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2時40分,臺灣執法部門開船來到廈門廈金碼頭。大陸警方先將取得的10箱證據(7紙箱,3皮箱)移交給臺灣執法部門。隨后,13名臺灣嫌犯和通緝犯被大陸警方押到移交現場,臺灣執法人員逐一核實后,換上臺灣械具。
移交現場,臺灣“移民署”官員黃柏生向記者表示,感謝大陸警察兄弟的幫助,以后還會繼續加強合作。
今年8月以來,在公安部統一組織指揮下,福建、廣西、廣東公安機關先后與臺灣執法部門密切合作,抓獲涉嫌拐騙強迫和組織大陸婦女到臺灣賣淫、故意殺人犯罪的10名臺灣犯罪嫌疑人和3名臺灣通緝犯。
在這個案件中,大陸警方與臺灣的合作始于今年2月。當時,臺灣移民部門向大陸警方通報,發現一拐騙大陸婦女到臺灣強迫賣淫的犯罪團伙。該團伙以“假結婚”誘騙大陸婦女赴臺后,集中看管限制人身自由,同時在廈門建立秘密據點,設立招嫖網絡電話,遙控指揮在臺“馬仔”強迫被拐騙婦女賣淫。
隨后,兩岸執法部門同步行動,一舉摧毀強迫賣淫窩點和秘密據點5個,抓獲33名犯罪嫌疑人。
臺灣執法人員介紹,由于犯罪團伙機房設立在廈門,臺灣警方無法查處。其中一個團伙偵查了兩年多的時間,涉案人員80人。而這3個團伙被打掉后,臺南地區的賣淫業隨之蕭條。
事實上,這并不是大陸警方第一次與臺灣合作。大陸公安機關一向嚴厲打擊跨兩岸違法犯罪活動。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大陸公安機關加強與臺灣執法部門的協作力度。
公安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鋼說:“大陸警方已與臺灣執法部門建立良性的溝通機制,與臺灣多個部門形成合作關系。”
王鋼介紹,大陸警方與臺灣執法部門的合作始于1990年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臺灣紅十字組織在金門簽署的《金門協議》。這是1949年以來,海峽兩岸分別授權的民間團體簽訂的第一個書面協議。
隨著兩岸人員交流交往的增加,涉及兩岸的案件越來越多,兩岸警方2005年分別以中國警察協會和刑事偵防協會名義建立聯系渠道。
4年后,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在此基礎上,兩岸警方高層工作會晤機制制度化。在雙方共同推動下,兩岸警方高層工作會晤每年舉行兩次,分別在兩岸舉行,已經成功舉行了5次。
大陸公安機關還建立了與臺灣法務、海巡、移民、關稅等部門的聯系。為提高合作效率,在公安部港澳臺辦總窗口下,建立了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公安機關與臺灣方面的聯系渠道以及個案聯系人制度,直接處理與臺合作打擊犯罪事務。
前幾年,不法分子在大陸和臺灣之間犯罪,比較典型的是綁架案和電信詐騙案。
而在打擊了七八起綁架案后,2008年之后基本上沒有涉及兩地的綁架案了。2010年后,兩岸警方合作打擊的重點轉到電信詐騙犯罪。
“電信詐騙還涉及東南亞國家,我們發明了兩岸警方合作,共同赴第三方辦案的方式。”王鋼說。
打擊毒品犯罪也是兩岸警方合作的重點。去年12月,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統一指揮協調和臺灣警方大力支持下,海南、廣東、四川、湖南等地警方同時行動,摧毀以臺灣人為骨干橫跨五省的特大販毒集團,抓獲犯罪嫌疑人40人,繳獲毒品數百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