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來應該感到高興的,畢竟,他回來了,在他們結婚紀念日這天晚上趕了回來,還給她帶了禮物——一只上好的玉鐲。可是,她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而是坐在那里生悶氣。
和以往任何一次一樣,面對她的抱怨,他只能選擇沉默。
自從大半年前,他們在北京郊區買了房,將家從陜西省西安市遷到北京之后,幾乎每次他回來,她都少不了要如此鬧騰一番。
他理解她,從一個光鮮的職場女性突然變成一個在家打理老公和女兒生活的全職主婦,她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適應期。況且,在北京,她無親無故,當老公和女兒相繼出去工作、上學時,剩下的是她一個人面對百無聊賴的寂寞日子。
但這樣的現狀,又何嘗是他想要的?當初他們決定在北京安家,就是因為他長期在北京工作,于是咬牙買了房,把她和女兒接了過來。然而,剛剛安頓下來,公司又決定在西安成立分公司,并派他擔任分公司的常務經理,全面負責新公司的組建工作。
事業是男人的生命。正值40歲出頭,他決定大干一場。可是,職位的上升帶來的是更多精力的付出。他比以前更加忙碌,家再次成了驛站。她的每一句牢騷,他都無言反駁。的確,一直以來,他能為家做的,只不過是每月在銀行卡上的一串數字,對于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子,他也想參與,只是苦于分身無術。
她還在喋喋不休地發著牢騷:“你仔細算算,大半年以來,你真正待在家的時間有幾天?從上個月到現在,你又回來過幾次?孩子的家長會,你參加過幾次?”他留意到,她所歷數的他的“罪狀”,全部是與數字有關的。他小聲地說:“你記住的都是一些數字,以后,你能不能少記一些數字,好好珍惜我們相聚的日子。”
他的話絲毫沒能改變她的壞情緒,畢竟,聚少離多的日子里,她一個人背負了太多。
讓她發生轉變的,是她40歲生日那天。
以往,每逢這個日子,他都會陪著她度過。但今年卻和往常有些不同,她心里雖然盼著他回來,但又再明白不過,對于如今大部分時間都在火車或飛機上度過的他來說,那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他亦不動聲色。
令她意外的是,深夜23時多,他竟然回來了,帶給她的禮物是一大束紅玫瑰。
結婚十幾年,日子漸漸趨于平淡,而那個日子,卻深深地鐫刻在他的心中。無論他身在何處,都要趕回來。
手捧著那一大束開得正熱烈的花朵,她的心激起感動的漣漪。
然而對于她來說,幸福的時光實在太短暫。第二天早上,她醒來時,身邊已不見了他。瞬間,她有些恍惚,似乎昨晚的一切,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放在床頭柜上的一張紙條讓她確信那是現實:親愛的,原諒我不辭而別。今天下午有個重要會議,我必須趕回去。
想著開往西安的飛機上那個疲憊的身影,她的眼里,瞬間涌出淚來。這時,她恍然發現,雖然他平日里待在家的時間很少,但心卻從未離開過這個家:不管多么忙,他每天都會記著給家里打個電話。于是,每天晚上,家里的坐機響起的時候,便是她和女兒一天中歡呼雀躍的時候。這足以表明他的心一直牽掛著這個家;難得回來一次,他總會仔細地檢查家里的燃氣設備、水管、插座……唯恐自己不在家的日子里,它們突然毫不客氣地鬧罷工,她一個女人家會手足無措……
她想起他曾經對她說過,要她少記一些數字,直到這一刻她才明白,他的后半句話真正想說的其實是,多記一些愛。
第一次,她看到的不再是他在家只停留了幾個小時,而是他千里迢迢地奔回來的這份繾綣愛意。
自那以后,她完全改變了心態,她不再記他有多久沒有回家,而只記那些與愛有關的數字。比如,他縱使身在異地,也通過電話、短信、禮物等各種方式源源不斷地給予她和女兒關愛的那些記錄。每次他回來,她不再抱怨,而是好好享受小別勝新婚的甜蜜。她發現,自己比以往更頻繁地品嘗到幸福的感覺。
編輯/李建華 weixiao731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