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是上戶口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名字,人們不僅給自己取名字,給寵物們取名字,也給星星們取名字。你想,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清,要是不給它們上個“戶口”,誰能把它們區分開來啊?
雖說宇宙空間里有各種各樣的天體,但是只有小行星能夠由它們的“父母”——發現者來取名字,并且還能得到世界公認呢。那顆名叫周杰倫的星星就是太陽系里的一顆小行星,居住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里。它的直徑大約為3千米,是個名副其實的小不點。周杰倫星原來的名字叫做257248,它是2009年中國的天文愛好者金彰偉、陳韜、蔡元生和天文臺觀測助理林啟生共同發現的。除了愛好天文,他們四個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都喜歡歌手周杰倫,所以,他們就用自己偶像的名字來命名小行星啦!
取個名字不容易
要想發現一顆新的小行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漫長的等待和謹慎、科學的態度?!巴塾钡挠^測者們,終于在浩瀚星海里發現了一顆素不相識的小行星后,還不能馬上就認定它是從沒被人發現過的新行星,只有當這顆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都被觀測到后,觀測者才能報告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經過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確認后,這顆小行星會得到一個根據國際統一格式制定的暫定編號。如果這顆小行星至少在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并且它的運行軌道能夠精確確定,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才會給它光榮地頒發一個永久編號。到這里,小行星才算發現成功。有些小行星只有永久編號,有些小行星則有非常個性化的名字,按照慣例,發現者可以在發現小行星后10年內給它取名字,然后寫一份“命名提案”交給國際天文聯合會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委員們經過投票通過后,這個名字才能生效,并且公布在每年出版的《小行星星歷表》上,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用自己的名字給星星命名
在天空中,有100多顆小行星的名字跟咱們中國有關。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用人名來命名的了,比如楊振寧星、李政道星、錢學森星、袁隆平星、祖沖之星……
能夠用自己的名字來給小行星命名,這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你看看上面那些小行星的名字,采用的都是大名人的名字,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名字也飛到天空里去呢?說自己的名字有個性、夠另類,這種理由根本打動不了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的委員們,他們更青睞那些在某個領域里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的名字。福州有一個名叫吳其瑾的女孩,她代表中國參加2010年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榮獲了個人二等獎。為了表彰她,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特別將26323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其瑾星”。看,要想在太空中留名,還得多多為人類、為社會作出貢獻才行啊!
我給星星起名字
小行星的名字一旦確認就不能再更改,所以給小行星取名字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就因為這樣,發現者們特別看重取名字這件事情。為了取個好名字,他們還公開向大家征集小行星的名字,讓普通人也能給星星取名字。
比如2009年威海市天文臺發動人們給一顆小行星取名字的時候,大家就不約而同地想把小行星叫出“威海”味兒來,起的名字五花八門,比如:“丁汝昌星”、“鄧世昌星”、“劉公島星”等等。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的委員們可不太想讓小行星們沾上商業氣息,以前,也有人提議給小行星取名叫“比爾·蓋茨”星、“谷歌”星,雖然比爾·蓋茨和谷歌公司也為天文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不少力量,可是,這打動不了挑剔的委員們。至于那些像“八零后”這樣含有時髦詞匯的名字,外國的委員們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當然也沒能獲得過關斬將的資格了。如果是你,你會給小行星取個什么有個性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