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段時間,我帶6歲的孫子去一家醫院看病時,我告訴醫生孩子之前有發熱、頭痛、咽喉紅腫疼痛等常見的重感冒癥狀,但醫生除了給孩子測體溫、做血常規等常規檢查外,還要求做了x光、腦CT、核磁共振、彩超、艾滋病、梅毒、類風濕等j3項檢查,而我出于對醫生的信任,加之以防萬一,只得聽之任之。可通過兩天的檢查,共花去2792元費用,結論仍是一般人一眼都能看出的風熱感冒。直到此時我才徹底知道遭遇了一些媒體曝光的過度檢查。請問,我該如何維權?
Q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袁梅: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奔催^度檢查為法律所禁止,就過度檢查引發的維權應當注意:
首先,判斷是否構成過度檢查的標準是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衛生部門規章、檢驗篩查操作規程、常規等確立的診療規范。作為患者或家屬事先有下義向醫生了解相關情況,因為《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明確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超出上述診療規范及診療常規,即為過度檢查。
其次,對于過度檢查,應保留相關檢查項目資料、收費憑證。一旦懷疑被實施了過度檢查,可以與醫院協商解決,也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消協投訴,或申請司法鑒定機構對醫療的合理性做出鑒定。
再次,由于醫療行為包括檢查、診斷、治療、護理等諸多環節,檢查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法律明令限制的僅僅是檢查,即醫療機構檢驗、篩查病情的各種項目。故就過度檢查的處理包括兩大方面:如果沒有造成患者新的人身傷害,醫療機構應當賠償患者不必要的檢查費用;如果因過度檢查貽誤了正常診療或造成患者新的人身傷害,則醫療機構應賠償由此導致的人身傷害、精神損失。
編輯 家英宏xiivh-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