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那一天,我邁出大學校門,踏進了我人生第一份工作,開啟了十年不變的歷程。
那一天我和往常一樣,登上了家門口的221路公交車,向司機親切地打了個招呼。這是一趟陪伴我走過十年成長之路的班車,十年前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221線路也是剛剛開通不久,線路由市中心的動物公園一直跨越到郊區的長隆動物公園,顛簸36個站,延綿半個老廣州。我們仿佛是命運安排的兩個伙伴,前路任重而道遠。
我第一份工作在海珠區禮崗,家在中山三路,在那時工資很低,為了省些路費,憑著那張還可以使用的大學生月票,上下班分別轉四趟月票專用線路,忍受擠,忍受熱,就是為了用那每月25元的公交月票,對撼那一趟2元的空調車費,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不可思議,但那時有的是時間,缺的是金錢。
很多人說,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不好受的,都是買經驗的。的確,世界上的幸運兒是罕見的,至少我不是。讀大學時我順應“潮流”選擇了會計專業,方便畢業后找工作,誰知到了面試時,滿眼的招聘公告上都是“從業兩年”、“兩年經驗”之類的字眼。好不容易入職了一間大型超市的財務部,做個結算員,以為從此可以大展拳腳了。后來才知道,所謂的結算員,連帳也沒有摸到,具體工作就是向超市供應商解釋為什么沒有如期收到貨款。一句話:何時結算公司決定,怎樣解釋就由結算員來做。那時候,一天下來,被供應商“問候”半天是正常現象。工作倒也無壓力可言,不過上班一肚子氣,下班還要去擠公交,有時侯擠在車廂中等紅燈的一剎,遙望著車外私家車里舒適的環境,一個初生之犢總會有些心理不平衡,總想著自己何時才能當個小領導,在后臺指指點點,何時又能開著自己的私家車上班呢?
但那時,僅僅是遙望。
其實,那個年代,廣州市的空調公交還不太普及,很多人還不太愿意坐2元一趟的空調車,所以傍晚的221車廂里,總有一種與外界的繁忙擁擠大相徑庭的寧靜,我特別喜歡這種寧靜的感覺,尤其帶著上班時客戶那種直接到位的“慰問”來坐車,這種寧靜是多么的彌足珍貴。記得那一晚滂沱大雨,雷電交加,看著車外的人群,滿身濕透,紛紛走避,看著旁邊非空調車里人煙稠密,霧氣上升的情景,那時覺得自己已經何其幸福,優越了。
走上221路班車的那一刻,多少是一種心靈的慰籍,精神的放松,仿佛工作的壓抑和無味,已經停留在車站遠去了。但221路班車裝載的,不僅僅是我下班時疲倦的軀體,更裝載著我不斷成長的心靈。
在挨罵和受氣的日子里,總想著做后臺,做領導的風光,后來才知道并不然。當我晉升為結算小組負責人的時候,才明白原來一直翹首以待的中層領導崗位,只不過是一塊夾心餅。上級的任務不斷壓下來,下面的員工完成不了,這種無形的壓力,比之當年不用思考的簡單工作,那時的怨天尤人是多么的膚淺。而回家路上的221路班車,就成為我思考工作,組織思路的好地方。車上的寧靜讓我能跳出工作困擾,靜靜地計劃明天的一切,很多困難,都會因心靜迎刃而解。我特別喜歡坐在車窗的位置,仰望著沿途的景色,萬國廣場、海珠鐵橋、英雄塑像等等,都成為我組織思路的聚焦點。
日復一日的十年,我換了三份工作,裝載著我心靈成長的221路班車也前后修改了幾次線路,但都經過我家門口,車隊的十多位司機早已像朋友一樣,當我見到他們熟悉的面孔時,總會親切地點頭示意。后來我真的如愿買到自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私家車,但我上下班還經常乘坐221路班車,因為坐在車上的位置,我都可以放松精神,去計劃我的工作,規劃我的明天。從埋怨到思考,從思考到規劃;從工作到生活,從生活到情感,221路班車,裝載著我成長的心靈。
那一天,我和往常一樣,登上221路班車,車上的司機卻向我微微一笑,說道:“老朋友,明天開始我們改線路,短期內不再途經這里,我們以后就少見面了……”司機的話還沒說完,我的心已經似地震一樣沉下去,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突然充斥著我的心靈,仿佛跳出了茫茫大海上的小船,失去了寄托,失去了承載,失去了摯友。
當我坐到位置上的時候,耳邊仿佛有把聲音在說道:“再會了,裝載心靈的班車。”
……
兩年之后,因為市政工程的原因,我家從中山三路搬到城東的區莊,當我步出新居小區大門的一刻,迎面開來一輛黃色的公交班車,我喜悅地凝視著,那個熟悉的數字,掛起了我心靈的微笑。
(雷威薦自《西江文藝》)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