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個深海鯊魚堡!”
“不好意思,請問你要的是深海鱈魚堡么……”
對于第一次進城到快餐店消費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你需要做的是淡定再淡定,“哦,原來最近改名了?!?/p>
要是你看到吸管自取處寫著“小心燙手”而擔心吸管發燙,遲遲不敢下手的話……干脆來個優雅的轉身,掏出手機:“喂,王總啊突然想起欠你的300萬還沒有還你,我這就去銀行,這就去?!?/p>
這樣的行為方式用一個詞就能概括——裝×(Zhuangbility)。
在豆瓣的裝×學小組上,一群裝×行為研究愛好者是這樣定義這門“學科”的——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裝子學派。進入21世紀,經眾多學者研究,發現裝×學在西方也有廣泛影響,可謂東西方文化罕見的交集。雖然裝×學作為哲學流派存在時間頗長,但仍飽受爭議……
飽受著爭議,卻絲毫不影響它的實用性。尤其是當那些暫時還沒有富起來的人,第一次進入先富起來的人的世界。
在星巴克:請與眾不同
星巴克自己也挺無奈。它在美國老家不過是普通的連鎖咖啡店,到了中國卻成了裝×首選。英國媒體就曾分析說,中國顧客在店內逗留時間過長和他們較低的收入水平有關,星巴克在中國就不如美國及其他市場那么賺錢。
但別緊張,第一次去星巴克只要功課準備得足夠,也能壓得住場。按照網絡上盛傳的《星巴克裝×指南》所說,首先你必須給自己準備一本雜志,而且是英文原版的,連《國家地理》與TIME都只會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產階級格調,起碼得拿本Economist——看不懂也必須裝懂,老祖宗“不知為不知”的教導這個時候沒那么重要。
到店點好一杯咖啡之后,需要先環顧四周。這個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周圍有這樣的人:假裝在工作,實際上在裝酷;或自我陶醉者,對著電腦構思長篇大論,幻想著自己會拿諾貝爾。你只需要面帶不屑地找個地方坐下,拿出你的蘋果筆記本電腦——記住,一定要是蘋果——將電腦里所有下載軟件都打開,把無線網絡占滿……
所帶的雜志假裝翻翻就可以放在旁邊當擺設了,為了顯出你是常客且與眾不同,你可以看幾集美劇。但這個環節也相當重要,“花總丟了金箍棒”在《裝腔指南》中說,美劇的收視率與裝×指數往往背道而馳。在星巴克,你最好要看些法律政治為題材的美劇,譬如《政治動物》。至于《好漢兩個半》和《摩登家庭》……不好意思,我們從來沒聽說過。
還有一件事情是你必須做的——發微博。內容可以事先準備好,比如“默默地點上一支Marlboro,孤獨地看著眼前這杯Mocha,突然發現在星巴克,能續杯的,只有寂寞”。配圖中星巴克的標志、蘋果電腦和英文雜志一樣都不能少。還有一點你肯定知道——微博左下角一定是:來自iPhone客戶端。
坐飛機:想裝老鳥就少說話
第一次坐飛機想要裝出一副“空中飛人”的??妥藨B,記住四個字,沉默是金。
從過安檢開始你就要少說話。豆瓣上的一些老鳥們推薦可以嘗試著先走VIP通道,如果被攔下千萬別慌,瀟灑地聳肩,“今天不開放呀?”然后回到普通通道排隊。過安檢的時候,記住你是常客,別四處詢問,依次把登機牌、手機、錢包和筆記本電腦放到安檢的籃子里,不發一語地進入安檢口,然后直接登上檢查平臺——此時要優雅地舉起你的雙手,切不可如廣播體操里的伸展運動。
上了飛機之后便找位置坐下,其他事情都與你無關,包括座位前面布袋里的雜志和安全須知,如果旁邊的人一坐下便翻起雜志,你可以側過頭掃一眼,來一句“唉,怎么還是這本?!贝藭r表情中的無奈和鄙夷,一定要到位。
國內某航空公司的乘務員就遇到過一位裝×失敗者。通常飛機餐都是由各個機場加工,有時也會額外配上當地的特產或干貨,一次從東北起飛,機場配了大米放在后艙的行李架上,一位旅客就順手將其拿下,遞給在客艙里迎客的乘務員:“你怎么還站在這里,不去做飯我們等下吃什么?!”
此外在空乘給你配餐的時候,你也不需要多話。雞肉米飯和牛肉面條二選一,你只用擺出“天天吃這個都快膩死了”的表情,但別再發揮了——還是那名乘務員,在配餐時問一位坐在后艙旅客要吃什么?“就這兩種么?我想吃西紅柿炒蛋?!笨粘吮?,表示只有兩種選擇,旅客不干,“你就知道忽悠我,我剛才還聽到你們炒菜的聲音了!”其實那只是……衛生間馬桶抽水的聲音。
落地之后還不能馬上原形畢露。飛機滑行時別管廣播里怎么喊,請果斷打開手機撥通10086就開始說話,“Peter啊,你到機場了?真是so sorry啊,還麻煩你過來接。酒店也幫我Check in了?在希爾頓啊,都說不用那么破費啦……”聲音要大且洪亮。
下飛機后要先直奔出租車等候處,目測同一航班的乘客們都不在方圓幾公里以內了,你再從容地轉身,拖著你的拉桿箱,朝機場大巴走去。
出城記:鄉土氣,還是鄉土氣
想要出城?這事情也很好解決。
從你的社交工具開始打造。你必須把名字改得很長很長,來證明自己內心深處其實叛逆寂寞而又感性。各種簽名也必須換掉,比如“怎么詮釋我的寂寞,究竟是什么荒了眼眸,涼了心”。
此外一張自拍也是不可少的。記住以下要點,手機舉到45度的經典角度,瞪大眼睛撅起嘴,最后擺出一個“2”的手勢——如同在給這張照片取名字。之后需要展現的是你強大的修圖能力,Photoshop太高端,美圖秀秀就可以搞定。皮膚磨白再磨白,加上Lomo和正片負充效果……怎么樣判斷這張自拍照片夠不夠鄉土?總之讓自己都認不出這是你就對了。
穿衣打扮也不能隨便,和城里人講求低調內斂不同,出城了衣服上的Logo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別在乎是LV還是LU,Dior還是Doir,穿在你身上就沒有山寨一說。再配上一個屏幕超大的手機就更“入鄉”,至于多大,怎么也要打個電話能把你的臉給遮住吧。還有一個細節別忘記,把手機鈴聲換成《最炫民族風》和《月亮之上》級別的,如果在公交車上實在沒有人給你打電話,只能拿出殺手锏了——歌曲外放。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需要讓自己完全忘記“主流”這件事。別羞澀,你不是一個人,國外一些政要也有和主流有偏差的時候,美國前總統布萊爾就曾留了一頭長發,穿著豹紋內褲,姿勢夸張地拍照。奧巴馬也有一張照片帶著巴拿馬草帽,嘴里叼著煙,擺出“喲喲,切克鬧”的表情——人家現在可是美國總統呢。