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 聽·
絢爛時代
■ 文/本刊記者 馬帥
有多少人是因為對日本戰國歷史感興趣而翻開日本史的?這個數目無法統計。但皇權旁落的戰國時代,無疑是日本歷史中最精彩的一頁。
被譽為“電影天皇”的黑澤明,是那段歷史最好的詮釋者,無論是脫胎自莎士比亞的《亂》還是更加精彩的虛構的《蜘蛛巢城》、《七武士》,甚至直面歷史的《影子武士》,都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多數人對日本的第一印象。
記得北野武在《導演萬歲》里狠狠地調侃過拍攝戰國時代的忍者片、恐怖片的人們,這當然是反思、解構與顛覆。別忘了,在此之前,他還拍過一部描述戰國時候著名盲劍客的《座頭市》。其實日本戰國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在于皇權和法紀都沒有了,舞女、俳人、浪人、忍者甚至小偷都成為了時代中粉墨登場的角色。即使這個時代被芥川龍之介描述得形同地獄,但也閃爍著詭秘的美感。
記得小時候看漫畫家原哲夫的作品《關原之戰》,我對德川家的人沒太多好印象;長大了玩游戲《戰國無雙》,也不喜歡選背著火藥筒槍、移動速度奇慢的德川家康。大概是因為這個家伙結束了故事的精彩,所以在潛意識里和他產生了距離。不過,在“豆瓣電影”里,評價最高的有關日本戰國的影視作品,卻是重光亨彥的《葵·德川三代》。重光亨彥不愧是描述戰國的高手,1988年出品的《武田信玄》也頗受好評,盡管結局不太完美,陣容不夠龐大,在現在看來,也略顯粗糙。
其實“日本戰國”一詞正是出自武田信玄這位甲斐國的大名(諸候),在他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寫著“天下戰國之上”。不過,它更讓人記住的,應該是脫胎自《孫子兵法》的“風林火山”。
《武田信玄》里有一個橋段,很能看出戰國時代士人的風骨。在上洛(指當時的諸侯帶兵進京,顯示自己的霸主地位)之前,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在夢中有一番對話。醒來后的信玄偶然拿起了《莊子》,而不是《孫子》。“莊子讓人知道,一個人的一生,其實是多么渺小。”51歲的信玄,信了一輩子孫子,在上洛(這次上洛,他失敗了,并郁郁而終)之前似乎明白了。
《江·公主們的戰國》
簡介:《江·公主們的戰國》講述的是以織田信長的妹妹、日本戰國時代第一美女阿市的3個女兒的故事,更以在眾多戰國作品中多次登場的江戶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正室江為主角,描寫她的一生。
《葵·德川三代》
簡介:故事是從關原之戰之前開始說起,以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祖孫三代為主角,描述在德川幕府成立過程中,豐臣家如何滅亡,以及在此以后德川家與朝廷之間的關系。
《影子武士》
簡介:日本戰國時代三雄之首的武田信玄包圍德川軍的野田城,即將直取京都完成霸業時,他被敵人的狙擊冷槍打中,重傷瀕死。臨死前,他留下遺言要部下隱瞞自己死訊三年。先前弟弟武田信廉找到的替身,原為竊賊的他面貌和信玄酷似,即“影子武士”,擔當起了重任。
《座頭市》
簡介:盲劍客座頭市來到一個小鎮上。劍客服部源之助為了籌錢給妻子治病也來到小鎮,想要尋找一份工作。與此同時,化裝成藝妓流浪賣藝的野子姐弟也來到此地,好打抱不平的座頭市決定幫助姐弟倆報雙親被殺之仇,而服部卻成了敵人所雇用的保鏢,一場生死大戰在所難免。
·悅 讀·
尋找故鄉
■ 文/邊 麓
“時常有人會問,為什么你能夠平心靜氣地去做一些事情?對此,我著實沒有太多感悟。如果非要說明,無外乎兩點:一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種過莊稼,尤其能體會什么是‘要那么收獲,先那么栽’(胡適語),所以多年來我能夠像我的農民父親一樣本分,凡事盡職盡責;二是我同時堅持了一個原則,即在什么年齡做什么年齡最重要的事情,非你不可的事情。”熊培云在這本書的自序里說。在這本書里,大歷史與小歷史結合,大時代與小細節交織,將中國凝聚到村莊里。熊培云用一個農村化的視角看中國,將一個國家用農村化演變進程來描述。
在熊培云的詼諧和幽默之中,我們聽他以沉痛卻樂觀的筆觸用家鄉小堡村的經歷串起他對百年中國鄉村大視野的梳理和重建:農民與土地的擁有與被擁有,革命和運動時期的農村,城鄉不平等的起源,鄉村民主和鄉村精神,鄉村生活的救贖與信仰,以及隨處可見的他自己的鄉村成長見聞和其家鄉父老的生活命運紀事。
一邊是大片的沃野和森林掩映著上百年的古堡、木房子;一邊是古老民居蕩然無存,現代建筑光怪陸離。為什么西方的小鎮令人向往,而中國的鄉鎮卻無人問津?
就像清末洋布大量涌入中國,農民們怎么也想不到,世世代代的蠶絲與棉花會突然失去競爭力,他們的飯碗就這樣被打碎了,而現在,他們怎么也想不到,世代居住的地方會變成這樣子。當人們開始喜好“城市周邊游”,開始動輒“農家樂”的時候,從接待他們的農村人臉上,我們并非能看到從喜悅到熱情,而多是從不解到麻木。城市人對農村產生興趣,這是讓諸多羨慕生活在城市的農村人所大為疑惑的。
農業始終處于被改造、被提升、被發展的弱勢地位,每個抄近路的方案都會面向它而展開,當運動、斗爭、立場等被模糊的東西在廣大鄉村成為主流話語時,歷史留下了一段苦澀的記憶。
鄉村問題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始終是一個焦點話題。
中國人寫下了太多贊美鄉村的詩歌,在那里他們找到了反城市的精神,他們不用按時上班,不用向權力低頭,不用承擔精神壓力,人與人可以相對獨立地生存。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始終存在著一份對碎片化的向往與追尋,而鄉村恰好為我們提供了這種可能。
中國正在飛速發展中,鄉村正逐漸弱化,終有一天,村莊將退出焦點話題,這意味著,數以億計的人的生活將發生改變,他們將告別曾經,這個告別,意味著永遠無法再回去。
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一座鄉村,如今,它已淡化、模糊,并最終被遺忘。費孝通念念不忘的那個“鄉土中國”已經漸行漸遠,破碎的鄉村中唯有日月星辰依舊古老。
《一個村莊里的中國》
作者:熊培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頁數:505
定價:45.00元
ISBN:9787513304139
《好小貓 》
作者:顧湘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0
頁數:177
定價:25.00元
ISBN:9787544723084
《如何成為一個怪物》
作者:馮唐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頁數:363
定價: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1330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