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堪稱全日本杉木產量最多的宮崎縣北部美鄉鎮的樹林中,每天都可以聽到機器鋸杉樹的轟隆聲,被鋸倒的一棵棵杉樹整齊地堆放在山道兩邊,樹齡都在60年以上,直徑達60厘米以上。“曾經好賣的樹木,如今卻十分冷清。”坐在車里的當地導游黑田帶仁帶著惋惜的表情這樣對我們說。黑田家自明治以來,一直從事經營木材的生意,現在是擁有900公頃山林的地主。
長得十分粗壯的大徑木曾經被稱為“森林之寶”。所謂的大徑木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一般指直徑超過30厘米的圓木,由于砍伐和搬運需要花很大工夫,所以每單位體積的價格很高,收益也很好。可是如今這種狀況不存在了,價格一步一步地往下跌。
據鹿兒島大學的遠塍日雄教授說,宮崎出現的這種變化始于90年代初,在此之前,直徑越大的樹木每立方米價格越高,其直徑在20-30厘米價格為最高,超過這個直徑的樹木,價格反跌。
從宮崎縣去年夏天原木交易記錄看,直徑30-34厘米1立方米價格為1.5萬日元,直徑36-38厘米的為9500日元,可見以直徑30厘米左右為界,越大越沒價。
柰良縣吉野鎮是盛產“高級杉木材”的地方,這里價格也沒有出現逆轉現象,大徑木價格仍處于低迷中。當地木材聯合會組織負責人感嘆地說:就是價格高峰期時也從三分之一落到五分之一,樹齡100年的大徑木從經濟上算并沒有效益。
遠塍先生說,大徑木未必受歡迎的原因是,當今住宅建筑用材發生了變化,大徑木的需求量減少,木頭越大越沒價錢的現象在九洲、東北也有。
根據早稻田大學的天野正特教授介紹,森林老齡化在全國十分普遍,現在日本人工林最長的樹齡36-40年,按照天野先生的試算,由于木材價格低迷,砍伐量不會增加,所以這些樹齡高峰期將出現在10年后的2019年。
最近人們也在關注森林吸收導致地球溫暖化的二氧化碳的能力問題,科學證明森林的老齡化會大大影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天野教授認為,樹森生長旺盛時期,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最多,樹齡15-40年的樹木每公頃會吸收二氧化碳3-5噸,隨著樹木老齡化吸收能力也在減少,80年以上老林吸收力幾乎沒有,因為高齡樹本身樹葉枯萎、落枝、腐爛,反而會排出溫室氣體,抵消吸收力。
京都協議書中規定,在約定的削減期間(2008-2012年)日本每年要通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1300萬噸(碳換算),但是,按照天野教授的測算,由于森林老齡化,10年后吸收量可能會減少到1000-1100萬噸。因此,從防止地球變暖的角度看,如何提高老齡樹木的使用率,適當地間伐老林、培育新林十分重要。
[編譯自日本《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