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他從山水明媚的南京跋涉千里回到哈爾濱,在夜深人靜時才趕到自己溫暖的家。急匆匆地支起筆記本電腦,得知了這次的稿子仍然未過終審。他狠狠地捶了一下整整半年沒有碰過的書架,從最上面掉下來厚厚一包讀者來信,還有幾本曾經當作寶貝的《中學生博覽》。
在2012年的冬天,他寫的是皇帝和娘娘的故事,末尾總有一個人非死即傷。而在2009年的夏天,他寫的是讓自己依然怦然心動的稚嫩的故事,那篇叫做《和你唱過的少年歌》的文章,那些漂亮得像詩一樣的語言,至今記憶猶新。
一
小時候,《中學生博覽》放在媽媽學校辦公桌的夾層里。他往往趁媽媽上課的時候,翻出來封皮花花綠綠的小博,等媽媽回到辦公室時像炫耀戰利品一樣地站在辦公桌上跳來跳去。記得有一次媽媽的科代表在上面發表了一篇文章,媽媽放學回到家就把小博放在了廚房的臺子上,一邊洗菜一邊看。
那時他覺得寫這本雜志的人都很厲害,他想,我也要做一個厲害的人。
他把自己歪歪斜斜的作品忐忑又帶著點兒驕傲地塞進了媽媽的教案里。里面是他自行“繪制”的封面,封面上是用蠟筆畫的“中學生博覽”幾個字。據媽媽后來說,那個 “博”字還寫錯了,但因為丟失了關鍵的“證據”,他也就不肯承認。
媽媽告訴他,《中學生博覽》是中學生的雜志。成了中學生,就能給《中學生博覽》投稿了。
他在成為中學生的第一年,幾乎下課就駐扎在語文老師的辦公室里。最后,語文老師終于在一篇作文上打了A+。下面用鮮紅的評語寫著“潤色潤色,可以投出去”。他記得那是一個寫自己家庭趣事的稿子,他工工整整地謄在稿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上了中學生博覽雜志社的地址,鄭重地放進了郵箱里。
幾天后跟媽媽說起,媽媽有點詫異地問他在哪里買的郵票。他砰地一拍腦門,忘了。原來寄信是需要郵票的。
二
家里終于買了電腦。 2007年,正上初三的他喜歡上一個叫做王櫟鑫的“快樂男聲”參賽者,喜愛激發了靈感,為了方便創作,他開了一個博客。他以兩個喜歡王櫟鑫的學生為藍本創作了一個小說。車禍,白血病,無所不用其極地寫死了其中一個,然后另一個男生帶著女友的愿望參加“快樂男聲”,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櫟鑫,后奪得了第一名。
他現在只要一聽當初一起追星的粉絲朋友說起那篇小說就寒毛直立,默念一千遍“不是我寫的”。但是當年那個時候,他就是覺得這個小說十分感人。也許每個作者都有那樣引以為傲的第一篇,就好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姍姍地邁出了第一步。感人的其實不是情節,而是那些稚嫩的文字和心情。
他理所當然地拿這篇小說去投稿,磕磕絆絆地學會了注冊郵箱,郵件發送成功之后他開始掰著指頭算日子。后來終于了解到了一個殘忍的事實,他的稿件石沉大海了。但那個時候他的創作熱情已經升級了,他似乎把“發表”這個初衷忘在了腦后,開始瘋狂地寫作,把身邊自己覺得或好笑或浪漫的事統統記錄下來。他的小說手寫本開始在同學的手里傳閱,大家對他交口稱贊。他開始飄飄然,最后的中考,整個精英班里只有他一個人沒有考上重點高中。
三
雖然艱難,但他依然上了高中。就在那一年的七月,他正正式式在《中學生博覽》發表了第一篇作品,那篇文章叫做《HELLO,MY BOY》。收到了用稿消息之后,他云里霧里地給編輯苗與姐姐打了一個電話,才知道自己的另外兩個故事也已被提交上去了。
突然之間,寫作變成福至心靈的事,幾乎他的每一篇文都能神奇地過審。讀者來信像雪片一樣飛來。他原來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有讀者,也會有一群用最青澀的話語表達著喜歡之情的陌生朋友。他那個時候覺得,無論以后干什么,寫作都會是他一輩子的事情。
高三的時候,他選擇了藝考。當時他和編輯苗與姐姐說:“自己選擇的路,跪著我也會走完它!”
藝考那段時間他一直把自己發表在小博上的所有文章都帶在身邊,每當面試老師露出贊賞或驚異的神色的時候,他都會覺得有點小小的驕傲。這份驕傲,其實是小博帶來的。
他經歷了90個拼命努力的日夜,居然過了本科錄取分數線,考上了一個在本地還無人考上的百年藝術院校。
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寫:“總有一天長大的孩子會知道鉆石比玻璃彈珠珍貴,也總有一天他們會漸漸地斑駁了生活,蒼老了夢想。”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發現他再也編造不出那些溫暖感人的文字了,成長真是一件可怕的事。
其實他怕的不是離開一本叫做《中學生博覽》的雜志,怕的是有一天自己失去了青春的顏色,丟掉了自己曾經頂在腦門上的夢想和驕傲。現在他終于知道,所有中學時代的夢想其實不是為了實現什么,而是為了讓你在以后寒冷的日子里,一想起來就會微笑。
如果還敢做夢的話,就多做些傻夢吧。
四
他俯身撿起掉落的雜志,擦一擦封面上積了半年的灰,突然希望時間停在那一點——最單純的笑臉和我們最美那些年。
苗與姐姐:
熟悉小博的讀者一定記得季義鋒吧?這個曾經用美麗文字伴隨小博三年的孩子可以說是小博家族里人氣最高、最成功的作者之一。
寫作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懈怠了會被新的作者替代,進步了則會超越中學生的欣賞水準,同樣變得不再適合。去年已考入藝術院校學習編劇的季義鋒可能已漸漸脫離小博的用文風格,但那些與小博共同走過的日子,卻是他生命里永不泯滅的花火,是無法忘懷的最美的年少歌!
[編輯:苗與]
myhqs@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