數據來決策、管理、創新,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
以交通部門為例,用數據來管理交通,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美國的汽車是中國的三倍,但車禍死亡人數僅僅為中國的一半,這就有數據革命之功。此外,還出現了以數據為工具,減低犯罪率的警務管理模式。甚至還運用數據發現了福利的濫用。當然,數據革命更多還是用于商務、經濟和其他方面。可以說美國人今天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一項能離開數據革命。
數據革命促進社會進步,也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而不是必然,這種可能性成為現實,需要經過斗爭和爭取。
任何政府,或者出于管理好國家的善良愿望,或者出于對敵對勢力的防范,或者出于掩蓋自己錯誤與缺點的想法,或者僅僅出于人要控制其他人的本性,總想保守自己的秘密,并能監控公民。它們希望自己擁有更多信息,并對公民封鎖信息的信息不對稱。在專制國家中,政治制度保證了這一點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在民主國家中,實現這一點則有制度上的困難。如果民眾聽任政府擺布,政府就能使信息極度不對稱,并用不違法的借口來監控人民。如果公民能運用法律賦予的民主手段進行抗爭,政府也會被迫走向民主化。在《大數據》中,涂子沛先生講述了美國公眾爭取數據革命向良性發展的斗爭。
數據化管理是未來不可改變的趨勢。如何讓技術進步給社會帶來進步,給人類帶來福利,關鍵是政治制度問題。因為技術是工具,政治制度決定了它使用的方式。
《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以及它如何改變政府、商業與我們的生活》
作者:涂子沛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定價:45元
《較量:通往自由之爭》
作者:[美]阿瑟·C·布魯克斯
出版:東方出版社
定價:25元
擺在美國面前有兩條道路,兩條道路的結果是,美國要么仍是一個由自由企業法則撐起的國家,要么走向歐洲國家主義模式。
《亂世中的大國崛起——中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世界》
作者:李稻葵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價:48元
作者從多個角度對現在與未來的中國經濟關鍵問題做了犀利剖析,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動力作了大膽的思考與預測。
《民主人士》
作者:汪東林
出版:當代中國出版社
定價:32元
再現20世紀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民主人士在政協的活動、談思想改造的真實歷程。
《例外:毛尖電影隨筆》
作者:毛尖
出版: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36元
作者最美好的記憶都和電影有關。她用文化批評的方式寫電影,用隨筆雜感的方式寫電影,用半論文的方式寫電影。
《午后四時的啤酒》
作者:[日]新井一二三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26元
作者的行文以私人記憶為主,背后關注的卻是廣泛的社會批評和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