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網站2012年7月23日報道,位于德國柏林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卓越計劃”既沒有為德國創造一個多樣化的高等教育環境,也沒有在大學創新精神發展中起到顯著作用。
2006年,德國宣布啟動“卓越計劃”,德國政府向高校撥款,促進大學科技研究和學術創新,激勵高校在國家甚至世界舞臺上彰顯個性。目前,“卓越計劃”已經向約40所大學投入了23億美元的資金。實施該計劃的高校也已經超過其他大學,躋身全球排名的前列。但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上述報告作者蒂姆·弗林克說,“卓越計劃”確實加強了德國高校自身的獨特性,但其在很大程度上也使高校建立的項目結構趨同,“這很不利于教學、創業和其他活動的開展”。
一些德國高等教育專家不同意報告中的說法。慕尼黑大學校長貝恩德·胡貝爾說:“作為參與‘卓越計劃’的一員,慕尼黑大學已經收到4.6億歐元(相當于5. 59億美元)的撥款,這項計劃有效地提高了慕尼黑大學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并且有助于學校吸引投資。”他強調:“10年前,所有人都認為德國高校制度落后,缺乏創新,但現在這種觀點已經不存在了。”
(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曹雪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