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南海局勢和島國獨具的熱帶風情,菲律賓對于中國人而言,大多數時候往往與各種不幸聯系在一起:綁架、腐敗、貧困、火山噴發、隔三差五的政變……
2011年8月底,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首度訪問中國,并達成了總額達70億美元的貿易投資協議。雙方表示,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將雙邊貿易額增加一倍,至600億美元。兩國極力淡化在南海問題上的分歧,還煞費苦心地安排了福建“尋根之旅”,儼然一派祥和到了溫馨的氣氛。然而,看著現在南海局勢緊張到了就要聽到戰爭的槍聲,不由得讓人感嘆這翻臉跟翻書一樣的速度。(難怪“臉書”這么受歡迎?。?/p>
“民主櫥窗”掩蓋下的家族政治
獨立后實行美式民主的菲律賓,素有美式“民主櫥窗”之名。上至總統、國會,下至地方議會,都是全民一人一票選出的。然而透過櫥窗我們看到的卻是——美式民主融入菲律賓基因后產出的一個畸形兒。
菲律賓的民主路程,可以說是幾大家族的爭斗史——馬科斯、阿基諾、阿羅約。人們不忠于黨派,而是忠于家族。菲律賓選民很少關心候選人代表的是哪個黨派,而是問:“這是誰家的孩子?”
菲律賓地方報紙《宿務日報》做過一次宗譜政治歷史研究,發現菲律賓14名總統中至少12人沾親帶故。據統計,菲律賓有200多個世襲政治家族,比較活躍的超過100個。阿基諾、加西亞、拉莫斯、洛佩茲等名字就在國會議員名單上反復出現。2007年菲律賓國會265名議員中,大約有160名來自這些政治家族。
當然,個別草根政治家也可能憑借特殊條件脫穎而出,如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就曾憑借影星的高人氣入主馬拉卡南宮,但也正是這位“影星總統”上任后迅速地卷入和權貴如出一轍的腐敗丑聞,讓菲律賓人覺得“哪怕選個草根還不是一樣貪腐,還不如選個可靠的世家子弟”,讓后來的草根政治家更難出頭。
此外,菲律賓的地方政權更是被各地的政治家族把持。這些家族壟斷了眾多省長、市長等行政職位。這種壟斷在中央權力越是薄弱的地方就越明顯。
雖然菲律賓憲法規定,眾議員,以及省長、市長等地方官員每3年選舉一次,連任不能超過3屆,但3年后仍可再競選眾議員和省長、市長。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怪事,年邁的省長把職務通過“民主選舉”傳給長子,長子省長任滿9年后,讓弟弟、妹妹或妻子暫時頂替一下,自己改行競選眾議員之類的公職。下次選舉,家族內部再進行權力分配,然后堂皇地通過選舉轉換政治角色。
因此,地方最高公職基本上在政治家族內部循環,家族勢力牢牢控制著地方政權。馬京達瑙省就由安帕圖安家族通過“民主選舉”牢牢把持,老安帕圖安三度當選省長,他的兒子、孫子和親戚壟斷了省一級及全省22名市、鎮長職位中的14個首席職位,其中包括正副省長??梢姡胤降墓芾硪逊浅=咏易褰y治。
菲律賓一屆政府任期只有6年,由于斗爭激烈,當權者必須在這期間“很努力地往政府里面安插自己的人”。自馬科斯開始,菲律賓歷任總統幾乎沒有不被“秋后算賬”的。當然,除了阿基諾夫人和拉莫斯,菲律賓其余幾名總統都不同程度地卷入腐敗丑聞,也有“賬”可“算”。
對于菲律賓所謂的“民主選舉”,有學者總結制勝的3G大法——槍(GUNS)、黃金(GOLD)、暴徒(GOONS)。謀殺之于選舉,菲律賓人早已司空見慣。從菲律賓建國至今,凡涉及權力更迭的選舉,就沒有不死人的。據菲律賓官方統計,2007年死于選舉的人數為130多人,2008年為200多人。
根深蒂固的腐敗問題
幾乎每一任菲律賓總統都會喊出“經濟平等”或“土改”口號,但上臺后無不貪腐橫行,維護自己和家族利益??桑乐螘r期菲律賓出名的總統)和羅哈斯(菲律賓第三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即以貪腐著稱,馬科斯家族則更是貪得無厭,其夫人伊梅爾達因擁有3000雙鞋名噪一時,整個家族斂財逾10億美元。
馬科斯倒臺后的幾任民選總統,不論草根入主的埃斯特拉達,還是高喊反腐的阿羅約,都無法真正推動土改和反腐,甚至個人口碑不錯的阿基諾夫人也束手無策,因為她丈夫的家族就是菲律賓最大莊園主之一,連自家莊園都奈何不得的總統,又如何推動全國土改?
阿基諾家族擁有的國內最大的甘蔗種植園路易西塔莊園,是家族的經濟命脈。他們與佃農圍繞這一莊園的土地糾紛已持續50年。2004年,佃農為爭取獲得土地和更高工資舉行罷工,遭到軍隊和警察鎮壓,7名抗議者被殺死。
競選總統時,阿基諾三世曾發誓要“拯救3000萬赤貧的菲律賓佃農”,并提出要把自家土地分給佃農。偏偏是,最高法院裁決后,阿基諾表示法庭應該考慮給予土地所有者公正的補償。
獨裁總統馬科斯的腐敗已經“聞名世界”!埃斯特拉達出身草根明星,貪污受賄也有上千萬美元。而阿羅約夫人執政9年,除了涉嫌與安帕圖安家族共謀操縱馬京達瑙省的參議員選舉外,還有3起貪污案件在司法部備案:怡朗市機場出售案、海外菲律賓勞工福利金挪用案和農業部肥料基金舞弊案。她的丈夫和長子也被控“手腳不凈”。
此外,2009年馬京達瑙省屠殺事件中57名遇害人的家屬,在2011年11月22日起訴阿羅約夫人向屠殺嫌疑人提供武器裝備和支持,要求34.5萬美元的賠償。
即便是被稱為“菲律賓民主之母”的阿基諾夫人,后來幾屆政府也動輒翻出她在土改中偏袒家族的“前科”;聲望很高的拉莫斯,也曾多次被翻出馬科斯時代任參謀長時的“軍管”老賬。
腐敗在菲律賓泛濫成災,并且幾乎是公開的。國家管理的大小環節都可以用腐敗手段打通,各種各樣的官方許可,都能用行賄得到。
菲律賓警察的腐敗更是“聞名遐邇”,甚至被稱作是“穿著制服的流氓”。根據亞洲開發銀行2008年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60%的菲律賓警察生活在菲律賓政府所確定的貧困線以下。而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進行敲詐勒索,幾乎是菲律賓警察最常見的犯罪形式。堪稱警匪一家!
菲律賓被媒體稱為東南亞最危險的地方,首都馬尼拉更是亞洲“綁架之都”。僅2009年,菲律賓記錄在案的綁架高達138起。中國人有錐心之痛的便是2010年菲律賓“杰出警察”門多薩劫持香港游客而警方處理不當造成10多人死傷事件。而在由美國“和平基金會”每年發布的失敗國家指數列表中,2011年菲律賓的失敗指數是85.0,最失敗國家索馬里為113.4。
醫療衛生狀況堪憂
菲律賓的醫療條件發展非常的不均衡,有的地區有很高水準的醫院(如奎松市的圣路加醫療中心),而有的地方則很落后甚至沒有(如許多鄉村自治區)。菲律賓公立醫院較少,大多數為私營醫院。可以說,私營醫院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的醫療衛生保健。
據世界衛生組織,菲律賓并沒有將衛生保健資金列入預算,也沒有讓地方政府官員為未能投資衛生保健服務設施承擔責任的機制。而菲律賓有50%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貧富懸殊非常嚴重。據菲衛生部估計,每年因吸煙導致的醫療費用及收入損失高達4000億比索(約94億美元)。世界衛生組織曾敦促菲律賓通過向煙草公司征稅,為菲國貧困人群提供普及型醫療保健。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菲國全年GDP約1703億美元,僅增長1.1%。2010年,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帶動的出口增長以及選舉支出的拉動,當年GDP增長7.3%,至1887億美元,創菲律賓3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個產業的比例是13.9:31.3:54.8。2010年,菲律賓財政赤字為3144比索(約69.7億美元),占GDP的3.7%,海外勞工匯款188億美元。難怪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都稱菲傭是“國家的經濟英雄”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9年菲律賓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人均醫療保健支出136.0美元。至2010年,菲律賓全國平均每1萬人擁有醫生12名,護理和助產人員60名,牙醫6名,藥師6名,醫院床位5張。
2010年菲律賓衛生部預算的是280億菲律賓比索,約5.97億美元,大約每人310菲律賓比索(約合140人民幣)。到2011年增加至320億比索。自1990年以來,醫療衛生開支的總量和人均支出持續下降,導致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比重隨著下降。較高的人口增長率是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菲律賓的大部分地區,根本就沒有日常的藥物使用記錄。在各省,特別是在偏遠地區,通常沒有記錄出生和死亡的時間。除非一些家庭提出來,比如為了上大學就讀登記、遺產繼承這樣的事情等。在菲律賓,死亡登記也沒有要求記錄致死原因,所以也不能指望從官方數據庫檢索到這些具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