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六個人乘電梯,而電梯只能載十五個人,必須出去一個人電梯才能運行。眾人都有急事,都要趕時間,誰也不愿出去。
十六個人僵持在電梯里,個個緊繃著臉,互不搭理。10分鐘,20分鐘……直到其中一人尿急,不得不退出,電梯才得以運行。
這不只是一部電梯,這是一個濃縮的社會;這不只是乘電梯,這也是在展覽人的素質與人品。
二
兩個人同時進電梯,門窄,雙雙卡在門里,必須一個人先進去或主動退出,問題才能解決。
一個人心想:憑什么就該我讓步?我沒有這個義務,也沒有這個責任。
另一個人心想:瞧這人的素質,值得我讓步嗎?要我退回去,沒門!
于是,電梯的門始終卡住。這卡住的豈止是電梯之門,更是人生之門。
三
一個人拎著一袋垃圾進了電梯,順手就把垃圾撂在電梯的地板上。
他出電梯的時候忘記了,垃圾就留在了電梯里。
甲看見了,心想:這人,垃圾就扔在電梯里,什么素質!
乙也看見了,心想:也許是忘記了吧,等他想起來了會回來取的。
丙也看見了,會心一笑:原來還有人和我一樣把垃圾扔在電梯里啊,真是哥們兒。
丁也看見了,心想:我忙著呢,沒時間理這些沒素質的人。
戊也看見了,心想:怎么就沒個管事的人?物業只會拿錢不干活???
……
就這樣,那袋垃圾就一直留在電梯里,直到臭氣熏天、臭不可聞。進出電梯的人都掩住了自己的口鼻,但沒有一個人用手捫一下自己的心。
四
電梯里擠滿了人,空氣渾濁,竟有一個人旁若無人地吞云吐霧。
左邊的人看見了,心里想:右邊的人同樣受害,你們都不說,我何必多事?
右邊的人看見了,心里想:我就不信這煙霧不往你們左邊飄,要受罪大家一起受罪。
離抽煙的人遠的人心想:近處的人都不說話,我干啥得罪人?
離抽煙的人近的人心想:我站出來說話,受益的是大家,但萬一動起手來,吃虧的是我一個人。
就這樣,煙霧一直在電梯里繚繞,盡管有人在煙霧中咳嗽,盡管電梯的墻壁上張貼著顯眼的禁煙標志。
五
電梯是一個小小的公共空間,也是一面映照世道人心的鏡子。
(選自《雜文月刊》2012年6月上,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