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不是別人眼中的“三好男人”,而是典型的“騷包青年”——活得招搖,過得個性。我覺得能這樣活著,也蠻好。
——華 少
因為在47秒內不卡殼、不出錯、不含糊地念完了長達350字的廣告詞,在時下大熱的選秀節目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中,面對劉歡、那英等4位大牌“導師”,主持人華少成功“搶鏡”,成為紅遍當下的“中國好舌頭”。由于他主持、唱歌、拍電影、演話劇“十項全能”,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愛將老婆兒子掛嘴邊,華少又被冠之以“三好男人”和“80后標兵”的稱號。不過,一向在臺上幽默慣了的華少嘿嘿一樂,為自己洗白:“我不是三好生,而是‘騷包男’!”
“三好學生”的人生很勵志
華少原名胡喬華,1981年出生在杭州一個工人家庭。小學時父母離異,他便一直跟隨父親生活。父親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陪他,孤獨的華少就經常模仿故事中的各種人物自言自語,天長日久,華少慢慢便練就了一張利落的嘴。高一那年,華少的一篇作文獲獎了,他贏得了上臺當眾朗誦的機會。也就是這一次當眾朗誦,華少的語言天賦被老師發現,隨后成為學校廣播站的小主持人,而他的夢想也自此開始萌芽。經過多番努力,3年后,華少終于如愿以償,走進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播音主持專業。走進大學的那一刻,他站在播音主持系的辦公樓下,望著那幾個大字暗暗發誓:“我來了,有一天你一定會為我驕傲!”
話放出去了,行動很快也跟了上來。華少進校后不久,碰到杭州交通經濟廣播電臺舉辦主持人大賽。他二話沒說就報了名,以出眾的才華順利獲得了到電臺做嘉賓主持的機會,但隨后的兩年華少卻吃盡了苦頭。因為學校在郊區,而節目錄制地點在市中心,每天來回就要4個小時。為了趕時間,他連續兩年的晚飯都是3元錢的蛋炒飯。吃到后來,別說看一眼,就是聽到“蛋炒飯”這三個字,他就會一陣陣地反胃。
當然,更辛苦的還是其他事情。此時節目剛剛起步,華少除了要做主持、編導、宣傳外,還得自己去拉廣告。一年365天,天天風雨無阻地滿杭州城跑。“那時候幾個宿舍的哥們都調侃我說,‘少爺了不起!一出山就是臺柱子,一個人撐起整個節目!’可有一天,天下著鵝毛大雪,公交車一路走走停停,回學校時已是晚上23時多,當我瑟瑟發抖地拎著一份蛋炒飯沖進宿舍時,幾個哥們都哭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辛苦,可那時卻像打了雞血般,絲毫不覺得累。”回憶起當年,華少仍意猶未盡。
好在天道酬勤,正是那兩年的摸爬滾打讓華少與夢想越來越近。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他不僅在杭州交通經濟廣播電臺做過音樂、體育、綜藝、生活類等多個節目,而且每一個節目的同時段收聽率一直是第一。2003年7月,華少大學畢業,這家電臺的領導找到學校,點名要將華少歸入麾下:“我們需要一個全能的主持人,他是絕對的不二人選。”
就這樣,華少正式開始了他全能主持人的夢想之旅。這一做就是整整6年,直到2005年。
2005年年初的一天,正在電臺忙碌的華少突然接到了浙江衛視一個朋友的電話,說是電視臺新上的欄目《娛樂財富》少一個外景男主持。“你做了這么多年的戶外直播,應該會很合適,去試試。”華少當即就毛遂自薦了。因為外景直播經驗豐富,華少的客串大獲成功。
這次客串激起了華少對電視主持行業的好奇心。他想了解電視臺的一切,也想給自己開辟另一片天。于是,思慮再三后,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離開工作了6年的電臺直播室,轉戰浙江衛視。此時,華少已經是杭州小有名氣的電臺主持人,他主持的《交通快活人》節目還被評為“2005年杭州十大品牌欄目”。放棄不菲的收入和嫻熟的工作,這不僅僅意味著勇氣,更可能是巨大的冒險。所以,一直支持他的父親第一次投了反對票。“我還年輕,給我3年時間,3年。”華少用這句略帶悲壯的誓言,換回了改旗易幟的自由。
當然,華少沒有用到3年時間。只是,這其中的過程異常艱辛。電臺是個人的藝術,工作都一個人來做,而電視臺則是多人多部門配合的工種,并且主持人除了聲音,還需要表情、動作。所以,最開始時,連“站位”都不清楚的華少經常被導演罵。為了改進,華少一天至少要看4檔綜藝節目,節目的前期策劃會,不管需不需要主持人參加,他都一定會出現在會場。在不斷琢磨與磨合之后,最終,他主持的第一檔節目《男生女生》大獲全勝,當年就被浙江廣電集團評為“十大名牌節目”。
之后,《幸福雙響炮》《奪寶奇兵》《愛唱才會贏》等電視欄目紛紛向華少拋來橄欖枝。2008年,浙江衛視推出強檔娛樂節目《我愛記歌詞》,由華少擔任男主持。節目推出不久,收視率就急劇飆升,穩坐當年同類節目冠軍寶座。華少也因此成為浙江衛視主持“一哥”。
從電視門外漢到主持界“黑馬”,華少用了不過短短的3年時間。他這樣概括自己的“成功”:“除了幸運,我想就是上天眷顧勤奮和認真的孩子。”
“騷包”名人生活很招搖
在諸如《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等節目的推動下,華少成了“名人”。而成了名人后的華少,個性卻越發招搖,絲毫沒有因為圈子的浸染而被磨光棱角。
例如,他與娛樂圈爆料大佬“舞美師”的那場“戰爭”。2009年,華少主持了浙江衛視娛樂節目《超級領唱全國爭霸》。當其中的“中國藍領唱”現身直播時,“舞美師”連續發文,爆料“中國藍領唱”的酒吧歌手身份,還說了一些帶有強烈侮辱性色彩的言論。“爆料”出來后,華少在直播中公然對“舞美師”隔空放出狠話:“酒吧歌手也好酒吧舞女也罷,他們在人格上并不低人一等!”“口水門”事件因此爆發,驚起圈內一陣陣波瀾。
然而事情遠遠還沒完,一年后的2010年5月15日,因為“舞美師”將到浙江衛視擔任《我是大評委》之“麥霸英雄匯”的節目評委,正在主持直播現場的華少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突然宣布退出,頓時引來場內外一片嘩然。雖然兩個人的“舊怨”最終因很多原因不得不“化解”,但直言一年前的“口水戰”時,華少依然稟性不改:“他此前的言論偏見色彩強烈,我完全無法茍同。作為一名媒體公眾人物,我有權利,也必須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絕不是利用媒介公器牟一己之利,而是為了主持公道!”
除了敢得罪同行,華少還不放過對自己有“生殺予奪”大權的制片人。2011年4月,華少接手綜藝欄目《中國夢想秀》。為了幫尋夢人圓夢,華少挨過打,受過罵,倒過茶水,再苦再累他也沒吭過一聲。但這年10月,一向好脾氣的他竟然氣得摔話筒當場罷錄。10月20日,華少如常在演播廳錄新一期的《中國夢想秀》。圓夢者是來自天津的聾啞女孩趙曉梅。趙曉梅原本是一對雙胞胎姐妹中的妹妹,因為家貧,1歲時就被送給了養父母。在幫趙曉梅圓夢時,為了節目效果,制片人特意瞞著她把她的親生父母都接到了節目現場。但事實上趙曉梅根本不想見親生父母,所以,當圓完舞蹈夢的趙曉梅突然得知此消息時,情緒當即失控,哭著跑出了現場。同樣被蒙在鼓里的華少在得知制片人有如此“驚喜”的安排后,言辭瞬間激烈:“不錄了,沒法錄!人家過得好好的,干嘛非要這樣折騰人!”但制片人執意不從,堅持要求按原有設計錄制,最終,華少暴跳如雷,“啪”地摔掉話筒轉身走人。
這也是電視圈中首次主持人公然和制片人反目的事件。國內的電視圈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有權挑選主持人,成立自己的團隊,華少這樣公然和制片人反目,讓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他卻始終拗著一股勁:“任何事都要尊重當事人意愿,節目組出于收視目的故意安排‘團聚’肯定會打破趙曉梅平靜的生活,這未必是件好事,那為何非要執著于此呢?”
得罪同行,冒犯“權勢”,華少像極了“刺頭”。但他卻還想著“砸爛電視”。做主持人多年,他知曉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規則,經歷得多了,就想把這些東西公之于眾。“你現在打開電視,看到最多的是一些購物、相親的節目。你看那些電視購物上扯著嗓子大聲叫賣、以滑稽夸張的表演引起人們購物欲的人,有時候我會想他們在屏幕后面的生活是怎樣的?是不是也有過電視購物的經驗?我就很想了解這樣的人背后的生活,雖然是小人物的故事,但一定特別有趣,說不定也特別深刻。”于是,他開始創作“黑色喜劇”劇本《砸爛電視》。斷斷續續寫了兩三年后,直至2012年4月,劇本終于完成。如今,華少正全力準備將劇本搬上熒幕。
進入電視圈娛樂圈多年,如今的華少名利雙收。但最讓他欣慰的,卻是在圈子里有丁當這樣一個真誠的朋友。華少和歌手丁當相識多年,年頭長得連兩人自己都想不起是哪年認識的。因為工作太忙,兩人見面的機會并不多,但見面后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陌生,朋友間的那份真誠彼此一個眼神就能感受得到。2012年9月,因《中國好聲音》走紅的華少來北京做活動,同在北京的丁當也到場助陣。談起兩人的友誼,丁當哈哈一笑:“我們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華少則幽默地“回擊”:“只因我們認識太久。”
“總有人說娛樂圈里沒有真正的朋友,所以我對和丁當的這份友情備感珍惜。”遠離舞臺上的機敏耍酷,真實的華少感性而單純。
好廚藝的風范“老克勒”
華少剛過而立之年,而他已結婚6年,兒子胡卜文已經5歲。雖然有“搶趕超”的嫌疑,但華少卻非常享受為人夫為人父的樂趣。他甚至打趣說:“因為我有老婆有兒子,不喜歡漂泊感,所以一直被浙江臺吃得死死的。”
華少的妻子之前也服務于浙江衛視,是《我愛記歌詞》的編導。有了兒子后,她為了給兒子一個更加平靜祥和的家,就離開了電視圈。妻子的付出一直讓華少心生感激,只要有可能,他總會傾盡所能地對妻子好。
華少很喜歡儀式感,總認為任何開始和結束都需要一些明顯的印記。所以,在生活中,他有很多儀式。比如情人節,無論如何,他都是要和妻子一起過的。2010年2月,情人節恰逢大年初一,陪家人還是陪愛人?大家像等著看笑話似的盯著他。華少也不含糊,三下兩下安排好:“先一起陪父母,然后重點疼老婆。”所以,這年2月11日,華少就開始休假,夫妻倆在家膩歪兩天,就一起去陪兩邊父母過年。等到年初三,再把兒子往外公外婆處一放,兩人找個地方躲起來……
華少和妻子都是購物達人,雖然一起逛街的時間不多,但每年夫妻倆都會抽空去中國香港、日本東京掃貨,一起逛到心滿意足。因為都愛臭美,所以,每天晚上臨睡前,夫妻倆都要進行一天之中最“騷包”的行為——搭配第二天的行頭。夫妻倆會將衣服一套一套地搭配好拿出來,互相問:“這套怎么樣?”接著又說:“等一下,再看看另一套。”就這樣你一套我一套,你一言我一語,一直到定下要穿的那一套,都搭配好放好,夫妻倆才會喜滋滋地去睡覺。
因為愛掃貨,華少的衣服多到自己都覺得“浪費”,偶爾良心發現,他也會在妻子面前故作捶胸頓足懊惱樣。每每此時,妻子都會淡定地安撫他:“這是工作需要,公眾人物穿著重復不僅自己有壓力,還要被人指指點點。”說完,妻子又會抿著嘴笑,“你和老爸身材一樣,只要不是太艷麗的東西,你的衣服他都能穿。而且——正好給他的‘老克勒’范提供了最佳后勤保障。”華少的父親是上海人,有著上海老派紳士的作風,頭發往后梳得整整齊齊,一副金絲邊眼鏡擦得锃亮,平時要出門了,就直接到華少的衣櫥里拿衣服。妻子的“開導”讓華少慢慢地由“偶爾自責”搖身一變成了“不時自喜”,偶爾再愧疚的時候,干脆就直接自嘲自己也“老克勒”了。
除了“騷包”愛臭美,華少還能將鍋勺掌得和話筒一樣熟練。華少的廚藝多少有點家傳的味道,因為老爸好這個,經常讓他打下手,久而久之他就跟自己較上了勁,覺得大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行,從此便與廚房結了緣。雖然在老爸眼中他這個徒弟至今尚不能出師,但這一招半式用來哄妻子開心,或與兒子共享天倫之樂,已是綽綽有余。一次,因為一點小事華少與妻子鬧了別扭,一生氣甩門走了。可一出門他就后悔了。怎么辦?進退兩難間,他靈機一動,直奔菜市場買了滿滿幾兜菜回家。進門后他像沒事一樣隨口招呼道:“老婆,我買菜回來了,給你做好吃的啊。”一句話,一頓飯,就化解了一場小危機。
因為愛好美食,華少越發會營造浪漫氣氛。華少和妻子都很喜歡葡萄酒,為了搭配不同的葡萄酒,他還收藏了不少葡萄酒杯。而什么時候會想到喝上一杯呢?“大凡在家和老婆一起看電影時,我們準會開瓶酒,借著酒香,在虛擬的聲色世界里細品真實的幸福。”
但這樣的閑暇顯然少之又少。除了做主持,愛好廣泛的華少還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他演過話劇,出過書,編過劇本,還在電視劇《七年之癢》中擔任男一號。2012年9月,他拍攝的勵志愛情微電影《一個婚禮和一個葬禮》殺青,而另一部他創作的“現代版洛麗塔”微電影也即將開拍。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如此忙碌?華少總會笑笑說:“我想要早點退休,就得努力運動起來,一方面盡快讓自己的樂趣得到滿足,另一方面也通過工作創造更多的物質條件,能把身邊我愛的人照顧得很好。為了這個時刻早點到來,唯有現在多做一些。”
有人說,華少長了一張勞動人民的臉,一對眼鏡片厚得像啤酒瓶,還是大暴牙,怎么就成了主持界的“黑馬”了呢?或者,一個男人,有擔當,敢作為,心系家人,即便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其魅力也能無愧于“好男人”的評價吧。
編輯/曹雯
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