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1997年6月,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空間站,這個已超期服役6年之久的空間站即將面臨升空11年來最嚴重的事故。40歲的美國宇航員邁克·福勒將親身經歷這個讓人終身難忘的事件。
1997年6月24日:
★不祥的預感
一天的工作已經結束,“和平”號空間站的乘員們除了充電或打掃一下艙內衛生,都各自干各自的事。他們可以在主艙里品嘗西式佳肴和俄羅斯紅菜湯,然后輕輕松松度過這一夜。然而,站長瓦西里·齊布利耶夫卻愁眉苦臉,他一直在思考著明天的任務。
按地面長官的指令,6月25日將是繁忙的一天。首先要把“進步號”貨船收回到太空站,這需要三個人的密切合作。可是,面對這個多災多難的空間站,還有許多問題要處理。
幾周前,就在邁克·福勒取代俄羅斯宇航員杰瑞·林恩格進入空間站之前,“進步號”的艙外電視攝像機發生了故障。作為最有經驗的指揮官,瓦西里并不認為,在自己和屬下的默契配合下,這樣的小故障會產生什么問題。
然而,現在宇航員換了,他預感到明天的任務會發生意外。在吃飯的時侯,瓦西里對另一名俄羅斯宇航員沙夏·拉祖特金說,“這可不好辦。”沙夏說:“瓦西里,地面長官這樣要求,我們只好照辦就是了。”瓦西里說:“這樣做十分危險。”
作為太空站上的一名新成員,邁克只好一言不發。邁克知道:艙外電視攝像機是飛船與空間站之間保證正常行動與合作的“眼晴”,如果艙外電視攝像機發生故障,其后果可想而知。
1997年6月25日:
★錯誤的判斷
空間站為了今天的工作做了充分準備,沙夏飛到主艙去修復幾周前失靈的電視遙控器。他技術十分熟練,整理電線線路,然后把線路跟電視機接上。
修復工作完畢后,他對站長說,“這次的任務不會發生什么問題,保證圖像清晰。”瓦西里很信賴沙夏,只要他說哪個設施修好了,保證不會發生意外。
正午前,“和平號”空間站的全體乘員都集中在主艙,瓦西里向“進步號”發出指令,讓它打開電子鏡頭,指向空間站。攝像機做出積極反應,不久電視機開始進入工作程序。
瓦西里和沙夏十分高興。于是,瓦西里在主艙擔負掌舵任務,密切注視整個運作,在“進步號”飛船靠近空間站的時候,操縱操縱桿。沙夏將呆在后面注視著一個窗口,來協調動作。邁克將前往最遠的那個艙,即量子艙,那只無人駕駛的飛船將在這里對接。
瓦西里在主艙熒光屏上看到,空間站的圖像出現后又消失了。瓦西里認為這一切都正常,就推動操縱桿將飛船啟動。飛船慢慢從上往下向空間站靠攏。邁克看著電視,沙夏注視著窗口,瓦西里在進行操縱。
空間站的圖像慢慢變大了,瓦西里拿出一只秒表,根據時間計算著飛船行進的速度。從瓦西里十分沉著的表情,邁克認為一切運作都正常無疑。然而,邁克的判斷錯了。
★生死一刻
當“進步號”離空間站還有點距離時,瓦西里看到太陽能的儀表盤走得太快。他緊緊推動操縱桿,甚至采用了剎車,但“進步號”毫無反應,繼續在往前靠攏。他再次啟動操縱桿,但無濟于事,飛船仍在前進……“進步號”失控了,正在向空間站飛速撞去!
三位宇航乘員都驚呆了。瞬間之后,瓦西里最先恢復了鎮定,他命令邁克去觀察一下“進步號”,看飛船離空間站還有多遠。邁克來到量子艙,回來后告訴站長從艙口看,什么也沒有。站長要沙夏從主艙窗口看,回答也是什么也沒有看到……三位宇航乘員又一次驚奇了。
“什么也沒有看到不等于什么問題也沒有呀?!”站長瓦西里自言自語著。他在熒光屏上,看到空間站的圖像突然變得十分龐大。瓦西里命令兩個成員再去觀察一下“進步號”跟空間站之間有多少距離。這時,沙夏大叫一聲:“已在空間站跟前了!”瓦西里說:“不能這樣靠近空間站!”
接著,瓦西里又命令美國宇航員邁克“準備進入返地飛船”,即進入“聯盟號”飛船——這是他們的唯一退路,這意味著問題十分嚴重了。
在空間站上,乘員們遇到嚴重事故,總是可以進入“聯盟號”飛船,關閉艙門,脫離對接并返回地球,但空間站就此報廢了。10多年來,“和平號”發生過1400多次故障,但從來沒有達到要離開它的程度。現在,站長卻要這個美國客人提前進入“聯盟號”,發動飛船準備起飛。
★與死神賽跑
邁克一句話也沒有說,就奔向“聯盟號”的進口處。他突然感到空間站重重被撞擊了一下,聲音低沉力量很大,是空間站的一個艙被“進步號”撞了一下,“進步號”從空間站的量子艙對接點飛過,然后跟空間站的光譜艙相撞。
邁克意識到要是空間站撞傷嚴重,大氣壓就會沖出空間站,全站乘員就會暴死。要是泄漏不嚴重,只不過感到一點不舒服而已,乘員們會出現像乘電梯一樣的暈眩癥狀。
但是,當邁克準備去“聯盟號”進行發動的準備,他首先碰到的是一堆電線和管道需要整理。他必須清理這些東西后才能進入“聯盟號”,利用“聯盟號”自己的發動設施啟動飛船。
為了避免空間站泄氣并加快“聯盟號”的啟動,正當邁克清理電線的時刻,沙夏也來清理通向光譜艙的電線。原來,“進步號”撞了光譜艙,光譜艙出現了裂痕。邁克完成了自己任務后,就去幫助清理通往光譜艙的電線。經過半小時的緊張工作,他們一起關閉了光譜艙,用手關閉了閘門。但空間站究竟損傷有多大,他們卻一無所知。
★堅守崗位
事故告一段落后,已到了下午一點。最后,他們判斷空間站的大氣泄漏比較緩慢,沒有多大危險。但是,站長瓦西里考慮全體乘員必須離開空間站,因為空間站受了傷,他們在空間站上是孤立無援的。而且,瓦西里還認為站上各種實驗已結束,沒有必要再繼續呆下去。然而,地面站指揮人員卻堅持不同觀點,命令他們“堅守崗位”。
空間站的乘員們必須想方設法補充已泄漏的空氣,邁克的任務是密切注視各艙間的通道里的管道和線路是否發生意外,沙夏則打開一大箱的純氧氣,把它灌進主艙里,艙內氣壓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事故發生一百分鐘后,三個宇航乘員都來到主艙。關閉光譜艙和恢復主艙的氣壓后,他們有時間來全面估計這次事故的后果以及分析一下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和平號”已失去了從光譜艙提供的能源。更嚴重的是其它控電板也失靈了。由于撞擊,空間站的一部分凹進,影響了太陽能的發電系統。如不及時修復,空間站就無法發電。
1997年6月26日:
★孤獨的英雄
今天早上,瓦西里和沙夏接到地面指令,要登上“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了。邁克沒有想到:面對“和平號”空間站如此嚴重的撞傷,俄羅斯乘員瓦西里和沙夏會比他早離開空間站。但大家在太空生活了三個多月,他們之間都有所了解,在共同處理事故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他們馬上就要離別了,頗有戀戀不舍的感覺。
瓦西里向福勒微笑,就在俄羅斯乘員動身返回地面的一刻,邁克的眼睛濕潤了,他趕緊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轉身往別處看,然后又回頭強制自己微笑。沙夏為了表達友好的感情,假裝沒有看見邁克的眼淚。他們就這樣告別了。
過了不久,“聯盟號”飛船的門關上了,邁克從空間站的窗口看到“聯盟號”慢慢變小了,最后成了一個小黑點,很快就消失在大氣層里。不到一個小時,這兩個俄羅斯乘員就安全地返回地面。
俄羅斯的兩位宇航乘員走后,龐大的“和平號”空間站只有邁克一個人了,他并沒有因為孤獨而寂寞抑郁,也沒被空間站的嚴重故障而難倒。獨自一人開始了在“和平號”空間站嚴謹有序的工作,他全面檢修了各艙間的通道里的管道、線路與控電板,恢復了光譜艙向空間站的能源提供。
尾聲:
繁忙的一個多月過去了。最后,在邁克的努力下,地面站根據空間站損傷的程度,遙控調整了發電設施,并指令空間站重新開始發電了。
直到10月6日,美國宇航員大韋?沃爾福乘航天飛機前來接替邁克,邁克結束了他5個月的飛行任務返回地面。邁克·福勒經受了美國宇航史上少有的太空生死歷險,被授予“總統特別金獎”,成為美國的宇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