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筠V:【快樂與幸福有何不同?】心理學家們認為,快樂是感官的愉悅感受(例如吃美食,穿新衣等),快樂容易出現,卻短暫不持久;而幸福,則是長久而深刻的滿足感及成就感(例如擁有親密的愛及情誼,精神富足等)。幸福是一種能力,擁有幸福力,就能感受長久穩定的幸福心境。
@張怡筠V:【學習幸福?】人類大腦的原始設計,是驅樂避苦的。你我一出生,滿足當下沖動的情緒中樞就已大體成熟,而掌管幸福力的理性中樞卻待慢慢發育。我們之所以“幸福大不易”,是因為現在的我們,仍用原始簡單的大腦反應,活在復雜高速的21世紀,因此,幸福需要學習。
@巴學園:孫云曉:除極個別超常兒童外,千萬不要讓男孩子在6歲前入學,那種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超常兒童的做法,對多數男孩來說都是一個災難,可能由此釀成摧殘男孩的悲劇。根據一項研究結果,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發育只達到相當于3歲半女孩的水平。http://t.cn/amVSLP
@應用心理學工作室:【情緒PK理性】情緒腦區可以抑制思維腦區,當情緒占主導時,邏輯沒有辦法發生作用,甚至身體都會失控。所以沒有覺察和管理情緒,根本無法理性,更無法操控身體。法國心理學家——德波諾提出六頂思考帽來提高思維效率,坑爹的是,很多決策是由紅帽(情緒)決定的。一個人管理不了情緒就什么都管理不了。
@尹建莉的微博V:騙子永遠有,上當的總是那些缺乏智慧卻心存貪婪的人。如果家長既缺少教育智慧又急功近利,那么那些“打罵”且“嚴厲”就能讓孩子成才的簡單招術最得他的心。這就是那些偽教育書、戒網癮學校等總能受到一部分人歡迎的原因。經濟騙子騙人的錢財;教育騙子為騙你錢財,讓你一并搭上孩子的幸福和未來。
@王石V:手腳被捆綁的年輕人雕塑坐落在耶魯校區的草坪上。內森黑爾畢業耶魯大學,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作為北美人民軍的一名上尉,被派往英軍控制區刺探情報,被英軍俘虜,處于絞刑。就義前留下那句愛國主義名言“我唯一遺憾,就是只有一條性命可以獻給祖國?!焙跔柕牧硪蛔袼墁F立在弗吉尼亞州CIA總部。
[編輯:付洋]
fyjie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