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智利在2008年教育普查中進行了第一次全國信息通信技術普查。相關人員對結果進行了分析,以通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培訓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智利計劃每隔2~3年重新收集一次數據。智利要求接受基礎設施改善(硬件、軟件和寬帶連接)的學校同意提供ICT使用和管理計劃,并完成某些類型的培訓。雖然該使用協議在ICT相關的專業發展中不是必需的,但其發揮了強有力的激勵作用。教師專業發展是通過混合和在線手段提供支持的。教師登錄系統并完成相關課程,允許Enlaces(智利ICT教育機構,意為“連結”)收集教師之間以及與平臺之間的互動數據。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智利;概覽
一、 國家統計數據一覽
二、教育體系的結構與性質
(一)職能部門的主要責任
智利的學校系統可追溯至19世紀的高度集權國家體系,具有分散化和私有化的特點,這是1973年~1990年間軍政府掌權所帶來的影響(Hinostroza et al.2009)。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負責方是教育部,或稱Mineduc(Donoso 2010)。教育信息化是由教育部教育和技術中心的Enlaces管理的。
近95%的智利學生選擇國家資助的學校,無論是市政學校還是受資助的私立學校。政府根據市政學校和受資助私立學校的招生情況按比例提供資助。少數學生在沒有得到資助的學校就讀(Hinostrozaet al. 2009)。雖然大多數兒童在4歲時即開始接受學前班教育,但政府規定兒童必須開始接受學校教育的年齡是7歲。高中教育在18歲時結束。
Enlaces成立于1992年,作為上述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其總體任務是通過使用ICT以及平衡“質量、公平和相關性”的方法提高教育質量(Enlaces website)。它的任務包括改善教學和學習,以及為學校成為周邊社區的信息化中心提供支持。Enlaces網站是智利教育界中所有與ICT相關事務的中心。2006年,10萬教師注冊了該網站,且每月有3萬點擊量(Hinostroza et al.2009)。此外,智利的門戶網站與18個國家的拉丁美洲網絡相連,該網絡被稱為RELPE(La Red Latinoamericana de Portales Educativos)。
(二)政治與經濟背景
智利的學校在1990~2003年之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公共教育經費在此期間增至3倍,課程自下向上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課程把重點放在能力而不是內容上,強調21世紀的技能:實驗工作和學會學習,交流和協同工作,解決問題,處理不確定性,適應變化(Hinostroza et al.2009)。學校在這個改革時期也更加注重結果。
注重結果就意味著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成果負有更大的責任。在學校層面,教育部收集數據以獲得學校漏洞指數(School Vulnerability Index)。教育部根據學校漏洞指數開展計劃。例如,一個新的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計劃將首先在最需要它的學校里執行。每所學校都有一個名為技術教育部門(Technical Pedagogical Unit)的內部監督機構,承擔幫助教師提高課程教授水平的任務。一項名為《特殊學生津貼》(Special Student Subsidy)的新法律也明確了對結果的重視。該條例目前正在為低于一定社會經濟水平的學生提供超過100%的政府資助。為獲得此津貼,學校必須簽署改善協議,承諾在3年之內實現學生成就目標(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
三、教育信息化
(一)國家教育信息規劃
Enlaces負責起草和實施國家教育信息規劃。目前的國家規劃——《素質教育技術》(Technologies for a Quality Education,Plan Tec)于2007年發布。它涉及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生(4~18歲),其首要目標是縮小數字鴻溝,提高教師的ICT技能以及開發新一代數字資源(Enlaces“Plan Tec”)。
Plan Tec與2007~2010的《數字戰略規劃》(Digital Strategy Plan)相輔相成?!稊底謶鹇砸巹潯肥怯?007年成立的教育部內部小組起草的。該計劃涉及智利社會各方面的技術使用。數字戰略組一直在衡量他們的成果及完善行動計劃,以實現總體規劃的目標。2008~2010年的行動計劃明確了提高寬帶普及率,通過增加互通性的方式精簡電子政務,促進免費開源軟件在公共機構中的使用,以及提供ICT教育和培訓的目標(Ministry of the Economy 2008)。Enlaces通過提供ICT教育課程的方式為數字戰略的學習目標作出了貢獻。這些課程在放學后向當地社區的所有人開放,不管其是否在學校就讀(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
(二)國家規劃的具體內容
標題:素質教育技術
出版年份:2007年
網址:http://www.enlaces.cl/index.php?t=44i=2cc=1171tm=2
(三)私立機構的參與
Enlaces自2007年以來就啟動了一項資助計劃,向其選定的大學和私人公司提供種子資金,用以將ICT融入教學與學習中。感興趣的機構可以在3個層次申請資助:探索概念、試用方案以及評估已成功試用的方法(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目前,大約有40個機構正在接受資助。短期資助金額約為3萬美元,長期資助金額是短期資助金額的兩倍。結果公布在Enlaces網站的教育經歷(Pedagogical Experiences)頁面上(Enlaces Pedagogical Experiences website)。
(四)ICT與2010年2月的地震
除了計劃的方案和正在采取的措施,政府部門還在2010年2月27日的地震發生后應用ICT資源協調有關教育的救災工作。例如,大學生網上申請應急資金,可以幫助他們避免中斷或放棄學業;受地震影響地區的小學生推遲開學,家長可以在政府部門的官方信息網站“600 Mineduc”上查到相關信息和資源。智利在2010年2月地震后還收到了大量的硬件捐贈,如來自加拿大的公司Smart Technologies的交互式白板。以前的大部分設備都在地震中丟失了,但也有一些被沒有這些設備的學校使用(Mineduc website)。
四、ICT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支持
(一)該領域的工作重點及優先發展項目
在ICT普查數據收集的同時,學校層面的基礎設施正在改善,這得益于2007年開始的一個項目。2007年是教育技術初見成效的一年。計劃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全國機生比,從1:30提高到1:10(Enlaces“Plan Tec”)。目前設備正在被分發到各學校。學校須簽署3個協議以獲得設備支持:基礎設施計劃、ICT管理計劃和ICT使用計劃。在基礎設施計劃中,學校須聲明其相應基礎設施已經到位(在專用空間和安全等方面)。在ICT管理計劃中,學校必須致力于滿足并保持一定的條件,包括適當的技術支持、管理、存貨程序和維護程序。管理計劃同時還特別規定教師必須接受足夠的ICT使用培訓,如學校需承諾其所有的教師都接受了計劃中的7個基本領域的培訓。最后,ICT使用計劃要求學校明確ICT使用目的——不僅包括教學和學習,還包括學習管理等(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
在向學校提供硬件的同時,政府部門還致力于加強學校的連通性,包括增加相連接的學校數量及其連接質量。為此,政府部門啟動了教育數字網絡項目(Digital Network for Education)。這一項目不僅為連接各個學校和互聯網服務,也提高了監控和報告能力。該項目還包括一個寬帶基金,學校可以申請該基金以獲得寬帶接入。目前智利3/4的政府資助學校有互聯網接入,其中大部分是寬帶(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
根據2008年教育部數字戰略組的報告,48%的智利人可以使用互聯網(Salas 2008)。Enlaces目前暫不考慮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如使用移動設備使學生回家學習(雖然這方面的小規模試點方案正在進行)。人們更愿意到學校進行ICT培訓,因為學校的網絡連接最好。在教學日以外的時間,Enlaces利用學校的ICT基礎設施向當地居民提供ICT培訓。這屬于目前跨部門數字化戰略的一部分(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
只要智利的寬帶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發展階段,政府部門就將繼續使用其他電信方式以追求其整體的政治透明度。例如,電話和無線電為網上信息提供了補充。政府部門的網上公告頁“600 Mineduc”仍然連接著一個信息熱線,并且政府部門使用國家電臺來幫助家長了解政府部門為招收更多4歲兒童進入幼兒園而推出的措施(Mineduc website) 。
五、在教學中強化技術應用、改進學生學習
(一)學生教育信息化國家標準
智利沒有獨立的信息化標準,Enlaces旨在用ICT支持所有科目的學習。
(二)該領域的工作重點及優先發展項目
Enlaces將ICT支持的教學作為首要任務,包括使用ICT促進探究和個性化學習。同時,Enlaces也將ICT支持的教學看作一種獲取在線內容和高質量教學資源的方式。Enlaces通過目前的資助計劃推進數字資源的發展,大學和私人公司可以申請種子基金以開發資源。通過已經建立的伙伴關系,人們已經開發了一些工具用來支持數學、自然科學(觀察、實驗和分析工具,物理建模工具,了解自然的工具)以及21世紀各個學科領域內技能的學習(Enlaces Models of Computer Education website)。
其他兩個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涉及硬件方面,通過為課堂提供ICT設備來支持數字資源的獲取。其中一個項目向選定的課堂提供如筆記本電腦、投影儀、屏幕和聲音系統的設備以支持教學和學習(Enlaces Digital Reading, Writing, Math and Inquiry—Based Science)。另外一個項目,即移動計算機實驗室(Mobile Computer Lab)為每個學生提供上網本,為教師提供了筆記本電腦,另外還提供了可以方便地存放和運輸所有電腦及充電器的運輸車。該項目也保證有移動計算機實驗室的地方就有無線網絡(Enlaces Mobile Computer Lab website) 。
智利現在暫不考慮使用ICT進行學生評估。
六、運用ICT增強教師能力
(一)教師教育信息化國家標準
Enlaces現在已經為職前教師和在職教師開發了教育信息化標準,但是尚未就針對教師的指導方針進行評估。然而,對參加了上述按效付費項目的在職教師而言,它就是最佳實踐標準評估。目前這些標準不包括ICT,但新入職教師的認證包含了ICT要求。
(二)該領域的工作重點及優先發展項目
為了幫助教師將ICT融入教學之中,Enlaces除了在其網站的教學經驗部分為教師提供信息和資源外,還提供了專業發展課程、數字資源制作等項目。
Enlaces于2007年修訂了ICT教師培訓和管理方案。1993年~2007年,Enlaces實施了為期3年的強制性培訓方案。學校必須選擇一個ICT協調員參加這些課程的學習,另外,每個學校也可以派遣至多20名教師參加。自2007年以來,人們強烈鼓勵采取更加靈活且有針對性的,非強制性的ICT培訓以及課程整合方式。如上所述,學校在接收Enlaces提供的設備時簽署的使用協議是他們參與培訓的強大動力。學校所有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都有責任履行這些協議(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目前的項目對學校的不同人員給出了多種培訓方式建議,Enlaces網站上的一張圖表描述了這個項目(Enlaces Training Grid website)。該培訓項目同時使用了在線和混合的培訓方式,由Enlaces付費,由國家技術和教學協助網絡提供培訓(Donoso and Hinostroza 2010)。
除了正式的教師專業發展以外,還有許多其他資源支持教師將ICT融入到他們的教學實踐之中。前面已經提到,已經有超過10萬名教師注冊了Enlaces網站。在教學經驗頁面上,他們可以學習Enlaces開發、試用以及通過合作關系測試的新方法。
使用ICT的特定學科的項目,一個新的學校管理系統在某個區域實施情況,這些都是網站上傳的內容。每項內容包括對結果的報告和信息提供者的聯系方式。該網站可以按照區域、學科和年級進行搜索。
為了促進高品質電子教育資源的分配和吸收,Enlaces于2008年成立了一個在線市場,學校可以審查和選擇對他們有用的資源。學習材料被持續添加到“Catalogo RED”中。這里包含了針對所有級別特定主題的工具以及課程管理工具,其中一些特色資源是免費的。Enlaces幫助感興趣的學校購買那些通過非數字教育資源途徑獲得的資源。在2009年,大約有20%的公立學校被挑選出來接受資助,Enlaces確認了這些學校有足夠的ICT基礎設施和對ICT的興趣。在最終名單中,Enlaces更傾向于那些處在經濟不景氣地區的學校。Enlaces為參與的學校提供2000~4000美元的軟件資助。在該項目實施的第一年,1500多所學校的申請獲批,并且材料正分配到各個學校(Catalogo RED website)。Enlaces驚訝地發現,學校通常會為大約40個不同的軟件產品申請單獨的許可證,而不是用較少的產品去申請多個許可證。這種模式表明了教師和管理人員非??释プ鰧嶒?,使自己在更為寬闊的領域內獲得更多的可能性(Donoso 2010a)。
目前培訓和發展智利教師團體的措施可以追溯到Enlaces剛成立時的早期項目。在20世紀90年代,Enlaces用“廣場”一詞來比喻一個虛擬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中,教師可以以教學群用戶的身份進行連接。廣場其中的一個部分就是所謂的“博物館”,即教學資源檔案,即今天教學實驗(Pedagogical Experiments)和RED Catalogo的前身。
七、下一步重點推進的工作
(一)數據系統的投入
自2003年以來,Enlaces關于持續改進的承諾是與對于結果的愈加重視相適應的,這是由智利教育體系決定的。目前的寬帶計劃,即教育計劃數字網絡,為達到基礎設施目標以及不斷提高監測和報告能力服務。政府通過學校的漏洞指數收集一般的教育數據。Enlaces最近進行了首次涵蓋所有學校的國家教育ICT普查。在學校層面,技術教學部門監控課程的提供,并且致力于幫助需要支持的教師。
(二)國家ICT項目政策評估工作
Enlaces采用部分在線管理的方式評估其教師專業發展項目。教師參與者登錄到系統中,Enlaces除了跟蹤所有的數字,如每門課程被跟蹤了多少次以及哪些教師選擇了哪些課程等,還就教師間的互動以及教師與平臺間的互動收集數據。
(三)國家教育信息化指標的數據收集
2008年,Enlaces開發了一種測量學校系統數字化發展的國家級系統。該項目是由一系列調查組成的普查,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抽樣調查研究學校管理人員和ICT協調員。收集的信息涉及學校中可用的ICT基礎設施、設施的使用和管理,以及額外資源。學生調查捕捉了學生校外使用ICT的信息。Enlaces團隊還仿照2006年網站和M1網站的關于國際可比性問題設置了許多調查(Donoso and Hinostroza,2010)。
除了這個項目是單獨測量ICT需求之外,數據收集過程與之前的學校能力指數是相似的,因為一個學校的ICT需求可能與普通需求有區別。Enlaces對學校進行分類從而確定優先領域——如對農村學校的ICT計劃,以及在需要的地方完善培訓機制。Enlaces也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每2~3年組織一次的普查活動來跟蹤進展情況(Donoso and Hinostroza,2010)。
該系統在2009年初試運行,年中在全國施行。所有政府資助的學校和部分未受補貼的私立學校都參與其中。這標志著Enlaces第一次進行了詳細的全國范圍的收集,而以前在這方面都使用采樣的方法。 Enlaces開始分析在2010年1月收集的數據,并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公布(Donoso and Hinostroza,2010)。
部委間ICT觀察平臺跨部門收集到的數據,支持Enlaces不斷改進工作。ICT觀察平臺在4個方面收集了90個指標:教育(包括目前通過國家計劃提供給學校的硬件)、互聯網接入(包括學校連接的數量、類型和速度)、ICT產業、電子政務(數字化戰略2007—2012)。
(四)國際數據采集的參與計劃
智利一般參與由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組織的關于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活動,并且正計劃參加2012年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包括其電子閱讀評估項目(the Electronic Reading Assessment,ERA)。智利也將參加下一次國際數學和科學素養趨勢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TIMSS)以及教育成就協會的國際計算機和信息素養研究(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IEA ICILS)。
參考文獻:
[1]Catalogo RED. Enlaces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hub. http://www.catalogored.cl/recursos—educativos—digitales?order=indice_inversodir=asclimit=45.
[2]Digital Strategy 2007–12. Cross—sector ICT plan formulated by inter—Ministry group. http://www.estrategiadigital.gob.cl/.
[3]Digital Strategy 2007–12. ICT Observatory. http://www.observatoriotic.gob.cl/.
[4]Donoso Pérez, Gonzalo, and Juan Enrique Hinostroza. 2010. Interview by Marianne Bakia and Kea Anderson. 1 February.
[5]Donoso Pérez, Gonzalo. 2010.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 Response for Chile.
[6]Enlaces. Digital Reading, Writing, Math and Inquiry—Based Science. Program for installing ICT devices in classrooms. http://www.enlaces.cl/index.php?t=44i=2cc=1173tm=2
[7]Enlaces. ICT in Education Group of Mineduc (Chile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http://www.enlaces.cl.
[8]Enlaces. Mobile Computer Lab. Program that provides netbooks and laptops for classes. http://www.enlaces.cl/index.php?t=78.
[9]Enlaces. Models of Computer Education. Description of digital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s supported by Enlaces. http://www.enlaces.cl/index.php?t=44i=2cc=1282tm=2.
[10]Enlaces. Pedagogical Experiences. http://experiencias.enlaces.cl/experiencias—pedagogicas.
[11]Enlaces. Plan Tec, 2007–15.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http://www.elaces.cl/index.php?t=44i=2cc=1171tm=2.
[12]Enlaces. Training Grid. ICT in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ways for various school personnel. http://www.enlaces.cl/index.php?t=75i=2cc=1339tm=2.
[13]Hinostroza, Juan Enrique, Pedro Hepp, and Christián Cox. 2009. “N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n ICT in Education: Chile (Enlaces).” In Cross—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Education. 2nd edition, 153–170. Charlotte: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14]Mineduc (Chile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http://www.mineduc.cl/.
[15]Mineduc (Chile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600 Mineduc.” Online information center grew from telephone information hotline. http://600.mineduc.cl/.
[16]Ministry of the Economy. 2008. “Digital Action Plan 2008—10. Digital Strategy 2007—12.” http://www.estrategiadigital.gob.cl/.
[17]Salas, Bárbara. 2008. “Digital Economy, 2008 Report. Digital Strategy Chile 2007—12.” http://www.estrategiadigital.gob.cl/node/453.
編輯: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