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王震到陳云家里,把葉劍英說的用武力解決“四人幫”的辦法講給陳云聽,陳云讓王震轉告葉劍英:“看來,只有采取抓的辦法。不過,黨內斗爭,只這一次,下不為例。”
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許耀桐在《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產生方式述略》。文中,他總結了建黨九十年里,領導人的八種產生方式。摘錄如下:
因業績和聲望顯赫,獲推舉和選任(陳獨秀)
中國共產黨第一任總書記陳獨秀早在1915年就創辦了《新青年》,是北京大學教授、文科學長,“五四運動”的總司令,1920年5月又發起組織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享有極高的聲譽。盡管陳本人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時并沒有出席,但他卻被代表們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為總書記。
由共產國際授意認可,經黨代表選舉產生(王明)
1922年,中共“二大”通過決議加入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所以中共更換領導人,需經過共產國際的同意和批準。如1931年時在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的直接干預下,僅26歲的王明因此當選政治局委員,成為實際領袖。
依據“政見”競爭,由民主選舉產生(毛澤東)
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事實上產生了黨的新的領袖。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是,此次是通過采取各自作“報告”,形成“正報告”、“副報告”、“反報告”、“主報告”等,實則是圍繞對中國革命和戰爭的發展發表不同“政見”展開競爭,最后由代表多數做出民主選擇決定。
實行領袖終身制,并由個人指定接班人(毛澤東)
在遵義會議成為黨的實際領袖后,毛澤東本人從“七大”開始一直到“十大”,又連續擔任了黨的中央委員會主席,直到1976年9月逝世為止,事實上形成了領袖終身制。在晚年,毛對他之后的領導人的產生還采取了由他個人指定接班人的方法。他先是指定了林彪,并寫入“九大”的黨章,繼之又指定了王洪文。
采取斷然措施,獲得軍隊支持(華國鋒)
在“文化大革命”非正常時期,毛澤東去世后,“四人幫”形勢逼人。華國鋒在革命元老和軍隊的強有力支持下,采取武力逮捕了“四人幫”,繼而出任黨的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當年王震到陳云家里,把葉劍英說的用武力解決“四人幫”的辦法講給陳云聽,陳云讓王震轉告葉劍英:“看來,只有采取抓的辦法。不過,黨內斗爭,只這一次,下不為例。”
通過黨內革命元老和中央政治局成員協商提名,經由全國黨代會選舉確定(胡耀邦)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同意華國鋒辭去中央委員會主席職務后,黨內外一致要求鄧小平出任黨中央主席,鄧小平力排眾議,推薦年輕同志主持黨和國家領導工作,即由胡耀邦接任中央委員會主席,后改稱為總書記。
自覺于兩屆任期年限,以利于推出新的領導人(江澤民)
黨章本身并沒有明文規定領袖任職的具體屆數。江澤民在擔任了黨的十四屆和十五屆兩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后退了下來,不再擔任總書記職務了,以實際行動開創了黨的領導人任職兩屆10年的先例,為黨的領袖的正常更替做出了貢獻。
實行民主推薦程序,根據黨內“民意”提名中央政治局成員(胡錦濤)
在如何產生黨的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這個重大問題上,黨中央第一次作出了這樣的決定,采取民主推薦可新提名為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人選的方法。
2007年6月25日下午3時,黨中央在北京召開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就可新提名為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人選進行民主推薦,胡錦濤親自主持會議。民主推薦之后,黨中央就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方案反復進行醞釀,多次聽取意見,提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人選建議名單。10月22日,黨的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在新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4位同志中,2位是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同志。這實際上也在為將來黨的十八大產生新的領導人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