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們或許很難想象,僅僅就在5年以前,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兜里揣著的手機,還都是鍵盤手機。而今天,至少一半的人已經“鳥槍換炮”,用上了觸摸屏手機。觸摸屏也許就代表了平面操控技術的未來,它究竟是怎樣實現的呢?
軍用技術造福大眾
和很多高新技術一樣,最初,觸摸屏操控技術針對的是軍事領域。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觸摸屏技術就開始被應用于軍事領域了。經過多年發展,觸摸屏技術衍生出了四五種不同的類型,其中的電阻式觸摸屏和電容式觸摸屏技術應用范圍最廣,效果也最好,也是我們最容易接觸到的觸摸屏技術——所有的觸摸屏手機,使用的都是這兩種技術中的一種。
為什么手指在觸摸屏上一點,就能“命令”屏幕產生變化?其實基本原理一點都不復雜。觸摸屏的核心就是一部傳感器,這個傳感器由觸摸檢測部件和觸摸屏控制器兩部分組成,前者負責判斷手指觸摸屏幕上的位置,后者負責判斷手指在這個位置要做什么,并作出回應。
就這么簡單?嘿嘿,實際上還是要稍微復雜一點,咱們分別來說吧!
電阻屏
在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著名的iPhone手機之前,其實觸屏手機就已經有很多了,只不過,那時的觸屏手機使用的都是電阻觸摸屏技術。
電阻式觸摸屏主要利用的是壓力感應原理。電阻屏有兩層薄膜屏組成,兩層薄膜都有導電性能,但相互之間卻并不貼合,而是由無數極其細小的透明隔離點隔開。這樣一來,兩層薄膜在正常狀態下就不會發生接觸,但是當我們的手指按在屏幕表面時,壓力會導致兩層薄膜屏在手指按壓點發生接觸,于是兩層導電薄膜之間就有了電流的流動,產生了電壓。這種變化瞬間被檢測到,觸摸的位置也就能被確定了。
電阻屏觸摸技術歷史悠久,操作簡便。因為只要對屏幕表面施加壓力就行,所以任何東西都可以在屏幕上進行操作,適用面非常廣。但由于觸摸產生的壓力只能產生一處集合點,所以很難實現多點觸摸操作。
電容屏
與電阻屏觸摸技術相比,電容屏觸摸技術要“酷”得多——人家是利用人體電流感應來操作的哦!
聽起來很玄乎,咱們來解釋解釋。電容式觸摸屏由一塊復合玻璃屏構成,這塊玻璃的內表面和中間的夾層都涂有導電層,屏幕的四邊各有一個電極,這樣就在整個屏幕區域內形成了一個低電壓的電場。
人體也存在電流,當然嘍,我們平時是感覺不到的。但人體的很多活動,都伴隨著這種生物電流。比如你被針扎了一下,產生了疼痛感,這個感覺就需要借助生物電流,在人體神經網絡中傳導,直到把“疼”這個信號送到你的大腦中,你才會感受到疼,并作出反應。
當我們的手指接觸到電容觸摸屏時,人體就會從觸摸屏區域內的低電壓電場中帶走一個微小的電流,同時,屏幕四周的電極會向電場內流出電流。這就好比一盆水,當取走一勺水時,水管自動再流出一勺水來補充進去。四周電極流出的電流到達觸摸點位置所經過的距離,與電流的強弱成正比,根據這樣的比例關系,就能得出觸摸點到屏幕四邊的距離是多少,從而確定觸摸點的位置。
看出來了吧?采用電容式觸摸技術的手持數碼設備只認人體,對別的觸摸物“熟視無睹”。這種觸摸屏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有效防止誤操作,并且感應更靈敏,能夠實現一塊屏幕上多點觸摸——人體帶走一處電流還是帶走兩處電流,都能被識別。
觸摸未來
未來的觸摸屏,還有什么樣的發展呢?
技術人員正在嘗試一種更牛的觸摸技術,這種觸摸技術能夠識別是人體的什么部位在觸摸屏幕!用手指觸摸和用臉觸摸,或者用腳丫觸摸,效果可是完全不同的哦!這樣一來,新式觸摸屏電腦就可以利用人體的不同部位來做不同的事情,比如用手指來撥號,用腳丫來玩足球游戲……
期待嗎?科技總能給我們更多驚喜,不信咱就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