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顯然不是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并購世界第二大院線集團美國AMC影院公司(以下簡稱AMC影院公司)的目的。強調自己是商人的王健林說,并購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協議中完全沒談到這一點(中國電影走出去)”。
2012年5月21日,經過將近2年的談判,大連萬達集團耗資26億美元并購AMC影院公司,經此一役,萬達或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在美國最大一起企業并購,也是中國文化產業最大的海外并購。
看起來,這是一起蛇吞象的刺激游戲,2011年,萬達院線的電影票房為17.85億元,而AMC影院公司旗下346家影院票房達到了上百億美元。
不過,來自中影集團的一位人士在5月22日上午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王健林想要短期收回投資,可能性不大”。
盡管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以及萬達院線的營收都在高速增長,但是美國院線市場看起來很糟糕,電影票房增長乏力并且在2011年出現了下降趨勢。
但上述中影集團人士說,“王健林是個精明的商人,萬達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至少從長期來看,這一并購是萬達集團國際化戰略邁出的第一步。此外,對文化產業興趣濃厚的王健林曾表示,按照萬達的轉型計劃,國際化之外,2020年萬達商業地產的收入比重將降到50%以下,文化和旅游成為集團的兩大投資方向,而并購AMC影院公司是上述戰略的具體落點。
蛇吞象游戲
AMC影院公司CEO格里·洛佩茲看起來對這一并購心滿意足。他熟悉AMC影院公司的發展歷程,就如同父親會記得家里所有重要的事情,“并購是個大事件”,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AMC影院公司早期就是由一家不知名的影院逐步發展起來的,1920年在美國開設第一所電影院,現已有超過346家電影院遍布美國各地。
最初,AMC影院公司的影院相當一部分是屬于租賃性質的,租賃期限由AMC影院公司和影院方通過合同確立,但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AMC影院公司開始直接對一些影院進行收購,實現其所有權或者控股權。
AMC影院公司的院線在美國的各大院線中最為成功之處,就是它首推了多廳電影院的出現。1969年AMC影院公司建造了世界上首家六廳影院。經過30年的發展,AMC影院公司先后創建了七廳、八廳以及更多廳的影院,包括萬達院線在內的中國電影院都借鑒了這一模式。
截至2011年,作為世界排名第二的院線集團,AMC院線公司2011年收入約為25億美元,票房則達到上百億美元。其旗下共擁有346家影院,是萬達院線的四倍左右;共計5028塊屏幕,是萬達的七倍左右。其中IMAX屏幕120塊,3D屏幕 2170塊,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
做商業地產出身的王健林,在5月21日北京為并購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特別強調,AMC影院公司旗下影院集中于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帶,擁有北美票房最好的50家影院中的23家。
不過,盡管AMC影院公司收入頗豐,卻連續虧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查詢AMC影院公司于2011年末的招股書,發現其在39周內的虧損達到了8270萬美元。
與AMC影院公司面臨的窘況不同,萬達院線的票房卻在持續增長,并成為中國第一大院線公司。
萬達院線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在于其獨特的模式:既做院線業務,還同時做影院業務,能夠同時吃進院線的約5%票房分賬以及影院的約50%分賬。此外,萬達院線捆綁了其商業地產共同發展的運營模式,一般影院所需承擔的高額租金被內部消化。這也是被業內同行極為羨慕的“萬達院線盈利模式”。
正是在這種獨特模式下,萬達院線不但擴張兇猛,單店盈利水平也遠超平均水平。2011年,萬達院線平均每家影院票房收入約為2075萬元,遠高于行業一線城市每家影院1500萬的平均水平。萬達官方的說法是,萬達影院平均盈利是行業的3倍。
此次并購,看起來是一個后來者居上的勵志故事。不過,在收獲掌聲的同時,也有專業人士表示了擔憂。
首先,萬達院線的這一獨特模式并不能在美國復制。與中國電影院線持續增長的狀況不同,美國院線市場要糟糕得多,“一個處于增長期,一個是衰退期”。
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超過130億元,同期增長30%以上。與中國不同的是,2011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比2010年下降3%。
不過,AMC公司CEO格里·洛佩茲卻對此類悲觀看法并不在意,“事實上,2011年票房太差,是因為整個2011年,好電影太少”。2012年1到4月,AMC影院公司出現了盈利,而盈利的原因,則是幾部好電影的上映。
對于中影集團人士的擔心,王健林似乎并不擔心,并購之后,AMC的品牌將繼續存在,公司管理層也將保持穩定,“我們都是商人,并購也是商業行為,都是想著賺錢的,具體放映什么電影,決定權在于洛佩茲。”
盡管AMC影院公司面臨虧損,王健林看起來依然信心十足,他認為,AMC影院公司的虧損并不是公司管理存在問題,而是負債率過高,很多營收都用于償本付息了。
除了拿出26億美元用于購買AMC影院公司100%股權和承擔債務,同時萬達還承諾,將在并購后投入5億美元,用于影院升級等,“升級之后,影院的收入能增加20%以上。”王健林透露。
戰略轉型
從兜里掏出31億美元的巨額鈔票之后,萬達集團到底想從并購中獲得什么?
在5月21日的發布會上,包括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等部委的一些官員就坐在第一排。
一位來自官方媒體的記者興致勃勃地問王健林,并購是否被有助于中國電影走向海外,AMC影院公司的院線未來是否會播放更多的中國電影,這一直也是中國官方的追求。
不過王健林對于“推廣中國電影走出國門”的興致似乎并不高。王健林強調,并購完全是市場行為,AMC影院公司更愿意播放觀眾喜歡的能賺錢的電影,而中國電影難在海外市場立足,主要是內容不好。
并購能否有助于萬達成為中國第三家獲得進口電影發行牌照的公司?
進口電影在中國的電影票房中,占到了半壁江山。2011年,進口電影平均票房為2.5億,遠超過國產電影。
目前,只有中影集團和華夏電影發行公司有獲得了進口片的發行牌照,這一政策在2012年2月開始松動。中美就WTO電影相關問題達成協議(俗稱“中美電影新政”),內容包括每年增加14部3D進口大片的配額,以及增加進口片發行牌照等。此后,萬達、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公司都在競爭這一牌照。
王健林并不掩飾對這一牌照的青睞,“我們的院線票房第一,從公平角度來講,確實該給我們資質”,不過,王健林并沒有明確表示,并購是否對萬達集團取得進口電影資質有所幫助。
上述中影人士提醒說,目前獲取進口資質的中影集團和華夏電影發行公司都是國有企業。“萬達已經給相關部門提了要求,想要這個牌照,但是能否拿到還很難說,這幾家競爭比較激烈。”
即便從整個集團層面來說,并購AMC影院公司看起來,也是符合萬達長期戰略規劃的。萬達的官方資料顯示:萬達從2005年開始大規模投資文化產業,已經進入電影制作放映等五個行業,其文化產業投資已超過100億元,成為中國文化產業投資額最大的企業。
王健林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會議上更是明確表示,萬達今年的文化產業總收入將達到200億元,5年內爭取翻一番,超過400億元,2020年萬達商業地產的收入比重將降到50%以下,徹底實現轉型。
而此次并購也并非終點,王健林說,萬達集團還將對歐美等國大型院線進行并購,目標是到2020年,占據全球電影市場約20%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