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襲向一個個工友
2007年4月,家住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官渡鎮的陳呂海開始發燒咳嗽,他以為自己感冒了,便到鎮衛生院就診,但服藥后癥狀絲毫未見減輕。陳呂海又到縣醫院診治,但病情時好時壞。此后一年間,陳呂海反復犯病,一直無法治愈。陳呂海正納悶時,2008年10月,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傳來:昔日工友郇德奎因患矽肺病去世了,生前和他有同樣的癥狀。
一種不祥之感掠過陳呂海的心頭,他不敢大意,趕忙到十堰市中心醫院做了全身檢查。結果,醫生發現他肺部有陰影,被診斷為矽肺病。
1994年,陳呂海跟隨老鄉何建彬來到河南省內鄉縣黃金公司萬溝金礦,從事井下鑿巖爆破工作,月工資1000元,同去的還有另外16名老鄉。
2000年,黃金公司萬溝金礦出現嚴重塌方事故,一名礦工被砸死,多名礦工被砸傷,金礦被當地政府查封。陳呂海和其他老鄉先后返回家鄉。直到2008年10月,陳呂海得知昔日工友郇德奎因矽肺病去世,查出自己也患上矽肺病后,他的平靜生活徹底被打破了。
那天晚飯時,陳呂海看著妻子何玉珍清瘦的身影,突然有些不舍,他端著飯碗的手不停地顫抖,然后含著淚向妻子道出了實情。何玉珍聽后如遭五雷轟頂,但她知道,丈夫此時最需要的是安慰。稍稍平靜下來后,何玉珍對陳呂海說:“現在醫學很發達,一定能治好你的病。”陳呂海雖然點點頭,但在病魔和心理壓力的雙重圍攻下,他很快躺在了病床上。
何玉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陪陳呂海到武漢市協和醫院進行治療,但住了兩個月院,病情仍不見好轉。后來,他們陸續轉至廣州、上海等多家醫院,效果仍不佳。迫于經濟壓力,陳呂海回到了家中。
2009年4月,陳呂海聽說以前的工友陳呂金也患上了矽肺病,便去看他。見到陳呂金后,眼前的一幕讓陳呂海的心揪了起來:陳呂金原本身體健壯,可如今,五十歲的他看上去卻像七十多歲的老頭,虛弱地靠在門邊。
陳呂金患病已經三年了,為給他治病,兩個兒子把房子都賣了,前后花了近10萬元錢,可他的病反而愈加嚴重,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
看到陳呂海,陳呂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都怨我這個病秧子爹,兒子到現在也沒娶媳婦!”說著,他不住地咳嗽起來。陳呂海心頭涌起一陣酸楚,他很想幫幫陳呂金,可想想自己的境遇,他實在幫不上什么。
從陳呂金家出來的時候,陳呂海在心里思忖著:自己和陳呂金、郇德魁都患上了矽肺病,難道是巧合?就在這時,他又陸續聽到一些消息:當年同去的那些工友中很多人也出現了胸悶、氣短、咳嗽和低燒等癥狀,其中一個工友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說他的病與以前從事的工作有關。醫生的話仿佛解開了陳呂金心中的疑團。
幾個月后,工友何建根也因病去世,同樣被醫生診斷為“肺部陰影”。此后,另外三名工友楊勝興、胡賢群和陳前柱也因矽肺病相繼去世。
當年的17名工友中,已有五個人因矽肺病相繼去世,這個殘酷的事實讓陳呂海心驚膽戰:下一個離開的會不會是自己?
12名工友抱團維權
想想生命將止,陳呂海突然有些絕望。一天,陳呂海偷偷將一瓶農藥藏到床底,夜里,他起身坐在床邊,靜靜地望著睡夢中的妻子和女兒,淚一滴滴落了下來。隨后,他拿起農藥就要往嘴里灌。這時,睡夢中的女兒忽然大哭起來,何玉珍驚醒后,看到丈夫的舉動,一把搶過瓶子哭了起來……
陳呂海癱坐在地,拼命地用頭往床沿上撞,妻子死死抱住他,流著淚呵斥道:“你怎么這么狠心,不要我們娘倆了?你走了,我跟孩子怎么活?”
陳呂金和其他工友聽說陳呂海要喝農藥自殺,紛紛趕來勸說。陳呂金紅著眼圈說:“你怎么能做傻事呢?”那天,陳呂海向妻子和工友保證,以后不會再做傻事了。
2009年年底的一天,陳呂海竟然吃驚地發現,工友郭倫月帶著五歲的女兒在街上乞討,他急忙走上前去詢問緣由,才得知郭倫月也患上了矽肺病,妻子因此離家出走。郭倫月帶著女兒出來找工作,卻因為身體緣故一直沒找到工作,最終只好沿街乞討。
陳呂海聽得揪心的疼,他把郭倫月和女兒帶回自己家,招待他們吃住。可自己經濟狀況也很窘迫,到底能讓他們父女倆待到何時,陳呂海也說不清楚。
那晚,陳呂海一夜未眠,想想睡在隔壁的郭倫月父女倆以及死去的工友,突然有種難以抑制的情緒: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否則我們將在沉默中一個個離去。如果患病和工作有關,我們是否該為自己討個說法?
第二天,陳呂海找到另外11名老鄉工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得到一致的贊同。
工友王福壽說:“我們即便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給家人一個交待。”工友何青善接著說:“如今,還有成千上萬的礦工兄弟們仍在賣命工作,他們若不采取防護措施,將會給自己的健康埋下隱患啊!我們要以身說法,警醒他們!”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那天,12雙粗糙的大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他們決定向河南內鄉黃金公司討說法。然而,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樣簡單。
2010年年初,陳呂海作為代表獨自前往內鄉黃金公司交涉。來到內鄉,他發現,黃金公司已不復存在。陳呂海了解到,原黃金公司經理劉大年因病去世后,其妻子趙麗轉移了公司資產,成立了鑫源黃金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由于公司效益差,基本處于停業狀態。
隨后,陳呂海幾經周折,找到了原黃金公司一個副經理的電話,當他打電話說明來意后,對方卻極不耐煩地說道:“你有什么證據證明所患的病與黃金公司有關?再說,原來的公司已不存在了,你回去吧。”隨即,對方掛斷了電話。
無奈之下,陳呂海又向內鄉縣信訪辦求助,信訪辦讓他去找勞動社保部門。當陳呂海找到社保局后,社保局問明他們當年的情況,又查找了原黃金公司的所有人事檔案,發現根本沒有陳呂海他們17個人的名字,因為他們當時根本沒跟黃金公司簽訂勞務合同。陳呂海頓時傻了眼。
因為無法立案調查,內鄉勞動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愛莫能助。陳呂海只好無功而返。
希望之火被澆滅,陳呂海和工友們頓覺眼前一片漆黑,不知如何是好。那天,他們坐在屋子里低頭嘆息著,突然不知誰說了句:“要不,咱們去找找法律援助?”于是,這12名工友一起來到了湖北省竹山縣法律援助中心。
律師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后,建議他們多方搜集證據,證明他們曾在內鄉黃金公司萬溝金礦工作過,然后再做職業病鑒定。可是,做職業病鑒定必須由原用工單位開具證明,而陳呂海等人根本拿不到黃金公司的工作證明。
維權路上奮勇前行
為了證實自己曾在內鄉黃金公司萬溝金礦工作過,陳呂海、陳呂金、王福壽、何青善再次來到內鄉縣,找到仍在某礦打工的三名當地工友,給他們每人出示了一份證言。拿著那份證言,陳呂海等人來到內鄉縣公證處,請求公證機關出具了公證書,公證書顯示:陳呂海、陳呂金、王福壽、何青善曾在內鄉黃金公司萬溝金礦從事過井下作業。
有了公證書,陳呂海等四名已患矽肺病的工友就可以合理地做職業病鑒定了。可做職業病鑒定每個人就要交4000元,這意味著他們四個人一共要交1.6萬元。為了治病,他們早已負債累累,如今再上哪湊這筆錢呢?
“呂海,你們去吧,錢我們想辦法來湊。”工友巫先華的聲音并不高,卻鏗鏘有力,其他工友也隨即呼應著。瞬間,一股溫暖包裹了陳呂海,他的眼圈紅了,他為工友在這關鍵時刻的支持而感動。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于湊夠了1.6萬元的鑒定費。
2011年10月,陳呂海、陳呂金、王福壽、何青善分別拿到了職業病鑒定證明,證明顯示:他們從事粉塵作業累計接塵4年~6年,患矽肺病III期、II期不等。
11月中旬,陳呂金等人拿著職業病診斷證明,第三次來到內鄉縣,向縣政府信訪辦求助。信訪辦工作人員看過材料后,批示他們去找縣社保局,社保局勞動監察大隊的隊長則建議道:“盡管你們做了職業病鑒定證明,但由于當初沒和黃金公司簽訂勞務合同,因此勞動關系不成立。再者,原黃金公司已更改為鑫源黃金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也已更換,你們可以直接去找鑫源黃金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就這樣,陳呂海等人來回奔波著,不知道該找誰討說法。焦慮之際,工友陳呂金病發,呼吸變得困難,不停地咳血……眾人急忙把他送到內鄉縣人民醫院搶救,可院方讓交2000元住院押金,這可急壞了陳呂海等人,因為他們身上一共只有500元。
看到大家焦急的模樣,病床上的陳呂金用微弱的聲音說:“不要管我,你們辦正事要緊。”可大家怎么舍得不管他?
為了給陳呂金掙醫療費,大家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有的到建筑隊做臨時工,有的做家政鐘點工,有的拾廢品……僅僅兩天時間,就湊齊了陳呂金的住院費。
那件事后,看維權路走得實在艱難,何青善泄氣地說:“我看還是算了,連人都找不到還怎么維權?”陳呂金也覺得沒什么希望了,就勸陳呂海回家算了。陳呂海聽后,卻不愿意放棄,他勸慰大家:“連我們自己都放棄了,誰還會來幫我們?”
2011年11月26日上午,陳呂海他們一起來到內鄉縣群工部進行投訴,負責人接待了他們:“又是萬溝金礦的事啊,不好辦呀,原來的礦主死了,老婆把資產轉移了,有關他們公司勞動爭議的投訴我們收到過多起,但一直找不到企業原法人代表。”
維權之路再次陷入僵局,再這樣耗下去也不是辦法,陳呂海等人只好先回老家。
返回家鄉后,陳呂海和工友們并沒有放棄維權的想法。12月15日,陳呂海等人前往北京國家信訪局進行上訪,并得到一份蓋有國家人力與社會保障部大印的批示信件,要他們直接到南陽市人力與社會保障局進行投訴,這個結果終于讓陳呂海他們看到了希望。
2012年春節過后,湖北十堰12名矽肺病礦工維權的事件被媒體報道后,浙江上虞慶豐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慶豐主動聯系到他們,為他們捐款兩萬元,并鼓勵他們不要放棄。
與此同時,陳呂海等人又帶著證據材料來到河南省南陽市人大信訪辦說明了他們的遭遇。2012年3月中旬,南陽市人大信訪辦批復通知,要求南陽市人民檢察院立即對鑫源黃金礦業開發公司進行立案調查。不久,陳呂海等人收到準確消息:該案已指定由河南省內鄉縣人民檢察院負責調查。那一刻,陳呂海激動得放聲大哭。
有人曾說:“我只是一顆微小的沙礫,歷史的車輪不會因我而改變方向。”這12名礦工正如一粒粒沙粒,但當他們凝聚起來,為了一份公正,為了維護權益而抗爭時,他們已變得很強大。我們衷心希望,這些礦工兄弟最終能贏得公道!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