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日前宣布將大幅減少初中階段的職業教育課程,課程數量將減至125門,且其中僅70門計入學校評估統計。
教育部此舉的原因是此前數量龐大的職業教育課程多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增加未來就業機會無實際用處,反被學校濫用作為提高其評估績效的手段。2011年,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阿里森·沃爾夫受教育部委托提交的職業教育評估報告——《沃爾夫報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建議,教育部在報告發表后即提出將出臺相關改革措施。
此前眾多的職業教育課程中,除了有對提升學生能力和未來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有幫助的課程外,還包括諸多如馬匹護理、美甲等現實意義不大的內容。初中績效評估的主要依據為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GCSES)中有5門課程獲得C級別以上成績的學生比例,因此學生為了通過考試、學校為了在評估中獲得好成績,濫用這些課程,個別獲得5門C級別以上的學生有4門是此類課程。
《沃爾夫報告》建議政府學習丹麥和德國的做法,將職業教育課程的授課年齡推遲,而將初中教育集中在核心課程,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不合適的年齡過早地對未來進行定型,優秀的核心課程教育讓學生在將來有更多的發展選擇。
精簡后的課程主要是藝術、傳媒、體育、健康、社會服務、工程等領域的課程。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孫敏供稿,2012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