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學院起源于美國,當其來到中國,僅十余年就迅即成為各界精英最活躍的社交平臺。這次長江商學院因王石先生的情感故事而為世所注目,事實上,那里的故事不止于此。在那兒,精英們得以密集地認識彼此,以更為得體、自然、親密、放松的方式。比起傳說中的愛情,他們更為看重同學間基于對等的身份與地位構建出的兄弟感情。
長江商學院EMBA的22條軍規
第一條:永遠記住,這是長江EMBA,那它肯定就不是你在上大學也不是你在公司。這就要求你既不要像大學一樣和人比成績,也不要像你在單位里頤指氣使,發號施令,否則別人會以為你傻冒或有病。
第二條:即使你是億萬富翁也不要炫耀財富,因為這地方習慣鄙視有錢人。如果你實在忍不住,多捐班費,這樣既贏得了敬仰又表現了自己,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第三條 即使你并不富有也不要自卑,除非你連思想也沒有,再說金錢也不是個東西。
第四條 假設你學識非常有限,要記住保持沉默,因為你越是深沉,別人越以為你高深。
第五條 不要“忙”字不離口,這會給人兩個感覺,一個是你在故做重要,一個是你不會管理,因為對于地球來說有你和沒有你都一樣。
第六條 不要試圖和你的同學做交易,因為即使交易沒做成,他以后也會在你面前很牛。
第七條 不要試圖跳槽到你同學那里,因為到頭來既做不成同事也做不好同學。即便能湊合下來,你總會感到郁悶。
第八條 不要輕易否定教授的講課水平,因為這等于自招了你根本沒聽懂。
第九條 不要輕易為了表現自己和別人爭斗,因為你只能痛快一時而長時間和你的對手陷入囚徒困境。
第十條 不要太相信教授的話,因為大部分教授都不會做生意。
第十一條 不要不相信教授的話,因為你沒有做好的原因,教授會說是因為你沒有聽懂他說的話。
第十二條 過分表現自己不是“帕累托最優”是“帕累托最差”,因為你不但使別人喪失了快樂你也沒有多得到快樂。
第十三條 不要試圖以完美示人,因為在這個群體里永遠達不到“納什均衡”。
第十四條 吃別人兩次要記住回請別人一次,這是鐵律,如果既不吃請也不請人就更愚蠢。
第十五條 你可以拒絕說話,但說出來的話既不要夸大也不要虛假,至少不能夸大到衛星上天、虛假到無中生有,因為EMBA中沒有一個傻瓜,他們很容易判斷真假,然后對你敬而遠之。
第十六條 不要說你和某某省長某某局長吃過飯,因為即便是真的,別人也會認為你不成熟。
第十七條 如果你總不拿上課、聽課、作業當回事,那你虧就吃大了,因為你的成本會比別人高出N倍,即使收入一樣但你的凈利少了。
第十八條 不要太擔心考試,因為你不想及格的難度遠遠高于你能及格。
第十九條 即便你很世故,也要裝出一點童心來,尤其在做集體游戲的時候。
第二十條 記住,多點贊美少點批評,因為這幫人總喜歡別人拍他們馬屁。
第二十一條 不要用學到的新理論在你的企業里做試驗,因為企業不是試驗田,何況做生意只需要常識性的東西。
第二十二條 以上情況90%成立,如果你發現不同情況,請按以下地址回信:有病@傻瓜.net或者NB@傻瓜.com。
(注:此文是長江EMBA二期一班張肇剛根據有關資料改寫,此文在一、二、三屆學員中廣為流傳)
一個情人節夜里,北京三里屯豹豪酒吧。幾位女士被十余名男人眾星捧月般簇擁而入,玫瑰女郎不失時機地上前推銷節日禮物。嘻嘻哈哈中,每個男人都挑了朵最昂貴的藍色妖姫,單膝跪下,獻給幾位女伴。
如果他們都帶上身份識別卡,你會驚奇地發現,這些舉著玫瑰,一溜跪在地上的男人中,有官員、上市公司CEO、國企董事長,而那幾位接過玫瑰的女人,分別是公司總裁、某總局副司長……
這是《我們是李嘉誠的學生》里描述的場景,作者余丹清,廣東一廣告公司董事長,長江商學院EMBA二期學生,那些官員、CEO們,都是她的同學。
2002年11月,長江商學院一成立,便打破西方商學院發展常例,先開辦EMBA而非MBA。這意味著,申請者雖然也要求具備本科以上學歷,但可繞過MBA聯考,面試官也享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權。
眼下,長江商學院EMBA每年招生約550人,而每年全職MBA的招生名額,只有60人。
作為中國最昂貴商學院的EMBA學生,他們無外乎三類人:政府官員,民營企業家,公司高管。
商學院起源于美國,而當其來到中國,僅十余年就迅即成為政界與商界精英最活躍的社交平臺。一撥撥董事長、行長、市長、廳長們每周都積極在緊張行程中抽出兩天時間,坐飛機或乘專機飛赴某座城市一起上課、下課,一起吃飯、喝酒、K歌、打高爾夫、斗地主。
只有在最貴的商學院,他們才得以密集而優質地認識彼此。事實上,比起傳說中的愛情,他們更為看重同學間基于對等的財富、權力與地位構建出的兄弟感情。
“下流”的開端
長江商學院EMBA的申請條件從一開始,就已經為同班同學的質量做了嚴格的甄別。
近70萬元學費,8年以上工作經驗,5年以上管理經驗,只是基本條件。某縣級市一位房地產老總就曾被拒之門外,原因是他的公司在業界輩分太低。
盡管錄取率僅為15:1左右,但政府官員、國企高管與事業單位高層幾乎都能毫無懸念地進入面試,他們的學費,基本是所在單位提供的福利。但他們是少數,長江商學院公開數據顯示,官員同學只有一成左右,其余都是公司董事長、副總與主管。
精英階層的身份標簽,精心遍布于長江商學院每一個細節:首屆EMBA班的畢業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常規的畢業典禮則選在釣魚臺國賓館,四期中國企業CEO班年會舉辦于故宮,即使是供畢業生更換碩士服的衣帽間,也是五星級酒店的高級客房。
不過,“上流”的兩年學習時光,始于一個“下流”的開端。
當被一輛大巴帶往郊區,換上統一的T恤,站在教練面前時,一位市長同學被震住了,“那么年輕的后生,一上來就不客氣地沖我們喊:‘你們到這里,好日子就算到頭了,這兩天你們會挨餓挨凍。供應熱水和吃飯時間有限,動作慢點就沒有了。’”此前,敢這么跟他說話的,只有太太。
這是拓展訓練,為期兩天,是長江EMBA學員入學后的首門課程,也是同學間建立兄弟感情的開始。
一個班級同學需要分成幾個拓展小組,在接下來的兩天里,所有項目都以小組為單位攜手完成與彼此競爭。每位組員都要給自己起一個好記的名字。在余丹清的班里,內蒙古某市市長給自己起名“蒙古漢子”;某數碼公司老總因體形頗具規模,自嘲為“肥仔”;而“虎哥”,叫的是某部委官員。
這些昵稱往往會被沿用到畢業。一位學員回憶,畢業若干年后,他與某位同班同學意外在一個正式場合重逢,組織者剛要介紹,他們已經喊著對方的昵稱,擁抱起來。
“別人尊稱他廳長,我叫他大象,這就是長江同學的情分。”這位學員是某上市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廳長同學口中的“板栗”。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是EMBA二期學員,在一個叫“斷橋”的拓展項目中,他站在幾十米高,30厘米寬的搖晃木板上像樹葉般抖了二十多分鐘。“斷橋”下,一群總裁、市長、CEO大聲鼓勵他:李陽,我上大學時好崇拜你!李陽,我兒子崇拜你!李陽,我女兒崇拜你!偶像你不要讓我們失望,跨過來!
橋上的偶像同學搖搖頭:沒用的,那是我編出來糊弄你們的,用在我身上不靈光!
這個段子,在若干年后的同學聚會上還被大家津津樂道。
2007級一名學員因公務繁忙錯過了拓展訓練,事后發現自己因此錯過了許多友誼與機遇。因為他既沒有昵稱,也沒有組織,而在兩年學習中,各種活動基本都是以拓展小組為單位組織的。
“而許多同學的生意,都是和自己的拓展小組組員做成的。”他說。
長江兄弟情
長江商學院的師資不凡,周其仁、陳志武都曾任職于此。年輕教授與講師們也大多有歐美名校留學背景。
每次講完課,無論名教授如郎咸平,還是青年學者,大多會收獲學生們熱情的掌聲。這一度讓一名年輕講師感到困惑,在歐洲的商學院,即便是最好的教授,也很少在課堂上得到掌聲。
但對于課堂感染力不那么理想的老師,EMBA的學員們也會毫不客氣地啟動否決權—課堂質量反饋卡。
余丹清在書中回憶,一名留美數年歸來的學者在學生否定的意志中提出辭呈,事后他反思,也許是因為自己為學生布置的課前作業太多,課堂上安排的互動環節太多,這些都被證明是吃力不討好的努力。因為幾乎每次上課,都有學生顯然因睡眠短缺而不在狀態,他們沒有額外的精力和興趣來應對這些。
組飯局,組酒局,組K歌局,搶買單,是EMBA同學放學后的常規節目,觥籌交錯中,“兄弟感情”得以升華。
入讀長江前,林振旋是個再典型不過的香港商人,與同事及合作伙伴都僅限于君子之交。入讀長江EMBA后,這位香港燕鮑翅大王開始為大家提供由燕鮑翅制作的課間茶歇小點。畢業后,林振旋當選長江校友會香港分會會長,每有同學到訪香港,他都會特設家宴,選用最好的食材親自下廚。
“這才是長江兄弟感情,”他說,“平時同學聚會,十幾萬元的單,大家爭著買,這在香港是不可想象的。”
李亞鵬在長江念EMBA時,也時常在高級會所宴請同學。紅燒肉不知會不會常吃,常規的飯局酒局多在學校附近(北京東方廣場、上海龍柏酒店、深圳東海國際中心)設宴。爭搶買單也是有講究的,商人同學不會讓官員同學買單,官員同學也不大會搶買單。他們有時會強調自己拿著很低的工資,商人同學都表示高度理解。
高爾夫運動是EMBA同學中最普遍的社交工具。長江校友會總會會長趙勇與幾名同學為此合股2億元做了一個基金,專門收購或參股最受同學歡迎的高爾夫球場,“這既推動了同學們的合作,也為大家謀了福利。”他說。
掌握特殊資源的同學樂于為大家張羅特別的娛樂活動。余丹清和同學一起去過一家僅對演藝圈開放的酒吧,在那兒見到一票中國一線明星。組織者如同主人般邀請同學們上臺K歌,臺下的明星們配合地客串觀眾。這讓她第一次覺得,“明星也不過如此”。
除了上課期間的組局,長江EMBA同學間還流行到彼此的企業“串聯”,坐莊者管吃管住。也有串出意外的,余丹青一個重慶同學輪到坐莊時,卻以寫字樓正在裝修為由,沒邀請大家參觀公司。不久,這位同學因資金鏈斷裂,被定性為金融詐騙入獄。
僅從公開報道來看,長江同學飯局上談成的同學生意就不計其數—
某銀行大客戶經理在就讀EMBA期間超額完成了業績;
某內陸城市分管招商引資的官員成功邀請班上好幾名同學到其所在的城市投資;
李亞鵬念EMBA時,嫣然天使基金會得到同學的熱烈支持,有同學一出手就是幾十萬;
……
2008年,蒙牛因“三聚氰胺”股價暴跌,公司面臨外資并購危險,牛根生在一次長江校友聚餐上向同學求助,說到動情處,老牛哭了。柳傳志、俞敏洪等長江同學迅即將少則5000萬元,多則2億元的資金打到他賬戶上。
當然,也有不歡而散的時候。余丹清一名官員同學曾邀請一位服裝商同學去他所在城市參加服裝節,后者以目標市場不符為由婉拒,官員同學急了,習慣性地發了通官脾氣:“為什么不去?一定要去!這是政治指標,不去就是不支持同學工作!”
無論如何,長江兄弟感情被視為值得驕傲的學院文化。長江曾與另一家商學院同時邀請知名學者黃明加盟。院長項兵委托校友設宴兩席,以向其展示“長江鐵哥們的文化精神”。最終,黃明落戶長江。
好好努力,爭取“留級”
私下里,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被老師們稱為“超級銷售經理”。
關于這位明星院長的“銷售”傳奇比比皆是。一次在候機樓里,項兵經隨行朋友介紹,與正好撞上的廣東某企業CEO交換了名片,聊了二十多分鐘后,這位CEO當即拍板,決定到長江念EMBA。
大約從2009年開始,長江EMBA班越來越注重明星學員的加盟。李亞鵬、李湘、任泉、張一白都曾經入讀長江EMBA。
鳳凰衛視女主播陳魯豫曾對媒體說,她之所以選擇長江EMBA,是在一次活動上遇到項兵,被他的口才與魅力所打動。
長江一位老師透露,某位央視女主播原本計劃報考另一商學院,但在項兵的鼓動下,最終選擇了長江。
“院長非常注重平衡EMBA班級間同學的構成,這是一門非常考究的藝術,”他說,“每個班的男女比例、職業、職務,都得差不多。然后,每個班再配一個明星。”
每逢一位一線明星入學,都會成就一個熱點新聞。這與長江一貫高度注重品牌營銷的思維保持一致。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商學院EMBA平面媒體廣告投放中,長江以700萬排名第一,緊接其后的另一商學院,投放額只有它的一半。
明星潮開始在中國商學院間彌漫,為明星學員提供誘人條件,是各商學院心照不宣的游戲規則。央視女主播張泉靈在微博上透露,一家知名商學院曾主動邀請她入讀,不用經常上課,就能拿學歷。
一度有傳范冰冰有意入讀長江EMBA,許多男同學紛紛要求轉班或留級。事實上,留級的確是可以操作的。一位老師透露,在長江EMBA,一些用心良苦的同學,在做出頻頻缺勤與不交作業的種種努力后,終于獲得了留級資格,以結識更多的師弟師妹,即便他得為此付出額外的高昂費用。據長江一位老師透露,個別無本科學歷的老板,寧可交納同等學費與沒有學位的條件,也要做EMBA的“旁聽生”。
長江EMBA剛開班時,學院一度為學員提供新一屆師弟師妹的名單及聯系方式,但這項福利很快被叫停,原因是一些大牌與明星學員為收到太多校友的短信與電話而苦惱不已。
2007級一名EMBA學員還曾入讀其所在省會城市大學的EMBA與省委黨校,發現收獲的資源遠遠無法與長江相提并論,“長江是全球化一流師資,全國各領域做得最優秀的同學,而地方大學EMBA,老師與同學,大多出自于本土。”至于黨校,那兒的確可認識不少官員,但短短4個月的學習時間,感情培養與后期維護的質量,都遠不如長江EMBA的兄弟情。
“所以為什么有同學費盡心思留級,就不難理解了。”他說。
一張合影,勝過兩年飯局
不是所有明星都會收到中國一流商學院的邀請。受商學院EMBA歡迎的明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線、口碑好、無負面新聞、事業成功、掌握話語權。
只出演過福晉什么的三線演員不太可能被EMBA錄取,即便她在做藝人的同時,還積累了一些管理經驗。
除了EMBA與MBA,長江商學院還推出多款短訓產品,如傳媒班、影視班、地產班、能源班等。入讀門檻遠比EMBA低,但同時也無學位可頒。地產商王石的緋聞女友田樸君上的就是傳媒班。
最引人矚目的短訓班是中國企業CEO班,那兒走出過趙本山、馬云、牛根生、傅成玉、江南春。這個班不接受報名,只會主動向符合長江標準的成功企業家發出邀請。CEO課程的學習時間僅為18天,分5次授課,時間雖短,授課地點卻遍布全球:倫敦、哥倫比亞、瑞士、香港。18天課程費用55萬元,赴境外學習的往返機票與簽證費用自理。
“這門短訓課程,就是為業務繁忙,實在抽不開身念EMBA的成功商人量身定作的,”長江一位老師說。
CEO課程最受學生向往的是赴香港學習,在那兒,他們可以與長江創始人李嘉誠共進午餐及展開3個小時的交流。
這是長江EMBA學生所不享有的特權。李嘉誠曾到長江做過3次公開講座,與學生分享了“賺錢的藝術”、“強者的有為”與“管理的藝術”。
為吸引李嘉誠的注意,爭取合照的機會,EMBA同學曾經斗智斗勇,展開“暗戰”,為打通關系,托人送古董,送自己的專著,送荔枝……余丹清甚至發短信“威脅”院長項兵:我很需要跟李先生的合照掛在墻上,因為我白手起家,我希望你成全我,安排我和李先生單獨合影。
相比之下,CEO班同學的香港學習堪稱夢幻之旅—當他們乘電梯抵達位于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的中環長江中心大廈第70層,李嘉誠已在電梯外恭候,與每人一一握手。午餐的座位排序此前就已抓鬮定好,午餐分4桌,李嘉誠會在每桌各坐半小時,問答環節與拍照穿插其間。3個小時后,李嘉誠再又親自將學生們送至電梯口,一一握手告別。
CEO班同學將這段短短3小時的經歷視為至高榮耀。牛根生事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蒙牛是養牛、賣牛奶的,李先生都這么說,我半宿沒睡著。”
發短信給院長的余丹清最終如愿以償。那天現場,EMBA班只有兩人獲得了與李嘉誠合影的機會,另一位是送古董打通環節的同學。事后她發現,班上好幾個同學看她的眼神都是直的。對此她表示理解,畢竟,在中國,一張與李先生的合影,能抵兩年吃過的飯局總和。
夜宴紫禁城
近兩年,長江EMBA班的同學面孔悄然變化。
初期的商人同學,主體是傳統實業家與民營企業家。他們在充滿洋派氣息的商學院里,時常會出點小狀況。
余丹清在書中說,一年學院籌備中秋晚會,通知男同學務必穿燕尾服,女同學務必穿晚裝出席。這一規定遭到許多同學反對—他們從沒穿過什么燕尾服。雙方最終達成妥協:改穿西服。可當晚,位于五星級酒店的晚會還是不得不款待了幾位身穿汗衫的廣東民營企業家。
另一次是EMBA首屆學生畢業典禮,地點在人民大會堂。學院通過電子郵件與手機短信一一通知每位畢業生。可一位河南民營企業家還是錯過了,因為他不太會用電腦,手機用途也僅限于打電話。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是拐點。那一年,長江商學院學費逆市上揚,從2008年的40.8萬元調至52.8萬元,相當于一分鐘學費14元,但申請者不減反增。此后幾年,EMBA同學中金融、地產業的財富新貴越來越多。
更為年輕的面龐也開始多了起來。財富一代們的兒女陸續從海外學成回國,在兒女接手家族王國前,父輩們樂意將他們送入中國最貴的商學院學習,廣結人脈,接通地氣。
匯源董事長朱新禮完成中國企業CEO班的學業后,隨即把女兒與女婿送入了長江;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則將女兒送入另一所知名商學院。
一個基于商學院平臺的交際圈高度活躍。MBA、EMBA、短訓班、甚至不同商學院的學生,有充分的機會與場合認識彼此:校友講座、校友畢業聚會、高爾夫俱樂部、網球俱樂部、房地產俱樂部……
即便兩年的EMBA學習結束,畢業生們也會頻頻收到校友會的電子郵件,邀請他們參加當地校友會的春節晚會、圣誕晚會、中秋晚會、畢業聚餐、慈善活動……
傳言田樸君初識王石時,后者是長江某場講座的演講嘉賓。周立波與妻子胡潔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個飯局上,雙方的中間人,既是胡潔的長江校友,又是周立波的生意伙伴。
長江各地校友會會長近八成是民營企業家。他們資金充沛,熱情高漲。長江校友總會會長、香港富華國際集團總裁趙勇稱自己近80%的時間都用于校友會的管理、組織與協調,生意成了副業,“一些地方分會會長甚至將90%的時間都用在校友會上。”他說。
從某種程度上說,各地校友會的組織能力與排場規模,成為校友們展示財富與能量的平臺。
長江校友的非凡能量在故宮建福宮會所風波中進入公眾視野。2011年4月23日晚,一家私人會所在故宮建福宮花園開幕,出席晚宴的嘉賓,基本都是長江商學院的同學。
這不是建福宮首次迎來長江的貴客。一年前的長江四期CEO班年會就在這兒舉行,據《南方周末》調查報道,年會組織者正是長江院長項兵,目的在于為半年后正式開幕的會所聚攏人氣。
一名EMBA學員就始終與同學們保持著相對冷淡的距離,他是一家高度市場化媒體的負責人,以堅持獨立、批評的姿態贏得了市場,也開罪了不少業界大佬。“再加上我沒那么多錢交會費,和他們一起玩游艇、坐私人飛機,那就算了吧。”
2011年長江15期EMBA的畢業晚會上,歌唱家劉斌在臺上主持時,嚴厲批評長江,現場險些引發總裁、CEO、市長們的群體性事件。
事后,當事人都對此事保持了沉默。一年后,長江EMBA學費提至65.8萬元,最新消息是,2013年EMBA招生人數升至585人,學費漲到68.8萬元。
新一輪招生宣傳又開始了。長江商學院高級經理劉衛宇向媒體介紹他們的辦學特色時,他說:長江是最懂中國的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